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是時候啓動與中國對話了 ”

由 敖學農 發佈於 綜合

  “現在是美國也這樣做的時候了,應該就需要建設性參與的問題進行直接和坦誠的對話。”

  捷克世界報業辛迪加網站11月26日文章,原題:與中國對立還是對話? 美國人如今在很多事情上意見不一。但他們大體上認為,中國對他們的國家及其長期領導的國際秩序構成生存挑戰。從美國對中國的態度可看到此類傾向。例如,美國國務院剛剛發佈的“中國挑戰的方方面面”報告,醜化中國共產黨,稱中共 “不尊重個人自由和人權”。報告還建議美國建立“反華統一戰線”。

  

  中國對此不會看不到。現在,中國領導人、民眾和企業似乎很清楚,美國遠非一個充滿自由和機遇的國度,而是一個嚴重分裂的社會,被系統性的種族主義、日益加劇的不平等和缺乏共同目標所困擾。

  可以肯定的是,拜登不太可能繼續特朗普對中國的那種突襲、反覆、雜亂的過山車式搞法。但不那麼混亂並不一定意味着對抗性降低。拜登承諾將領導一場協調的運動,“施壓、孤立和懲罰中國”。

  

  拜登(資料圖)

  所以,中國在為最壞的情況做準備。這可能意味着貿易戰的繼續,或者在疫情問題上更多無意義的指責。但這並不意味着中國屈從於美國式的孤立和妖魔化行為。相反,中國已採取重要步驟,在共同關心的關鍵領域推進國際合作。

  例如,在氣候變化問題上,中國承諾2030年前達到二氧化碳排放峯值,並爭取在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

  在貿易方面,中國簽署了《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15個簽署國佔全球人口的30%。令世界驚訝的是,中國還表示可能加入全面與進步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CPTPP)。該協定的舊版本是特朗普的美國退出的TPP。

  與此同時,當前美國疫情肆虐,並似乎正走向二次衰退。貿易是其擺脱當前經濟困境的唯一途徑。這包括與中國的貿易——首個從疫情中復甦也是唯一在今年實現GDP正增長的主要經濟體。

  正如美國前國防部長吉姆·馬蒂斯所説,美國有兩種關鍵的力量:激勵的力量和恫嚇的力量。在與中國打交道時,恫嚇是行不通的。中國不會在國內事務上屈服於外部施壓。

  

  馬蒂斯(右)

  然而,美國仍有時間利用激勵的力量來表明,和中國可以成為和平的平等夥伴,應對共同挑戰。這樣做還有一個道德層面的原因。包括中國人在內的許多外界人士無法理解,世界科技最先進的國家怎麼會讓超過26萬人死於一種病毒,而貧窮得多的國家用簡單的措施都能更好應對。為使合作行之有效,美國需要證明其能夠從“我們”而非“我”的角度考慮。

  中國對多邊主義的持久承諾表明其明白這個道理。現在是美國也這樣做的時候了,應該就需要建設性參與的問題進行直接和坦誠的對話。

  拜登擔任總統無疑是啓動這一關鍵對話的黃金機會。但時機至關重要。拜登若在任期開始時就選擇對立而不是對話,那麼改變方向將很快變得困難,甚至不可能。(作者安德魯·盛、肖耿,陳俊安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