説起批評,父母都不會陌生。
每當孩子犯錯,出現不良行為時,批評就成了父母的一種教育方法,但是怎樣批評是一種藝術,一旦處理不好, 很可能傷害孩子或者不良行為愈演愈烈。
想要做到正確的批評,這三個底線,父母需慎重觸碰。
1、不注意時間與場合
批評孩子之前,父母一定要注重時間和場合。
古人説,教育孩子有七不責:“對眾不責、愧悔不責、暮夜不責、飲食不責、歡慶不責、悲憂不責、 疾病不責。”
拿“對眾不責”來説,我見過很多家長,不分時間,不分地點,只要孩子讓自己不滿意了,不管三七二十一,先教訓一頓再説。
面對這種場景,孩子的第一反應是逃避這個丟臉的情境,即使你説的再有道理,孩子也聽不見,而且這種方式最容易摧毀孩子的自尊心。
再小的孩子,父母也請給他留點面子。
無論是在親戚面前、大街上、餐廳還是在學校......人前教子都要慎重。
2、推開、拒絕孩子
對孩子而言,最令自己難過和害怕的批評,不是打罵,而是父母的不接納。
雖然,這種方式似乎可以讓孩子乖乖就範,但並不能讓孩子認識到錯誤,反而讓孩子覺得,犯了錯,父母不再喜歡自己。
這樣的認知,很容易讓孩子陷入焦慮。
批評孩子,要讓孩子知道,我無條件接受你,我不接受的只是你的行為。
每個孩子犯錯後,都希望父母一如既往地愛自己。
3、對人不對事
在我們身邊有很多父母,批評孩子時,口無遮攔,只顧着發泄情緒,將批評的矛頭指向孩子本身,而不是孩子的行為。
比如父母不滿孩子學習,説:“你就是笨!”而不是説:“花的功夫不夠。”
比如孩子做錯事撒謊,父母説:“你這個撒謊精!”而不是説:“撒謊是不好的!”
當我們批評孩子的時候,應該就事論事,對孩子的行為進行評價,而不是任性、放縱地指責孩子的人格和品質。
“笨”和“花的時間不夠”,''撒謊精”和“撒謊的行為”,這兩者是有本質區別的。
客觀評價孩子的行為,孩子還可以去彌補和修正,還可以繼續做個好孩子,但人身攻擊,給孩子打上各種各樣的標籤,就意味着孩子今後怎麼做都於事無補。
作為父母,我們希望孩子越來越好,於是在孩子犯錯或者違揹我們意願的時候,總是忍不住對孩子進行批評教育。
其實,批評孩子也是一門藝術,只有選擇恰當的時機,採用合適的方法,孩子易於接受,這樣才能達到教育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