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王志偉
拜年是我國傳統年俗之一,年輕人如今對拜年有哪些感受呢?中國青年報社社會調查中心聯合問卷網(wenjuan.com)在春節前夕發佈的一項調查顯示,50.8%的受訪者感覺近幾年身邊人對拜年的熱情有所下降,同時有32.2%的受訪者感覺拜年熱情增加了,17.0%的受訪者感覺沒什麼變化。70.4%的受訪者認為拜年最重要的是表達祝福的心願。
此次調查的受訪者中,00後佔21.1%,90後佔36.4%,80後佔35.0%,70後佔6.8%。來自一線城市的佔28.2%,二線城市的佔38.4%,三四線城市的佔23.0%,縣城或城鎮的佔7.2%,農村的佔3.1%。
家住陝西榆林的90後楊雨菲(化名)感覺這兩年拜年的熱情確實有所下降,最明顯的變化是以前會去拜訪很多親戚,但現在很少大範圍地串門了,一般都是重要的親戚之間相互拜年,“雖然拜年的熱情有點降低,但氛圍還是挺濃厚的,還是很熱鬧的”。
90後何明(化名)覺得不同年齡對於拜年的重視度肯定是不一樣的,就自己身邊的朋友來説,大家可能都不太看重拜年這種儀式感,很多就是發個微信,或發個紅包相互祝福一下,但父母那輩對於拜年的熱情還是挺高的,“我父母已經安排好了拜年的行程,先去城裏的舅舅家拜年,再到鄉下的大姨家,重要的親戚都會走一遍”。
家住山東濰坊的劉明陽(化名)坦言自己有點害怕拜年,“因為很多親戚都不太熟,有的見着都不知道喊什麼,感覺有點尷尬”。劉明陽覺得除了因為疏遠帶來的不適外,最害怕的還是親戚的問詢,比如有沒有談對象,找的什麼工作,掙多少錢等,“打心裏會有點牴觸”。
調查顯示,70.4%的受訪者認為拜年最重要的是表達祝福的心願,62.7%的受訪者認為是保持聯絡,維繫感情。其他還有:形式也重要,體現尊重(55.7%),延續傳統習俗(52.3%),圖個熱鬧的氣氛(27.4%)等。
何明每年過年都會回到農村,相比於城市,他覺得村裏更有年味兒一點,“村裏比較開闊,沒有很高的樓房,人們相互之間也都能説上幾句,感覺很親近。而且村裏還可以放鞭炮,更有節日的氣氛”。
調查顯示,23.5%的受訪者覺得如今年味兒越來越濃,10.8%的受訪者覺得沒什麼變化,65.7%的受訪者感覺年味兒變淡了。
楊雨菲回家時趕上了農曆小年,一家人團聚讓她不僅沒覺得年味兒變淡,反而對新年更加期待。尤其是見到了很多平時只能微信聯繫的兄弟姐妹,覺得很親近,互相邀請對方年後來家裏相聚。楊雨菲説,“這幾天我把房間裝飾了一下,換上了‘虎年吉祥’的福字。弟弟妹妹今年即將高考,我在他們房間貼上了‘金榜題名’的祝福。希望新的一年,家人都能平安喜樂,心想事成”。
老家在山西的錢宇(化名)今年沒能回家過年,這讓他覺得年味兒變淡了不少。但作為一名冬奧會志願者,即將到來的盛會讓他感受到了不一樣的年味兒,“能在志願者崗位上度過今年春節,對我來説是一次別樣的體驗,很有意義”。
來源:中國青年報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