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譽為"民主政治的搖籃"的雅典城邦,在奴隸制的社會之中,便發展出了面向全體公民的高度民主的社會制度,奴隸制下的民主政治之所以能在雅典城邦率先出現,是諸多因素共同促成的結果。
在人們的印象之中,普遍便是小國寡民的城邦,公民數量較少,便於治理;以及高度發達的海外貿易,進一步解放了雅典公民的思想。
希臘的國土與中國不同,中國多以平原為主,故而可以建立大一統的皇權統治,但希臘地形破碎,被山脈所分割成了一塊塊小的地域,由此便建立起了城邦制度,希臘多優良港灣,由此也發展出來不同於農耕文明的商品經濟社會。
"小國寡民"的城邦制度以及繁榮的海外貿易,的確是雅典城邦出現民主政治到先決條件,此言不假,但同樣不可忽視的是,農業的發展,同樣對民主政治的建立,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
希臘城邦遺蹟——小國寡民的希臘城邦
商業發達,農業為本,雅典本質上還是農業國家
一直以來,"土地貧瘠"是人們對希臘地域的最直觀印象,正是因為土地貧瘠,種植所生產的糧食無法做到自給自足,所以才會促使海外貿易的產生。農業在希臘,似乎一直處於一個無足輕重的地位,但實際上並不是這樣的。
在城邦之中,公民是城邦的主人,而雅典城邦的公民,絕大多數都擁有着自己的土地,是小農階層。雖然在諸多城邦之中,雅典的海上實力最為強大,海外貿易也最為繁榮,但從根本上看,它仍舊是一個農業文明的國家。
雖然為城邦帶來經濟收入,維持城邦正常運行的是海外貿易事業,但在雅典城邦之中,農業同樣處在一個很高的地位之中,這一點在雅典城邦的法規之中就得到了很明顯的體現。
雅典法規規定外邦之人可以在雅典進行商貿活動,但是無論外邦的商人多麼富有,也不能自雅典城邦中購買一處田地,置辦一處房屋。因為雅典的土地與雅典公民是密不可分的,是雅典公民的重要標誌之一。
古希臘文明的中心——"眾神之城"雅典
雅典是一個城邦制國家,公民是城邦的主人,雅典在選取各個職位時,所面向的羣體也只有公民,雅典的法律規定,只有雅典的公民可以在雅典境內購買房屋,擁有自己的土地。
所以在雅典,參於政事與土地的所有權,是緊密相連的,雅典還根據土地擁有面積的多少,將公民劃分為了不同的階層,由此可見,土地成為了決定公民政治地位的根本因素。
在雅典城邦之中,貴族與平民之間的矛盾尖鋭,而造成這種矛盾產生的原因,便是城邦內的絕大部分土地都被富人所佔據,平民想要耕作謀生,只能自富人手中租借土地。
而一但收成不好欠佳,無法交付土地的租金,這些平民便會變成富人手中的負債奴。這種基於農業方面所產生的社會矛盾問題,在雅典延續了很久,一直到梭倫時期方才結束。
油橄欖——古代雅典主要的經濟作物之一
梭倫執政時,對於這種社會矛盾現象進行了改革,頒佈了"解負令",恢復了債務奴隸自由人的身份。梭倫還將雅典的公民分為了四個等級,每個等級對應着不同官職的參選資格,而劃分等級的依據,便是公民財產的多少。
值得一提的是,這裏的財產,指的便是公民每年在土地種植中所能收穫的糧食數量,由此可見,在雅典的社會之中,農業始終有着至關重要的地位,農業文明是雅典社會建立的根基。
上文説到,在雅典社會的建設當中,農業文明有着至關重要的作用,但這並不能改變雅典土地貧瘠,可耕種土地面積過少的實際狀況。
雖然雅典的公民們以名下土地的多少,可收穫糧食的多少來決定自己的社會地位,但僅僅依靠雅典境內土地所產出的糧食作物,是不足以維持雅典城邦公民的消耗的。
梭倫改革——"頒佈解負令"
土壤貧瘠的雅典土地,雖然糧食作物產量低下,但卻極其適宜油橄欖、葡萄等經濟作物的生長,加之在雅典有着諸多等優良港灣、造船技術的不斷進步,以出口經濟作物、進口糧食作物的海外貿易逐漸成型。
根據歷史史料統計,維持雅典城邦日常消耗的糧食,有四分之三是來自海外的進口,本土所產的糧食僅僅佔總數目的四分之一。
隨着時間的發展,希臘的海外貿易,也由出口經濟作物,進口糧食作物的單一模式發生了轉變,出現了工商業產品的進出口貿易,併為商人們帶來的不菲的收入,這也導致原本只是耕種的農民們,開始棄農從商。
