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推測:白浮甕山河路線

由 撒宏才 發佈於 綜合

白浮泉是大運河的水源頭,白浮甕山河是大運河北京段的最上段,是通惠河的上游。由於滄海鉅變,現如今,白浮甕山河只見“龍首”—昌平白浮泉,“龍尾”—甕山泊(今昆明湖),60里長的“龍身”隱藏起來不見了,近幾十年來,歷史學界一直在尋找“龍身”。

北京歷史地理學開創者侯仁之先生“對元初郭守敬引白浮泉水開通惠河的事蹟,深有感受,遂隻身騎車按照《元史》河渠志和郭守敬傳記述,前往昌平神山實地踏看。”這是1936年到1937年的事。1955年侯先生在《北京大學學報》創刊號上發表《北京都市發展過程中的水源問題》,文中配圖與圖1相近。圖中畫白浮堰(即白浮甕山河)從昌平神山泉西折之後南轉,到雙塔,經雙塔河到西閘,繼續南流改東南流,入甕山泊(今昆明湖)。

圖1

圖2

1964年秋,北京市文物工作隊在昌平文化科的配合下,勘測出了白浮堰(白浮甕山河)走向。(圖2)“故河道寬約三丈。龍山泉水湧出九龍池,沿河道向西經涼水河村南、埝頭、橫橋,與關溝、龍潭之水匯合,再向南流至土城村南,與西來的一畝泉水、馬眼泉水、千蓼泉水匯合,再向南流過雙塔河、辛力屯、章村東,再向南流至上莊村西、皇后店、辛店、西北旺、青龍橋,最終注入甕山泊。”(《九龍池與白浮堰》2008年1月27日北京日報)這次的勘測路線,與侯先生推測路線大同小異,只是過雙塔後先向西南到辛立屯(誤認為辛力屯是新屯,有一畝泉。)再東南經章村東、上莊村西段,脱離了侯先生推測路線。這條路線雙塔以上無可非議,但雙塔以下似是而非。因為皇后店、辛店海拔高度只有43米,白浮甕山河如經行這條路線,水不能入甕山泊,甕山泊湖底海拔約45米。另外,還有一個事例可以佐證:1965年修建的京密引水渠沒有經過皇后店、辛店,而是捨近求遠,繞到陽台山東麓,比這條路線遠了至少五千米,説明白浮甕山河不會經過皇后店、辛店。

圖3

1987年出版的《北京古運河與城市供水研究》一書第67頁有白浮甕山河行經路線推測圖(圖3),白浮泉水從龍山(神山)南往西,經涼水河村南、下埝頭南,遇關溝水折向南,經過辛莊村西(東距雙塔5裏)、八口村東(東距雙塔4裏)、東貫市村東、前後沙澗村東,折向東南,經土橋村東、蘇家坨、三星莊村西、東埠頭北、亮甲店村南到西北旺村北,南轉,流入甕山泊。從後沙澗折向東南的這段推測路線西距京密引水渠約2—3千米不等,所經的土橋村東、蘇家坨、三星莊村西,都在43—44米之間。如果白浮甕山河經由此地,水難入甕山泊(湖底約45米),所以這段應向西移接近京密引水渠,才是白浮甕山河河道。圖中的孟村一畝泉位置有誤。孟村一畝泉在虎眼泉以西、“西來馬眼泉”以東、關溝水路徑上。圖中的灌石南泉應在東貫市村南、今温陽路上。南泉約在一畝泉、馬眼泉一帶,並不在南安河附近。“温湯龍泉”是兩個名詞,温湯即今温泉,龍泉應是今黑龍潭,黑龍潭明成化碑記為龍泉寺。

