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日報評論員魯珊
中秋小長假第一天,手機就被“強對流天氣”預報信息刷屏。
不要小看這些預報信息,人們常説,不打無準備的仗。“預警信息全覆蓋”意味着,一千多萬人在收到預報後,會合理安排個人出行,減少突發險情發生。小小的預報信息背後,也意味着一座城市的應急系統隨之啓動。相信在萬家團圓的中秋長假第一夜,將有無數工作人員長夜不眠,堅守崗位。
近些年來,突如其來的“大雨”成為各大城市治理水平的試金石。
19日晚7點,在漢口三陽路江灘,市民冒雨趕路。 長江日報記者詹松 攝
最近長江日報報道了蔡甸區清江入水工程的建設進度,通過雨污分流改造、城區周邊湖泊綜合治理,該地區排水吸水能力大大提高,城區污水、雨後道路和小區積水等問題得到明顯改善。這個工程有一個很人情味的説法——城市不討厭下雨,我們只是送“積水”回家。
蔡甸區的雨污分流,是武漢“治水”的一個縮影。多年來,武漢市不斷增建污水處理系統、啓動雨污分流工程、建設海綿城市等,這些城市工程,就像在疏通“城市血管”,一旦暴雨來臨,“血管”越通暢,積水排出體外的速度就會越快。在2020年,嚴重的“外洪內澇”考驗下,包括這些治水工程在內,武漢顯示了強大的城市韌性。
武漢是一座伴水而生的城市。“治水”背後,最重要的是觀念的變化——城市不只是生活和生產的盛放之地,還是一個“有機生命體”。生命,就是説城市和人一樣,有血管經脈、肌肉骨骼,能呼吸吐納、新陳代謝;而“有機”,則是城市各部分之間相互關聯協調、各有分工,最終達成不可分的統一性。治水的根本邏輯,是在幫助城市“呼吸”和“代謝”,而城市不只需要治水,還需要生態、生活、生產的有機統一,只有尊重城市的生命規律,進行全週期管理,才能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共生。
如此來看,大雨來臨時,就是城市素質和能力的一場考試。一考臨時應急反應,比如預警與應對;二考長期鍛鍊後的“城市體質”,比如排水能力與速度;三考城市韌性與治理水平,比如生態“肌理”的親和力、交通“血管”的通暢度、基層細胞的“活力”,突發情況與城市正常運轉之間的統籌能力等。
從這幾年武漢應對大雨的情況來看,我們的城市肌體,正在越來越向着健康的方向發展。就像中秋小長假這場雨,不再是一場突襲,而成為城市的“中秋來客”。
【編輯:鄧臘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