楠木軒

秦嶺以一己之力擋住南下冷空氣?氣象專家:沒這麼牛

由 老巧雲 發佈於 綜合

昨天(11月2日),一條微博衝上熱搜榜:#秦嶺以一己之力擋住南下冷空氣#。網友 @劉若晴在微博上發佈了一張照片,秦嶺兩側“涇渭分明”,一邊白雲朵朵,一邊天朗氣清。網友稱:“飛機上航拍的秦嶺,以一己之力,擋住了南下的冷空氣。”此微博一出,網友紛紛炸鍋:“秦嶺這麼牛!”“古有猛將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今有秦嶺一己之力擋住冷空氣”。

△圖片來源:微博網友

中國天氣網昨天發文闢謠:“有云的一側其實是南方哦。如果山脈阻擋了乾冷空氣,並不會出現如照片一樣的現象;反而,當山脈阻擋了暖濕氣流,則會在一側出現暖氣流抬升形成雲,而另一側氣流下沉,出現晴空。”

上海闢謠平台記者向上海市氣象局專家請教,首服老師也表示:“冷暖空氣交匯時會形成雲,積累到一定程度會形成雨,而冷空氣比較乾燥,不會形成雲彩。圖中有云的一側其實是暖濕氣流。”

原來如此,網友 @耳東杉也分享了他在飛機上拍“秦嶺奶蓋圖”,當時飛機是從北往南飛,再次印證了有云一側是南方的事實。

△圖片來源:微博網友

不過,秦嶺的高海拔對冷空氣南下和暖濕氣流北上都有一定的阻擋作用。秦嶺大巴山的海拔高度約為4000米,它能阻擋厚度小於3000米的冷氣團,使其南側少受冷空氣的影響,氣候多為温暖。冬季,入侵我國的冷空氣最初大都來自北冰洋地區,然後經過西伯利亞地區得到加強。冷空氣自西向東自北向南長途跋涉、翻山越嶺也消耗了“元氣”,到了秦嶺,冷空氣要爬坡會再消耗一些,所以實力不夠強的冷空氣“走”到這就沒“後勁”了。就算有“耐力”比較強的冷空氣,奮力翻過山之後,實力也明顯削弱了,因此就造成了秦嶺“擋”住了冷空氣的現象。不過,並不是所有的冷空氣都可以被秦嶺“擋住”,遇到強冷空氣來襲,還是可以“破關”過去,冷空氣最遠可以翻過南嶺,甚至到達海南島。到了夏季,這些山地的南側又是屬於夏季風的迎風坡,降水量遠遠多於北坡,氣候比較濕潤。從而在其南北兩側形成兩種截然不同的氣候特徵。

秦嶺對水汽也有阻滯作用,秦嶺南坡平均降水800毫米以上,北坡平均降水800毫米以下。北坡相對寒冷乾燥,南坡則温暖濕潤。秦嶺也是温帶和亞熱帶的分界線,如竹子、茶葉、杉木、柑桔等許多亞熱帶植物,只能在秦嶺以南的亞熱帶氣候地域裏生長,若有例外,也只侷限於一些受到適當地形保護、有良好小氣候的地方。

△圖片來源:“中國氣象局”微信公眾號

另外,網友還提到“秦嶺-淮河一線是南北分界線,1月份0℃等温線。”但中國天氣網曾闢過謠:“1961年之前這兩條線基本重合。而近60年,隨着氣候變化,1月0℃等温線已經明顯向北偏移了,因此現在它們已經不是一條線了。”

在中國遼闊的版圖上,有一條非比尋常的山脈,氣勢磅礴地橫亙在中華大地上,這條巍峨的山脈就是秦嶺,是我國氣候上的重要分界線。它發揮着調節氣候、保持水土、涵養水源、維護生物多樣性等各種各樣的功能。由於它的存在,帶來了強烈的“南北差異”,才有四季分明的氣候變化,才有多樣的生態環境。綿延1600多公里的秦嶺,就像大地的脊樑橫亙在我國中部,它不僅滋養着關中平原,還對南方和北方的環境、氣候、生態有着巨大的影響。

欄目主編:毛錦偉 文字編輯:白璐 題圖來源:圖蟲創意 圖片編輯:邵競

來源:作者:白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