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務包”裏的“藍色”記憶

本文轉自:人民網-雲南頻道

“税務包”裏的“藍色”記憶

董培富的税務包。吳豔芳攝

“你們別看這個皮包拉鍊生鏽、磨損嚴重,還掉皮,它可是陪我經歷過三十多年風風雨雨的‘老朋友’了,無論是到鄉鎮開展宣傳輔導還是進寨子徵收税款,我都隨身帶着這個‘老朋友’。”在青年幹部座談會上,56歲的董培富手拿老税包,回憶起那段“藍色”税收記憶。

1987年,剛滿21歲的董培富分配到雲南省江城縣紅疆財政所工作。當時,江城縣紅疆財政所的職能是編制財政預結算,執行人民代表大會通過的財政收支計劃,負責農業税、農業特產税、耕地佔用税、契税的徵收管理,由董培富擔任管理員。

“為了方便我們攜帶票證,保障税款安全,單位給我們統一發了皮包,以便各項工作的開展。”董培富介紹。在需要翻越崇山峻嶺,挨家挨户收税的年代裏,這個皮包見證了董培富的成長,也見證了税收事業的發展。

1998年,紅疆財政所合併到江城縣地税局,董培富被分到城關分局當管理員,在新的單位,“老夥伴”依舊發揮着它的作用。

如今,經過多年的風霜洗禮,它變得破舊、褪色,慢慢地便被塵封在箱子裏,但當董培富再次見到這個“老朋友”,往日一樁樁一件件税收故事卻浮現在眼前……

故事一:會説“民族話”的好處

農業特產税並無固定的税源,全靠管理員採取巡查、路查等方式進行收取。每次到寨子裏挨家挨户查補税款的時候,董培富總是小心翼翼地揹着這個皮包。“裏面裝有《中國農税徵收檢查證》、各種税票、複寫紙、手電筒、收來的税款等,這些都是國家的財產,我每次都很小心地整理,生怕把皮包裏放的東西弄丟了。”董培富回憶。

江城縣是一個少數民族聚集的邊疆小城,這裏世居着哈尼族、彝族、瑤族、傣族等多個民族,跟當地的羣眾打交道必須瞭解他們的語言及其民族習俗。一次,董培富和同事們前往彝族村寨上門收税,納税人以為他們不懂彝族語言,就在一旁用彝語商量想少交税款。每逢此類情況,董培富總是能及時用流利的彝語給當地的百姓普及税法,用通俗易懂的彝家話讓老百姓明白誠信納税的意義,發揮“民族話”優勢,避免國家税款流失。

“一心一意收好税,一五一十講好税,就是我心中的信念,不管有多少困難,要走多少山路,我都要把税款收回來。”董培富説道。

故事二:來自“50元假鈔”的教訓

“30年前,所有的税款都是以現金的方式收取的,幹部下鄉入户收取的現金都要全部交回財政所。”董培富回憶起那年發生的事情。在一個天氣晴朗的午後,董培富和同事們一如往常到一家做藤條生意的商户家收取税款,經過計算,應繳納税款165元,老闆湊了半天還差50元,董培富和同事們待老闆湊夠錢後簡單核對了税款數目,沒有查驗錢幣的真偽就直接放到税務包裏離開了。

第二天到銀行將税款存入銀行賬户的時候,工作人員抽出50元告訴董培富是假鈔。董培富拿起檢查才發現是假幣,但在當時沒有監控,沒有證據的情況下根本不能確定50元假幣是誰交的,最後只能自己掏腰包把税款補上。“當時50塊錢可是一家人一個多月的生活費了,由於我的粗心,收了50元假鈔,但不能讓國家的税款流失,我必須汲取教訓。”董培富説道。

從假鈔事件之後,董培富也慢慢學會了細心、小心、留心,每一次收到現金的時候都要反覆確認、反覆核實。確保每一筆裝入到税務包裏的税款都是“真金白銀”。董培富感嘆道:“現在是數字化時代了,都是刷卡、轉賬支付了。時代在進步,我們的税費服務也在與時俱進,税收也朝着現代化發展。”

一個老物件勾起了老税務人的往昔“税月”,無論是每天背上皮包翻山越嶺、披星戴月敲開每一户納税人的大門,還是每天忙碌於各種線上平台,回覆納税人涉税諮詢,指尖輔導納税人進行線上操作,踐行“忠誠擔當、崇法守紀、興税強國”的中國税務精神,三十年的風雲變幻,不變的是初心與責任。

“董叔那些年的‘税月’故事讓我明白了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作為青年幹部,我們應該從前輩身上汲取奮進力量,扛起時代發展大任,用青春之我為税收現代化發展貢獻力量。”江城縣税務局青年幹部蔡於睿表示。(吳豔芳)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634 字。

轉載請註明: “税務包”裏的“藍色”記憶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