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不要和孩子説這些話,很傷人

作為家長的大部分人,在很多生氣或是情緒不好的情況下,總是會對孩子説出十分嚴肅的惡語。雖然孩子很小隻知道大人在教訓他們,但是長此下去對孩子的心理會造成嚴重的負面影響。

一:嘮叨型​

道理孩子明明已經很清楚,家長仍嘮嘮叨叨説個沒玩。這種嘮叨是一種重複刺激,會對大腦皮層產生保護性抑制,導致家長越説,孩子越聽不進去,甚至還會頂撞。​

二:揭醜型

當眾數落孩子的過錯,讓孩子很沒面子,傷害孩子的自尊心,挫傷孩子改錯的積極性,而且很可能促使孩子產生逆反心理,走向父母期望的反面。過分的強調孩子的缺點,職責謾罵孩子,等於是在攻擊孩子的人格和自尊,對孩子造成的傷害和刺激是無法估量的,時間久了還會使孩子破罐子破摔,喪失自尊和自信,產生強烈的自卑感。

請不要和孩子説這些話,很傷人

三:提審型​​

剛剛看到事件的一點表象,便大驚小怪的對孩子進行審問,並根據主觀臆斷,把事件發生的可能性描述成已經既定的現實,不給孩子解釋辯白的機會。這種草率而缺乏理智的做法,極易激起孩子的牴觸情緒。​

四:遷移型​

一旦發現別的同齡孩子有什麼不良行為或傾向,就想當然的遷移到孩子身上,千叮嚀萬囑咐自己的孩子,一定不要有類似的不良行為,甚至無中生有的指責孩子也有某種不良行為形成的傾向,造成孩子無端受屈。這明顯與處於青少年時期的孩子富有的上進心和好勝心相悖,把孩子積極進取的精神推向對立面,由此孩子很有可能對家長的説教變得充耳不聞,甚至為了保護自己的情感反唇相譏。​家長感受到自己的威嚴遭受到衝擊,可能引發更激烈的言語衝突,導致家長與孩子的親密關係破裂。

五:諷刺型​

這個幹不了,你還能幹什麼?這麼簡單的題都不會錯,你怎麼那麼笨呢?你能考出好成績,除非太陽從西邊出來!類似這樣帶有強烈諷刺性質的語言,説的多了,孩子的自我認知會和真實的自己有嚴重的偏差,認為自己可能就是父母口中那個什麼也做不了、做不好的人,因此不願意去努力,放任自己隨波逐流。​

六:威脅型​

如果你這次考不到班級前十名,就不許你再看電視。你要再不聽話,小心我打斷你的腿。你再不好好努力學習,將來就做苦力去吧。類似威脅性質的話,開始可能會讓孩子感覺到恐懼,產生一定的效果,但久而久之,就會讓孩子感覺家長只是乾打雷不下雨,家長再以類似的語言威脅孩子,孩子便會極度反感。​

孩子的成長是一個家庭最為關鍵的,而孩子是否健康的成長着,這和爸爸媽媽有很大的干係。為此不論在什麼情況下,都請不要對孩子説那些會傷害他們的言語。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009 字。

轉載請註明: 請不要和孩子説這些話,很傷人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