《元史》河渠志記載,通惠河“上自昌平縣白浮村引神山泉,西折南轉,過雙塔、榆河、一畝、玉泉諸水,至西水門入都城。”此圖白浮甕山河河道繞過雙塔走辛莊、八口,沒經過雙塔。明《天順一統志》記:“官河,源出昌平州一畝泉,分為二流。一曰官河,流入宛平,合高梁河;一曰雙塔河,經雙塔店入榆河。”官河是人工引導温榆河水系的一畝泉水入宛平縣的高梁河,所以官河是一畝泉水入高梁河必不可少的人工河段,是白浮甕山河不可或缺的重要環節。圖3的推測路線沒有經過雙塔,也沒經過官河,不符合文獻記載。

圖4

圖5

圖4、圖5為匯通祠郭守敬紀念館展圖,圖4拍於2018年11月22日,到2020年10月25日筆者再去該紀念館時已換為圖5。兩圖的最大區別是圖4中南沙河以南、西北旺以東有一大片臆造的山巒,圖5已經刪除了山巒。經訪問當地村民,得知灌石村南泉應在東貫市村南。圖4的灌石村南泉在推測路線之東、後沙澗之東;圖5灌石村南泉向西北移動,越過了推測路線,圖4、圖5的灌石村南泉都沒有在東貫市村南。孟村一畝泉(新屯一畝泉)應當在虎眼泉之西、馬眼泉之東範圍內。圖4孟村一畝泉畫在海淀區辛力屯位置。圖5將孟村一畝泉移到昌平區幸村(應是宏辛莊)西北。圖4、圖5的孟村一畝泉位置與文獻的記載差距很大,有誤。圖4、圖5的推測路線後沙澗至柳林段較圖3彎度大了,距京密引水渠更近了。但圖4圖5仍然沒有經過雙塔,也沒經過官河。

圖6

圖7

圖6選自海淀北部文化中心文化館舉辦的北京大運河文化帶拓片展,圖7選自昌平區白浮泉遺址展覽。京密引水渠是一條人工渠,昆明湖水面海拔49米,所以京密引水渠海淀段約在50米等高線上,地勢較高,緊貼百望山、紅山山根。白浮甕山河利用了天然的高梁河道,天然河道在平原地帶,不會緊貼山根,高梁河道必然低於京密引水渠。圖6畫白浮甕山河與京密引水渠完全重合,成為同一條路線。圖7畫白浮甕山河在京密引水渠右側,地勢高於京密引水渠。圖6、圖7的白浮甕山河等同甚至高於京密引水渠不符合自然規律。圖6、圖7和圖1-5一樣,都沒有經過雙塔、官河,所以圖6、圖7的推測路線與文獻記載的路線差距仍然很大。

由於幾百年來地形地貌發生了很大變化,海淀山後的高梁河蹤跡沒有了,才出現圖1-7的各種不同的白浮甕山河推測路線。圖1-7的共同特點是沒有經過雙塔、官河。

筆者查閲衞星地圖,多次到雙塔實地考察並詢問當地老人,終於有了結果。在雙塔村西北、雙塔店西端找到了官河口。官河曲折向南偏西到雙塔至宏辛莊小路。路北有南北成串的四個養魚池,路南是筆直的一條寬21米深不足2米的大溝,總長約2千米。溝岸土層中可見螺蚌殼。七八十歲的村民告訴我這條溝叫“長幅地”。

我問:“為什麼叫長幅地?”

“老輩子傳下來就這麼叫!”

他們還告訴我,長幅地這個地方叫官地。

“長幅地叫過官河嗎?”“沒有。”

是呀,河道幾百年沒水改種莊稼了,官河的名字自然消失了,但它的屬性沒變,仍是官家的地方。

圖8

推測官河從雙塔向南,大概到白水窪路,折向西南,經章村到東貫市村東南,接高梁河。白浮甕山河是昌平白浮泉西折,至關溝下來的一畝泉南轉,到雙塔,進入官河,西南流到東貫市、沙澗以東,入高梁河,東南流繞過百望山,南流入甕山泊。(圖8)

撰稿/張文大

審核/金春爽

【來源:文旅海淀】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