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情緒,並從來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研究表明,大腦中負責情緒控制和自我平靜下來的前額皮質部分,在一個人長到20~25歲之前尚未完全發育成熟。
就算是已經發育完全的成年人,都不能控制好自己的情緒,何況是一個正在發育中的孩子呢?
在孩子身上,我們經常能看到反覆的發脾氣行為。有朝向外部的哭鬧、打砸東西,或者語言不滿,也有朝向內部的自傷,甚至自殺行為。
當一個孩子渴望被愛、被看見、被理解而不得,甚至當他們的合理需求都會被打壓時,就容易採取攻擊性的表達。
鬧脾氣行為,是個體表達攻擊的一種方式。
在心理學上,攻擊性/發脾氣等,其實都是中性詞,不帶褒貶含義,它是個人核心人格構建的基礎。
可以説,從情緒喚起,情緒失控,到情緒管控,這是一個人走向成熟的必經過程。每次人們在發脾氣的時候,都會經歷一次對自身的失望和要崩潰的感覺。而每一次縫合起這些破碎感,重新體驗到控制感以後,個體的安全感、自信自尊都會得到加固、升級。
所以,必須允許孩子體驗到這樣一個完整過程。
如果你試圖去阻止一個發脾氣的孩子,其實不僅幫不上忙,反而會雪上加霜。
而且,你的不理解和阻攔,還會成為孩子額外的打擊。孩子的情緒不被父母看見,委屈和憤怒都會翻倍。
情緒長期不被看見,甚至被打壓、被否認的孩子,長大後遇到問題,還可能重回早年的情境中,習慣用哭鬧、撒潑、蠻橫不講理,甚至打砸東西等訴諸行動的方式去應對。
我們真正能做的是什麼呢?
在我們的小孩還沒長成一個魯莽的、情緒化的動物之前,多給以他們接納和共情。
站在孩子的角度,採取共情(即無條件積極關注)的方式,反而更容易安撫對方,讓他較快地平和下來。
越是小的孩子,越需要父母的安撫,因為孩子沒辦法自己完成這個失控體驗的控制過程,需要在父母的幫助和引導下來學習。
也就是説,在這個過程中,父母温和且堅定的態度,父母接納孩子情緒的行為本身,孩子都會逐漸吸收,並內化為自身接納和成長的力量。
這樣的長大的孩子,也更不容易無故發脾氣,即使發脾氣,他也能較快地處理好,而不是一言不合就下車或是跟對方爭吵起來,甚至是做出傷害自己的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