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加拿大1100具兒童遺骸背後

由 舒培榮 發佈於 綜合

加拿大正處於一場“風暴”之中。

過去一個多月以來,加拿大接連在三所原住民寄宿學校舊址發現了上千具兒童遺骸,引爆輿論漩渦。

7月1日的加拿大國慶日當天,許多憤怒的加拿大民眾走上街頭,高舉着“加拿大之恥”“不應以種族滅絕為榮”“每個孩子的生命都重要”等標語,譴責加拿大歷史上針對原住民的“文化種族滅絕”。一些抗議者還燒燬了加拿大國旗,破壞了天主教堂,推倒了英國維多利亞女王、現任伊麗莎白二世女王的雕像,並呼籲“廢除加拿大日”。

7月8日,加拿大原住民議員提出,司法部應該對印第安寄宿學校曾經發生的“反人類罪”進行調查,還加拿大原住民社區以“正義”。

當地時間2021年7月1日,加拿大不列顛哥倫比亞省克蘭布魯克,在一所原住民寄宿學校舊址附近的墓地發現182個無標識墓冢。/IC photo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在7月2日的例行記者會上指出,自5月以來,已經第三次看到有關加拿大原住民寄宿學校舊址發現無名墓葬和遺骸的新聞,這些消息令人震驚和心碎。加拿大應對全國139個寄宿學校遺址展開調查,歷史的罪惡不容遺忘,而現實中加拿大原住民遭受的不公和歧視還在繼續。

“我們敦促加方攬鏡自照,拿出更大的勁頭對原住民遭受虐待歧視問題徹查真相、追究責任、進行補償,徹底糾正原住民遭受壓迫的不公正現象”。

1100多具兒童遺骸

“我們被禁止説我們自己的語言。我們被迫用煤油洗頭,因為他們認為我們身上都有蟲子。他們最喜歡用來形容我們的詞就是‘野蠻人’。”

弗尼·馬蒂(Fernie Marty)是有着原住民血統的加拿大人。他沒有被送去寄宿制學校,但他上世紀60年代也在天主教學校學習過。

馬蒂在接受澳大利亞廣播公司(ABC)採訪時表示,“我想,每一個(加拿大)原住民可能都有個類似這樣的故事吧”。

馬蒂的故事仍在繼續,但很多加拿大原住民兒童的故事早已成為一場悲劇。

今年5月28日,在加拿大不列顛哥倫比亞省的坎盧普斯印第安寄宿學校舊址發現無標記墓地,其中有215具兒童遺骸。

6月23日,加拿大薩斯喀徹温省考維塞斯印第安人(Cowessess First Nation)宣佈,他們在瑪麗瓦爾印第安寄宿學校舊址發現了751個沒有標記的墳墓。這是加拿大迄今為止發現的無標記墳墓中,數量最多的一次。

6月30日,不列顛哥倫比亞省“下庫特內班徳”原住民部落發佈聲明稱,在該省克蘭布魯克市一所原住民兒童寄宿學校舊址附近發現了182處無標記墳墓。

1100多具原住民兒童的骸骨震驚了整個加拿大。加拿大總理特魯多此前發佈聲明稱,這是“對原住民所面臨的系統性種族主義、歧視和不公正的可恥提醒”。

加拿大原住民曾經歷過一段黑暗的歷史。

從19世紀到20世紀末的百餘年間,共有十餘萬原住民兒童被加拿大政府帶走,送入寄宿制學校“接受再教育”。

據BBC報道,從1880年代到1997年,加拿大共有139所強制寄宿制學校。這些學校由加拿大政府資助、教會進行管理,目的就是“同化”原住民,讓他們融入白人社會。

加拿大“真相與和解委員會”此前調查顯示,大約有15萬原住民兒童(印第安人、梅蒂人、因紐特人等)被帶走送入寄宿制學校。在那裏,他們接受基礎的閲讀、書寫、數學等教育,但不可以講他們自己的語言、不允許保持他們的傳統。

然而,許多人再也沒能回到他們自己的家中。據統計,大約有6000多名兒童在學校就讀期間死亡,原因包括衞生條件不佳,以及長期遭受身體暴力、性暴力以及語言情緒暴力等。還有一些兒童由於飢餓、勞累等原因逃跑,但最終喪命途中。

加拿大不列顛哥倫比亞大學“印第安人和原住民研究”副教授林肯·克斯勒(Linc Kesler)認為,目前已發現的無標記墳墓可能只是冰山一角。他在接受新京報記者採訪時指出,毫無疑問,其他寄宿制學校還有很多的無標記墳墓未被發現。

