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耕耘最有趣、最實用的心理學
生在這樣的時代,是一種幸運。
但是很多人,尤其是漂泊在異鄉,努力打拼卻仍然在大城市買不起一個衞生間的年輕人們,卻已經有一部分開始“認命”。並且他們中的一些人,更把這種認命者的心態,歸結為自我墮落。
毫不誇張的説,這個時代肯自我墮落的人太少了。
因為面對這個流光溢彩的時代,人人都希望在其中綻放出自己的光芒,哪怕綻放不了,也要與時代最為優秀的那一部分人在一起。這是這個偉大時代賦予這一代人的心性與特徵,更是這一代人敢於做自己的決心與覺醒。
因為抱着這樣的人生信仰和揹負着這樣的時代屬性,無數小鎮青年在時代浪潮中拼搏奮進,985、211畢業的大學生們無一不是滿懷着熱情的投入到新城市建設中,開始自己的人生探索之旅。
而每一座城市每一年也都會迎來一批新鮮血液,充滿激情的留守,滿懷幹勁的開拓。隨着時間的推移,其中一部分成長為城市菁英,但更多的人,卻在浪潮翻滾中逐漸沉淪,成為社會基石,並開始認命。
自我墮落,從接受自己“出身平凡”的命運開始。
很多漂在大城市的人們,已經越來越意識和體會到,作為一個出身平凡的普通人,想要通過職場爬升改變人生命運的艱難。
一如司湯達《紅與黑》中平凡青年於連的奮鬥史一樣,越來越多的人意識到在巨大的命運落差之下,雖然奮鬥近乎唯一的路徑,但隨着時間的推移,實現奮鬥目標卻越來越遙不可及。
出生於小城維埃爾一個木匠家庭的於連,父親是一個自私的木材廠老闆,兩個哥哥也都是粗俗之輩。從小就瘦小清秀的於連非常崇拜拿破崙,渴望有天成為像拿破崙一樣的人物。為了儘快飛黃騰達,於連最先從事起神職工作。
憑着自己超常的記憶力,他有幸被市長雷納爾選為家庭教師。進入權貴家庭的於連與雷納爾夫人產生了感情。其後,為了避免戀情敗露,他不得不告別雷納爾夫人,去到貝藏松神學院學習。
這期間,於連受人推薦,得到了在德拉穆爾府出任秘書的絕好機會。而長相俊秀又才氣縱橫的於連,獲得了德拉穆爾府千金小姐的愛慕。
正當於連以為自己能夠迎娶德拉穆爾小姐,從而徹底獲得社會地位上的擢升時,一封來自舊情人雷納爾太太的來信告發了他。即將青雲直上的於連,在憤怒之下打傷了雷納爾太太,這一衝動的行為導致了他與雷納爾夫人的私情徹底泄露。
於連因此被判處死刑,在絞刑架下結束了自己奮鬥不已,幾乎接近成功但最終卻功虧一簣的一生。
平凡青年於連,靠着自己的聰明才智和堅韌向上的毅力,為實現自己的巨大野心而孤身一人向前挺進,不斷在等級森嚴的社會圈層裏不懈地奮鬥着。這期間當然也不乏採取種種不光彩的手段。
正當他自以為要飛黃騰達和得到超越等級制度的愛情時,階級社會中無處不在的等級制度,藉助雷納爾夫人的嫉妒與揭露,將他無情地送上了斷頭台。
我們中的許多人在踏入社會後,才意識到自己在出身上與其他特殊人羣的差異。平凡的人與家裏有礦的人,思維路徑與行為方式以及資源能量級,自然是全然不同的。
一些人在認清了這一現實後,開始認命,開始以最勤奮的方式自我墮落下去——拼命工作並時刻抓住機會,也許也會像於連一樣不擇手段,但最終跨越不了某種圈層。即便如此,對於平凡出身的人來講,已經讓他拼盡全力。
我們讚賞這種“墮落”,它是一種認清現實之後仍然熱愛生活的堅韌和激情。因為除此之外,幾乎已經沒有更好的人生選項。
認命,有時候反而意味着解脱,並徹底讓自己觸達人生命運的底部,擺正形態後重新起跳,摘取階段性目標,並不是不可能。
自我墮落,從接受“幸福生活是奮鬥出來的”普遍現實開始。
“幸福生活是奮鬥出來的!”
這句話背後的深刻含義,非經歷過大是大非的人不能總結出來。
當網紅們看似日進斗金,日日逍遙時,羨慕他們的人們不知道的是這批網紅天天直播到想吐,累到虛脱的背後真實狀況。
當無數人羨慕李子柒做做飯、種種菜網絡收益就能達千萬時,人們並不知道最初這個名不見經傳的小妮子,自己剪輯自己拍攝,以一己之力承擔起全部內容工作的辛苦與前途未卜。
如果沒有MCN機構的平台推舉,李子柒再努力,要成功也要等上許多年還未必能成就自己的辛苦;當薇婭最早接觸直播時,國內尚且無人問津,一個人在鏡頭前不間斷播出,並不斷思索如何讓用户信任自己,不斷打磨和監督所推薦的產品……
種種努力堆壘之後才成為今天直播帶貨一姐,贏得用户的信任。
接受現實,並踏實降落到自己本來的生活層面上來,相對於自己從前在雲端對生活的憧憬和想象,這種“自我墮落”之後的踏實經營,更接地氣,更有生命力。
一個人墮落,往往從“認命”開始。這是故事《駱駝祥子》中的舊式邏輯,是放棄生命自主權之後的灰度喟嘆。
但在如今的時代和社會背景之下,有人墮落認命,也有人將認命翻出了新意——在他們看來,經歷過人生初始的彷徨與迷茫之後所謂的認命,不是絕望並停止努力,而是從從前的虛無虛榮中抽身,回自己的土壤層中,真正踏實的開始為自己的生命負責,為生活的精彩而搏擊。
無論社會現實如何,保有對自我生命的提升力度,是一個人最可貴的修養和能力。
- The End -作者 | 神奇小小編輯 | 一粒米第一心理主筆團 | 一羣喜歡仰望星空的年輕人蔘考資料:[1]de Charms, R. (1968). Personal causation: The internal affective determinants of behavior. New York: Academic Press.[2] Prochaska, J.O., DiClemente, C.C., & Norcross, J.C. (1992). In search of how people change: Applications to the addictive behaviors. American Psychologist, 47, 1102-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