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34/76坦克
T-34坦克是蘇聯在二戰時期裝備數量最多的主戰坦克,但隨着戰爭的結束,T-34也漸漸退出了歷史舞台,他的各種部件也被拆解並投入到了蘇聯的戰後建設當中。
MAZ-525在上個世紀50年代的中蘇友好時期曾經進口過我國,為國家建設立下了汗馬功勞。
MAZ-525油改電試驗車
在50年代初期,這種機器是在明斯克汽車廠製造的,其新穎性稱為MAZ-525,第一輛汽車是1951年生產的,那時的自卸車似乎是一個巨大的巨人。因此,MAZ的高度為3.7米,寬度為3.2,長度為8.3米。如此巨大的動力是由12缸柴油D12發動機推動的,該發動機源自B2坦克發動機,該發動機安裝在傳奇的T-34上。但在當時的載重量只有5-10噸。
動力單元的功率為300 hp,容量為38.8升(啥都不説了,看看我自己小車車的排量),換句話説,即使這種功率也不允許MAZ產生超過30 km / h的速度,同時對於礦用自卸車來説也是可以接受的,尤其是在60年代。
但是真正的問題是燃料消耗,在蘇聯時期,石油似乎幾乎一文不值,油耗幾乎沒有受到特別關注,有時甚至倒入溝渠中。MAZ-525每100公里消耗140升柴油,因此它的運行時間受到了限制。為此,根據類似於無軌電車的方案,甚至嘗試過油改電的實驗。但是,此事並沒有行得通。
該車型沒有任何舒適性的配置。由於沒有助力轉向,在某些極端的情況下,以至於駕駛員不得不站立駕駛才能拉動方向盤。而直到70年代初才開始有專為重型汽車設計的助力轉向系統。
而且,該車型只有前輪懸掛,而後輪是直接焊死在大梁上,是當時沒有能承載5-10噸的懸掛才出此下策。如果在礦山公路上,對於駕駛員來説就是非常痛苦的一件事了。據説駕駛該車的駕駛員基本都有“胃下垂”的職業病。
其中,1950-1959在明斯克汽車製造廠生產;而1960-1967在白俄羅斯汽車製造廠生產。而且當時由於戰後物資匱乏,在MAZ-525的生產過程中基本上是有什麼材料就用什麼材料,所以即使是同一批車次出廠,外形都不會完全相同。直到60年代初期才開始統一了車輛的外形。
從1951年到1967年,總共生產了六千多台,但至今只有一台MAZ-525在俄羅斯境內倖存下來,現存於礦山博物館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