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華人“就地過年”:過年得有儀式感

(新春見聞)加拿大華人“就地過年”:過年得有儀式感

中新社多倫多2月11日電 題:加拿大華人“就地過年”:過年得有儀式感

中新社記者 餘瑞冬

牛年新春到來。但在疫情之下,加拿大的華僑華人大多也選擇“就地過年”。他們如何迎來這個特殊的春節?

過年得有儀式感

疫情之前,逢年過節,作為多倫多華人社區一位知名的文藝工作者,嶽新總是活躍在不同的社團活動中和舞台上。

今年新春,華人社區各種雲晚會、雲相聚紛至沓來。但嶽新更多地選擇了當一名觀眾,也可在家多陪陪孩子。她説,作為演員,缺少現場觀眾互動仍會讓她多少有些不適應。

嶽新説,去年疫情在中國暴發時,海外華僑華人非常揪心;當疫情蔓延至加拿大,從祖(籍)國寄來的防疫物資又讓大家從心底感受到温暖。大家也“實實在在感受到華人同胞的團結”。

現在旅行限制措施不斷加碼。嶽新表示能夠理解,待在原地就是對自我和大家的最好保護。她説,大家的生活都受到很大影響,但“都熬過來了”。

嶽新説,春節這樣的傳統節日得有儀式感。她精心準備了年夜飯。餃子是必須有的,紅棗“福”字花糕也得蒸上,還得有家鄉口味的扣碗。當然,也得為在加拿大長大的孩子備一些甜點。一桌美食一定要拍給遠在故鄉的母親看看。

新的一年,嶽新最大的期望是疫情早日過去,大家能再見面,可以回家鄉看望親人。她也希望,等社區文化活動重新熱鬧起來,自己再上舞台一展歌喉。

年夜飯要“十全十美”

這場可謂百年不遇的疫情,讓身為渥太華中國和平統一促進會會長的王輝看到,新老移民的生活都完全發生了改變。

王輝去年原計劃在中國內地推動的合作項目因疫情被迫暫時停滯,令他多少感到遺憾。但對於目前的旅行限制措施,他表示贊成,且“越嚴格越好”,因為“只靠自覺,難以達到應有效果”。

王輝説,中國有力抗疫並向海外同胞伸出援手,同時實現了殊為不易的發展成就,令海外同胞更真切地為祖(籍)國強大感到驕傲。

他自身也有收穫。如今加強運動鍛鍊,他感覺自己的身體變年輕了。

王輝一家的年貨早已備齊。“十全十美”、中西搭配的年夜飯也已精心準備,除了水餃、清蒸魚,還有家鄉的金陵鹽水鴨、炒年糕等,同樣也有孩子們習慣吃的西式菜品。孩子也早就盼着他發紅包。

王輝説,自己一直都給孩子們講述春節等傳統節日的意義,希望他們傳承華人的文化血脈。

他也盼着生活和工作儘早恢復常態,中加兩國間的交往重回正軌。

看到媽媽健康就感到安慰

在多倫多以北60公里外的一座湖畔小鎮,鄭素淨和她的先生經營着一家西式餐廳已有6年多時間,也見證着小鎮近些年的發展變化。

孰料,疫情來襲,餐飲業成為“重災區”之一。自去年以來,他們已經歷了3次“封城”措施,餐館不得不一再關閉堂食。這番波折令鄭素淨感觸頗多。

鄭素淨認為,面對疫情,加拿大政府部門反應偏慢,有些亂了方寸,也令小企業主不知所措。

但官方紓困扶持措施也較及時,工作人員服務到位,這也是讓她願意咬牙堅持經營的原因之一。

鄭素淨説,患難見真情。其他地方的一些中餐業同行在疫情期間遭遇到歧視、攻擊等不公待遇,這讓她感到痛心。而她所在的小鎮民風純樸,自己並未感到受排斥。

當地顧客的支持是他們的另一大動力。曾有客人在光顧餐館時特意送上擁抱、相互打氣,令她感動。她相信,華人應積極融入當地社區,幫助社區一起成長。

鄭素淨的餐廳在大年三十仍然開業,年夜飯則會特別準備老家的海南雞飯,並與親友隔空拜年。

現在通訊方便。雖不能回家鄉團聚,但她説,連線看到遠方的媽媽、兄長都很健康,心裏頗感安慰。

“希望早日迴歸正軌,所有員工回來就位,”鄭素淨説,“我們要對未來有信心,對社區有責任感。”(完)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476 字。

轉載請註明: 加拿大華人“就地過年”:過年得有儀式感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