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禺先生一堂課

曹禺先生一堂課

1980年,中國作協恢復文學講習所,按序列為第五期。這一期時間很短,只有四個多月。但我們十分幸運的是聽到了許多大師的講課。其中曹禺先生講的那堂課,是給我印象最深的課之一。

此前不久,曹禺先生訪問英國時看了歌劇《阿芒得斯》,那堂課他着重講的是這部歌劇的觀感。

《阿芒得斯》主題是庸才對天才的扼殺。宮廷音樂家阿沙利瑞作為一個平庸的音樂家,對音樂天才莫扎特,懷有濃烈而又深沉得彷彿愛情的嫉妒和恨意,演員惟妙惟肖地再現了庸才和天才之間一場關於寬恕和嫉妒的鬥爭。

然而,如果僅止於此,那就只是一個平庸的嫉妒故事。高潮在於歌劇的結尾:阿沙利瑞臨死時宣佈——自己是莫扎特的“謀殺者”!更令人震驚的是,劇終前,主角阿沙利瑞走到台前,面對整個大廳的觀眾,大聲問:

你們誰又不是扼殺天才的劊子手?

念出這句台詞的時候,坐在講台後面的曹禺先生自己“騰”地站起,模擬那位演員,聲色俱厲,抬手指着前方。

不知其他同學是什麼感覺,我的感覺是突然被人揭去了假面,暴露出了深藏的陰暗和骯髒。從小我就是那麼自卑、狹隘,暗中嫉妒一切比我強的人。所以沒有成為阿沙利瑞那樣的“劊子手”,不過是因為不具備他的地位和權力。

心理學認為,嫉妒是與他人比較,發現自己在才能、名譽、境遇等方面不如別人而產生的一種由羞愧、焦慮、自咎、消沉、恐懼、悲哀、憤怒、怨恨等組成的複雜的情緒狀態,對相應的幸運者或潛在的幸運者懷有的一種冷漠、貶低、憎惡、排斥,甚至敵視的心理狀態。有些人的恨根本就沒有原因,他們因為平庸、天資有限、碌碌無為,於是把別人的榮譽、地位、成就、財產、威望,乃至身材、容貌和聰明才智等等有關社會評價的各種因素,都看作是對自己的侵犯。

嫉妒是七宗罪之一。日本作家東野圭吾的推理小説《惡意》中描寫的非理性嫉妒,無邊的惡意深不見底,有如萬丈深淵,讓人不寒而慄:暢銷作家被殺,兇手供認自己是一時衝動犯下了罪行,但對動機避而不談。辦案警察窮追不捨,漸漸顯露的真相讓他感到冰冷的寒意——罪犯心裏藏着的因嫉妒而產生的對被害者的惡意,連他自己都無法解釋。就算被捕也不怕,即使賭上自己的人生,也要達成目的。

在曹禺先生觀摩的英國歌劇《阿芒得斯》中,天才莫扎特隕落了,而“謀殺”天才的阿沙利瑞也不免讓人同情。見證天才的輝煌,何其有幸;生活在天才的陰影下,又何其不幸。凡夫俗子的茫然、絕望和嫉妒撕咬着他的靈魂。作為同行,他其實是最懂也最愛莫扎特的人,可惜他自己也許沒有意識到。他的嫉妒也“扼殺”了他自己。這真是一個無解的悲哀。

這悲哀,應該讓我們在社會生活中多少提高一些心理承受能力。

就嫉妒者而言,許多事終非強求可得,切莫讓偏執與慾望將單純的心馳神往轉化為冷酷的追名逐利。因為黑暗會吞噬一切,包括吞噬自己。

對某些人來説,他們可以容忍平凡,卻不能容忍出色。越優秀的人,就越容易被嫉恨。所以,當你承受壓力時,千萬別讓自己融入平庸。因為嫉妒,本身就是一種仰望,而被嫉妒,則是成功的標誌。正因此,心理學家發現,成功者更願意幫助那些嫉妒他們的人。因為嫉妒的人也許卑劣,但同時又是可憐的,他們享受不到陽光的美好,體會不了人生的樂趣,嫉妒作為一種心靈的疾病,會擴散到身體各處,引起種種莫名其妙的不良反應,是摧毀人性和健康的毒藥。所以莎士比亞諄諄告誡:“留心嫉妒啊,那是一個綠眼的妖魔!”

曹禺先生上的是一堂文學課,對我來説,是一堂人生課。自那以後,我雖然不敢説對別人的成就絕對不會心裏酸溜溜的,但我會一再提醒自己:絕對不要貶低或非議比自己強的人,絕對不要做傷害別人、其實是傷害自己的事。(陳世旭)

【來源:新民晚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email protected]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565 字。

轉載請註明: 曹禺先生一堂課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