“一些寄宿制學校某些時期的死亡率甚至超過了60%,一部分原因就是營養不良以及因為過度擁擠導致許多兒童感染流行病。”克斯勒介紹稱。

中國社科院加拿大研究中心副秘書長、副研究員姚朋則指出,相關歷史和社會研究表明,種族歧視、種族迫害是加拿大建國過程中的結構性問題,也是加拿大立國的重要社會基石之一。

“時至今日,加拿大社會之所以在原住民和解、原住民居留地保持強大的輿論陣地和聲音,其背後恰恰反映出種族歧視和迫害一直是加拿大等西方國家的結構性政治和社會問題。而這1000多具原住民兒童遺骸,只不過是這種結構性問題的註腳而已”。姚朋對新京報記者表示。

持續百餘年的“文化種族滅絕”

1100多具原住民兒童遺骸震驚了整個加拿大,也讓加拿大經歷了最為安靜的一個國慶日。

據加拿大廣播公司(CBC)報道,由於新冠疫情影響,一些大型的國慶慶祝活動已被取消。在過去月餘接連發現數量巨大的原住民兒童遺骸後,加拿大多地取消了原定在7月1日國慶日舉辦的慶祝活動。

反之,許多民眾穿上橙色T恤和原住民文化圖案的服裝走上街頭,呼籲取消加拿大日。在蒙特利爾市,數千名原住民、非原住民抗議者上街遊行,抗議針對原住民兒童的暴行,譴責針對原住民的“種族滅絕”行為。在温哥華,上千名抗議者也舉行了集會,悼念在寄宿制學校死去的原住民兒童,呼籲取消加拿大日。

當地時間2021年7月1日,加拿大維多利亞市,民眾在議會外的台階上擺放鞋子、毛絨玩具和蠟燭等,悼念原住民寄宿學校死難者。/IC photo

在卡爾加里,6月30日晚至7月1日凌晨,10座教堂被焚燬。一些地方的教堂外牆上被灑上紅色和橙色的油漆,或是印上紅色手印。許多人認為,運行寄宿制學校的天主教堂是迫害原住民的幫兇。

在温尼伯,一些抗議者推倒了維多利亞女王的雕像,附近的伊麗莎白二世女王雕像也同樣被推倒,有人在推倒雕像的過程中高呼“不應以種族滅絕為榮”。

特魯多7月1日在一份聲明中承認,“對於一些人而言,加拿大日目前仍不是一個值得慶祝的日子”。7月2日,他還對記者表示,他理解國內很多民眾內心的憤怒,“對這個國家的很多人來説,慶祝是目前最不願意做的一件事情——對他們,我們需要做得更好”。

《華盛頓郵報》指出,加拿大國慶日到來之時,這個國家正在努力應對其近現代歷史中“最黑暗的一個篇章”。

加拿大“真相與和解委員會”在2015年的報告中稱,寄宿制學校對原住民兒童實施的是“文化種族滅絕”(cultural genocide)。一些加拿大原住民及官員則稱,這反映了加拿大的“不公正”以及“系統性種族主義”。

克斯勒完全同意這就是“文化種族滅絕”。他表示,歷史上,很多國家都對少數族裔採取了嚴厲的行動——包括加拿大和美國對原住民的一些行動,目的就是為了推進國家議程。加拿大政府以“再教育”的形式採取的行動,背後其實是為了破壞原住民羣體的生存能力。

“這其實就是一個歷史事實。但是,和很多國家一樣,加拿大在承認其歷史方面做得並不好。”克斯勒稱。

事實上,不僅是19世紀到20世紀,直至21世紀的今天,加拿大原住民羣體仍然未得到公正的對待。

克斯勒表示,寄宿制學校只是加拿大社會邊緣化原住民體系的一個部分,寄宿制學校制度上世紀90年代已經結束了,但這個體系中的許多其他方面至今仍然存在。

據加拿大統計局2016年普查數據,加拿大原住民人口大約167萬,佔到加拿大總人口的4.9%。但他們面臨的貧困問題、暴力問題都要比其他族裔嚴重。

據路透社報道,加拿大統計局數據顯示,加拿大少數族裔今年5月失業率大約為11.4%,而白種人為7.0%。在安大略省,2020年原住民失業率為12.5%,相比之下非原住民羣體失業率為9.5%。

姚朋指出,原住民、亞裔總體在加拿大處於非中心地位,他們在政治上被排斥在參政議政的邊緣,無法參與國家政治、經濟、社會問題的核心決策;經濟上飽受差別化對待,需要付出比白人更多的智慧和勞動才能獲得不對等的報償;在社會上,他們是白人社會攻擊、泄憤和逞私慾的目標,處於人身和社會安全的邊緣地帶。