商業的繁榮,需要大量的手工業產品進行銷售,進而帶動了雅典城邦內手工業的發展,梭倫改革後,大力鼓勵公民進行手工業生產,故而一邊務農,一邊兼營工商業的現象,在當時的雅典城邦內屢見不鮮,工商業為雅典帶來了大量的經濟收入,已然成為了雅典城邦經濟結構的主要構成部分。
古雅典繁榮的貿易交易
在早期的雅典城邦之中,絕大部分的土地都是貴族所擁有的,一般的公民想要從事農耕,便要自貴族手中租賃土地。加之早期有異邦人侵犯雅典的土地,普通的公民想要自保,也只能依附於貴族門下。
但隨着時間的推移,長期耕種的農民早已把土地看做自家財產,而且侵犯雅典的外敵也被擊退,對於貴族所提供的庇護也就沒有那麼看重了。
而貴族為了滿足自己的奢侈生活,對依附的農民剝削越來越嚴重,農民們要求獨立的呼聲越來越高。正是農民越來越高的呼聲,形成了一股不容忽視的力量,才有梭倫改革,讓每個公民都得到了屬於自己的土地。
但如上文所述,僅僅依靠農業種植的糧食產出,是無法滿足雅典城邦日常的糧食消耗的,所以務農的工作,一般都由奴隸進行,雅典公民則還會從事手工業與海外貿易,以賺取財富。
謀求政治權力的雅典公民
一般來説,商貿的繁榮,是以農業生產作為保障的,只有在農業生產極度富裕,產生了剩餘物資時,才會出現商貿交換現象,但雅典不同,土地貧瘠的雅典之所以進行海外貿易,主要原因是為了換取維持生活的糧食。
從某種角度上來説,農業的不發達,也促進了海外貿易的產生與繁榮。
"只有廣泛的交換,才能產生廣泛的平等與自由。"馬克思曾這樣説過。此言不假,雅典的工商業者們,正是通過頻繁的海內外貿易,通過平等的交換,才產生了公民之間人人平等的概念,成為了民主政治的開端。
而工商業的發展,為平民階層積攢了大量的財富,使他們有了足夠的經濟實力,去挑戰貴族的地位,謀求公民之間的平等。雅典之所以會在奴隸制社會便產生民主政治,其根源就在於此。
第四階層的公民充當雅典海軍
古代的雅典,之所以能在階級森嚴的奴隸制社會,發展出了別具一格的民主政治,正是因為其農耕文明的不足以及工商業的發展。
隨着手工業的生產與海外貿易的盛行,絕大部分的雅典公民都有了自己的財富,在經濟得到發展的同時,自然會渴求得到相應的政治地位,原有的以貴族為主的社會體系,便受到了衝擊。
通過經商致富的雅典公民們,一致要求推翻舊的統治秩序,建立一個民主的新社會。
在雅典城邦,土地是雅典公民的象徵,唯有雅典公民,才可以購買房屋,買賣土地,但是當梭倫改革之後,一些外來的手工業者,也被破格納入了雅典公民的範疇,只不過沒有土地的他們,只能被歸納為第四等級,無法任職雅典的管理職位。
這些工商業者雖然不能任職官職,但他們可以同原本雅典的第四等級公民一起參軍,充當水手。而當一系列的海戰發生後,雅典海軍的地位不斷提高,這部分公民的地位也隨之提高,開始謀求政治地位的他們,大大推動了民主化的進程。
而當雅典確立了奴隸制民主政治的社會制度後,海外貿易等商貿活動,更是重中之重,商貿活動為國家提供了大量的財政收入,國家可以利用這部分税收作為日常開銷的資金,也可以作為津貼發放,以彌補公民為城邦服務時,不能經商產生的損失,大大提高了公民參政的積極性。
同時,通過海外貿易或手工業生產,公民們所賺取的財富已然足以維持生計,也就不會再糾結於土地的歸屬權問題,大大緩和了平民與貴族之間的社會矛盾。
工商業的發展,在雅典城邦建立民族政治的過程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而農業的變革,同樣也是不可或缺的。正是因為農業的發展,才引發了貴族與平民之間的土地矛盾,才使得平民產生了獨立意識,形成了民主政治的開端。
在民主政治發展的過程之中,工商業的繁榮為民主政治的建立提供了強大的經濟基礎,而正是因為農業的不足,才促成了工商業的發展,農業與商業的並存,才造就了古雅典時期輝煌的奴隸制民主政治社會。
參考文獻:亞里士多德《雅典政治》、黃洋《希臘城邦社會的農業特徵》、晏紹祥《梭倫與平民》、羅素《西方的智慧》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