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佈“長安深藍”,規劃多款新車,長安新能源能扭轉頹勢麼?
近年來,新能源市場發展相當迅猛,即便在缺芯、疫情影響供應鏈的多重打擊下,銷量仍保持逆勢大幅上漲。面對新能源市場這塊“大蛋糕”,各大車企都“垂涎欲滴”,紛紛加碼新能源市場。而長安汽車作為自主品牌中的頭部車企也不例外,在長安新能源、阿維塔發展接連失利後,近日又正式發佈了“長安深藍”品牌,同時規劃了C385EV、C673EV等多款全新車型。
如今在長安CS75、CS55等熱門燃油車型的加持下,長安汽車銷量一路上漲,在自主品牌中基本數一數二。而長安汽車在燃油車市場有多得意,在新能源市場就有多失意。要知道,長安汽車在新能源版塊的佈局並不算晚。早在2015年長安就發佈了新能源規劃,預計到2020年,長安新能源汽車累計銷量達40萬輛。但實際狀況很難堪,2020年長安新能源銷量僅1.8萬輛。
雖然藉着新能源市場的東風,2021年長安新能源汽車銷量突破了10萬輛。但其中售價5.38萬元-7.48萬元的微型電動汽車長安奔奔E-Star銷量達到了7.6萬輛,在長安新能源總銷量中的佔比超過了70%。而在今年第一季度,奔奔E-Star的銷量佔比更是超過了85%。
僅靠微型電動汽車,在新能源版塊長安汽車顯然無法與比亞迪、吉利、長城等頭部車企相抗衡。而且在微型電動車這一細分市場,還有五菱宏光MINI EV、奇瑞QQ冰淇淋等強有力對手的把守,長安奔奔E-Star想進一步搶奪份額,也並不容易。
其實,“油改電”產品、車型低端化,早已為長安新能源埋下了“禍根”。長安新能源版塊的CS55純電版、奔奔E-Star、CS15 E-Pro及逸動EV460均為“油改電”產品,產品性能比較差,續航里程毫無優勢可言,直接制約了長安新能源的發展,並且進一步影響了其口碑。
另外,早在2018年長安汽車與蔚來共同出資打造了“長安蔚來”品牌,計劃衝擊高端電動車市場。但由於種種原因,“長安蔚來”這一品牌被擱置,直到2021年5月份又更名為“阿維塔”,由長安汽車、寧德時代、華為共同打造。首款車型E11在去年11月份亮相後,至今還未上市。
在新能源低端市場表現平平,而在新能源高端市場上還未交出任何成績單,在“兩戰”新能源市場失利後,長安汽車急需一個全新新能源品牌來搶佔市場“紅利”。因此,“長安深藍”這一品牌就應運而生。
不過目前來看,長安汽車要想扭轉新能源市場的頹勢依然不容易。畢竟,除了長安奔奔E-Star表現勉強“及格”外,長安汽車還沒有一款真實意義上的新能源“爆款”車型,其是否具備打造高端爆款車型的潛力,目前依然是個未知數。
而且在長安深藍品牌推出後,網上也傳出兩種不同的聲音,一邊是對長安深藍極力吹捧,另一邊則是對長安深藍的質疑。畢竟,早在2017年長安新能源就發佈過“香格里拉”計劃:計劃到2020年,完成三大新能源專用平台的打造,到2025年長安將全面停售傳統意義的燃油車。但從具體實施的結果來看,並不理想。整體進展緩慢,技術實力也遭到質疑。
如今,作為長安深藍旗下首款車型,深藍C385能否獲得消費者的認可,也成為長安新能源戰略規劃落地的關鍵。從實車來看,長安C385外觀設計可圈可點,並且配備了脈衝加熱技術、APA7.0遠程無人代客泊車系統等,但是在20萬元以上的價格區間,已經有特斯拉Model 3、比亞迪漢、小鵬P7等強有力的對手。因此,長安深藍C385要想獲得消費者的認可,除了需要給出足夠的賬面實力,還需在售價上拿出“誠意”。
寫在最後
在新能源汽車市場,長安汽車無疑是“起了大早,卻趕了晚集”。當初畫下了“大餅”,如今尷尬的成績卻相當難堪。儘管長安汽車推出“長安深藍”進行了補救,並且還規劃了多款新車以及加大了研發投入,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如今的車市已經跟多年前的車市大不相同,競爭對手更多,有實力的產品已經站穩腳跟。而長安深藍想要分一杯羹,談何容易。
(本文由文武車道新媒體工作室原創出品,轉載請註明出處:文武車道,本文作者:和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