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9月9日電 阿爾巴尼亞總理埃迪·拉馬7日宣佈,因遭到伊朗網絡攻擊,阿方決定與伊朗斷絕外交關係,要求伊朗駐阿外交官及其他工作人員24小時內離境。伊朗外交部説,阿方指控“毫無根據”,作出斷交決定是受第三方影響。
美國在阿方聲明後立刻向這一北約盟國表達支持,並威脅對伊朗“採取進一步行動”。據伊朗媒體解讀,阿爾巴尼亞“斷交”舉動聽命於美國;美方長期支持阿爾巴尼亞收留伊朗反政府組織,並且試圖利用所謂網絡攻擊事件,在伊核協議談判中向伊方施壓。
7月19日,在比利時布魯塞爾,阿爾巴尼亞總理拉馬在記者會上講話。新華社記者鄭煥松攝
頭一回
路透社記者8日清晨看到,在阿爾巴尼亞首都地拉那,距離阿總理府僅200米的伊朗大使館院內,伊朗外交官正在焚燒文件。火光照亮了使館3層建築的外牆。
拉馬7日發表視頻聲明,指認伊朗7月15日發動網絡攻擊,試圖癱瘓阿政府機構的公共服務功能,並從阿政府內部網絡竊取數據和電子通信內容,在阿國內製造混亂。阿部長會議決定與伊朗斷交,“立即生效”。
拉馬説,伊朗發起的網絡攻擊未能達到預期目標。“相比攻擊者的目標,損失可以説極小。所有系統恢復正常運轉,沒有數據被徹底抹除”。
美聯社報道説,一國以遭網絡攻擊為由與他國斷交,迄今已知僅此一例。
這是2021年1月1日在伊朗首都德黑蘭拍攝的地標建築自由塔。新華社發(艾哈邁德·哈拉比薩斯攝)
伊朗外交部稍後發表聲明,強烈譴責阿方斷交決定,説這一行為“欠考慮”且“短視”,阿方説法“毫無根據且未經核實”。
聲明説,伊朗的關鍵基礎設施曾遭受網絡攻擊,“伊朗反對並譴責任何利用網絡空間攻擊他國基礎設施的行徑”。
觸舊怨
據美國曼迪昂特網絡安全公司分析,有一定理由認為,發起7月15日網絡攻擊的黑客旨在支持伊朗打擊境外反政府組織的行動。一個名為“國土正義”的黑客團體在社交媒體平台“電報”上聲稱,網絡攻擊是針對“伊朗人民聖戰者組織(MEK)”成員。
伊朗把“伊朗人民聖戰者組織”列為恐怖組織。據英國“中東之眼”新聞網報道,該組織起初支持1979年伊朗伊斯蘭革命,隨後同伊朗政權決裂,長期尋求推翻伊朗政權,如今歸屬“伊朗全國抵抗委員會”旗下,曾在伊朗國內製造多起襲擊。
2021年1月30日,一名女子戴着口罩走在伊朗首都德黑蘭街頭。新華社發(艾哈邁德·哈拉比薩斯攝)
伊朗國內人權組織“哈比利安協會”2020年發佈一份報告,指認“伊朗人民聖戰者組織”發動的恐怖襲擊累計致死1.2萬名伊朗人。
2013年,阿爾巴尼亞給予這一伊朗境外反政府組織的約3000名成員難民身份,允許該組織在阿境內設立營地。此後,伊朗與阿爾巴尼亞關係急轉直下。
阿方在2018年和2020年先後驅逐4名伊朗外交官,包括伊朗駐阿大使,理由是他們威脅阿國內安全。伊朗駐阿使館降為臨時代辦級別。
據伊朗媒體報道,“伊朗人民聖戰者組織”曾從阿爾巴尼亞境內對伊朗基礎設施和網絡發動多次網絡攻擊。
有推手
伊朗方面認為,阿爾巴尼亞決定與伊朗斷交是受了“第三方”影響,矛頭暗指美國。
這是2月21日在美國首都華盛頓拍攝的白宮。新華社記者劉傑攝
伊朗法爾斯通訊社注意到,阿方宣佈斷交決定一個小時後,美國便“強烈譴責”伊朗。美國國家安全委員會發言人阿德里安娜·沃森説,伊朗網絡攻擊“威脅美國盟國安全”,“美國將採取進一步行動,讓伊朗承擔責任”。
按照伊朗媒體的説法,美國正是阿爾巴尼亞當初收留“伊朗人民聖戰者組織”的背後推手。《德黑蘭時報》説,阿方同伊朗斷交,也是在配合美國要求。
1997年,美國同伊朗關係緩和時期,美方把“伊朗人民聖戰者組織”列為恐怖組織,2012年又將其從恐怖組織名單中清除。
上海外國語大學中東研究所教授範鴻達告訴新華社記者,本世紀之初,“伊朗人民聖戰者組織”開始指認伊朗秘密開展核項目,美國認為該組織對其有用,態度因而發生變化。
據法新社報道,“伊朗人民聖戰者組織”定期在阿爾巴尼亞召開“峯會”,不少美國保守派政客曾為之“站台”。今年6月,美國前副總統、共和黨人邁克·彭斯在其中一場活動上發表主旨演講。
範鴻達説,白宮的表態顯示,美國以一個高高在上的評判者、執法者角色影響阿伊關係。美國這類行徑給其他國家自主發展雙邊關係製造困難。
2020年3月6日,在美國華盛頓白宮,時任美國副總統彭斯在新聞發佈會上講話。新華社發(沈霆攝)
疑施壓
按照伊朗外交部的説法,阿爾巴尼亞決定同伊方斷交背後,“存在一個預先設計的計劃”,旨在營造反對伊朗的政治氛圍。
阿爾巴尼亞政府説,阿方對7月15日網絡攻擊的調查,在美國微軟公司和美國聯邦調查局的協作下進行。
《德黑蘭時報》分析,白宮在阿方宣佈斷交後馬上公開聲援,讓人懷疑這是美國精心策劃的行為,其目的是在伊核協議談判中增加美方籌碼。
8月初,歐洲聯盟向伊朗核問題全面協議相關方提交了一份關於恢復履行2015年協議的“最終文本”,伊朗作出回應並提議修改。按照《德黑蘭時報》的説法,美國政府迄今拒絕答覆伊方所提建議,反而指責伊朗,試圖掩蓋美方自身遲遲不能作出必要政治決斷的無能。
範鴻達認為,在當前國際形勢下,美國比伊朗更渴望伊核協議恢復履約的談判儘快完成,卻不願作更多讓步。在談判陷入僵局時,美國在阿伊斷交事件上如此表態,意在對伊朗施加壓力。(胡若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