安格斯·裏德研究所(Angus Reid Institute)6月21日發佈的調查報告直接顯示,大約30%的原住民和少數族裔覺得自己在加拿大被視為“外人”,大約36%的原住民和42%的少數族裔表示,加拿大是一個“種族主義國家”。

加拿大的和解之路漫漫

100多年的寄宿制學校體制讓加拿大原住民羣體受到了無窮的傷害,至今仍在延續這份傷痛。加拿大政府多年前就認識到了這一問題,但解決起來卻並不容易。

2008年6月11日,加拿大前總理史蒂芬·哈珀(Stephen Harper)在國會正式就寄宿制學校體系對原住民的迫害道歉。

“我站在這裏,向所有印第安寄宿學校的學生致歉,孩子們在那裏受到的待遇是我們歷史中令人哀傷的一頁。”哈珀當天在國會宣讀道歉聲明時稱,原住民受到了嚴重傷害,他們的文化被扼殺,政府正式向有關人士致歉。

事實上,加拿大聯邦政府1998年就承認,寄宿學校內兒童受到虐待甚至性侵犯的情況非常嚴重。2006年,加拿大通過了《印第安寄宿學校安置協議》,這是加拿大歷史上最大規模的集體訴訟安置協議。

根據協議,加拿大政府向大約2.8萬名寄宿學校學生支付了超過32億加元的賠償金。2007年,加拿大政府還成立了原住民“真相與和解委員會”(TRC),以找尋真相、實現和解。

這個委員會花費了6年的時間走訪全國,聽取了6500餘人的證詞,並舉行了多場全國性活動以讓更多的加拿大民眾瞭解寄宿學校對原住民的傷害。2015年,“真相與和解委員會”提交了最終報告,對政府提出了改善原住民民生的94項建議,以進一步推動加拿大社會與原住民的和解。

2015年特魯多上任時,曾承諾將落實這94項建議作為首要任務。然而,據《衞報》報道,截至2019年,僅有9項建議得到了全面落實,其餘大部分都未能得到實現。

今年5月至6月,三處寄宿制學校舊址發現大量無標記墳墓後,加拿大該如何與原住民實現和解再次引發關注。

據《華盛頓郵報》報道,教皇方濟各(Pope Francis)此前曾對加拿大發現無標記墳墓表示哀痛,但一直未就此道歉。不過,他已經同意和加拿大寄宿制學校倖存者會面。

加拿大政府、一些天主教集團以及加拿大的長老會(Presbyterian)、英國安立甘教會(Anglican)、基督聯合教會(United churches)——其也參與運營寄宿制學校,都就寄宿制學校對原住民兒童的暴行表示道歉。

當地時間7月6日,特魯多宣佈,原住民領導人瑪麗·西蒙(Mary Simon)已經被任命為加拿大下一任總督。擁有因紐特人血統的西蒙將成為加拿大第30任總督,同時也是首位原住民總督。

當地時間2021年7月6日,加拿大魁北克,加拿大總理特魯多宣佈,該國因紐特人團體領袖瑪麗·西蒙為加拿大第30任總督,也是首位原住民總督。/IC photo

特魯多當天稱,“154年後的今天,我們的國家走出了歷史性的一步”,對她的任命是加拿大“在漫長和解道路上邁出的重要一步”。

總督是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在加拿大的代表,只是一個儀式性的職位。但克斯勒認為,許多原住民都歡迎瑪麗·西蒙出任總督一職,“她是一個非常正直的人,一直在追求有意義的實際變革,在原住民問題和國家主權問題上則是一位非常敏鋭的戰略家”,“對她的任命,可以説是一次具有象徵性的逆轉”。

但是,要實現加拿大社會與原住民的和解,仍有許多工作需要做。

克斯勒指出,加拿大政府需要終止那些懲罰或脅迫原住民羣體的政策,認可原住民面臨的現實情況和他們的願望,並真誠地和他們進行談判。“事實上,對於原住民或其他少數族裔而言,這些舉措在任何國家都是受歡迎的”。

姚朋則認為,從民粹主義在西方大幅升温來看,系統性的種族歧視問題短期內是難以解決的。面對國內持續升温的矛盾衝突,加拿大目前需要做的是,切實採取可行的政治、經濟和社會措施,對相關問題展開徹查,公開調查結果,從教育、個人發展、人權保障、就業等各個基礎民生層面,逐步解決歷史上長期形成的原住民和少數族裔遭受種族歧視和種族迫害的問題,而不僅僅是流於表面。

新京報記者 謝蓮

編輯 張磊 校對 李立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