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以來,已有12家於深交所上市的豬肉企業披露10月生豬銷售簡報。新京報記者統計發現,受豬肉價格下降影響,有7家企業10月銷售收入出現環比下滑。業內專家表示,伴隨產能恢復,豬價回落已成定局,預計明年下半年可恢復到正常水平。在此背景下,能否做好成本控制或將成為競爭關鍵。
據農業農村部監測,今年9月生豬出欄同比首次由降轉增,出現出欄下降25個月後首次同比增長。10月,能繁母豬連續13個月增長,生豬存欄連續9個月增長,生豬產能已經恢復到2017年末的88%左右。預計2021年二季度,全國生豬存欄將基本恢復到正常年份水平。
中國農科院北京畜牧獸醫研究所副研究員朱增勇向新京報記者表示,理想狀態下,明年二季度生豬存欄將會恢復到常態的水平,明年三四季度的生豬供給將會完全恢復,屆時豬價也會逐漸接近2017年的價格水平,回落至正常價格區間。
值得注意的是,雖然當前豬價有所回落,但仔豬價格仍然處於高位,飼料價格也在不斷升高。在此背景下,規模企業與中小養殖户如何維持養豬利潤?
朱增勇指出,在當下的豬價行情下,不同類型豬企的盈利能力差別較大。如果企業有自己的核心種豬場、內部管理水平和生物安全水平較高,通過自繁自養的方式,仔豬成本大概在400-500元/頭,養殖收益應該仍然較好。
但如果企業是新進入養豬領域或新擴建養豬場,沒有自己核心的種豬場,主要依靠外購仔豬,仔豬成本在1000元-1500元/頭,加上在養殖場管理和養殖技術方面與優質企業有一定差距,養殖成本就會更高。
此外,就今年的飼料成本而言,豆粕相對穩定,而玉米價格年初至今已上漲20%以上,在飼料成本上漲的情況下,企業如果能夠通過有效的營養管理,在提高PSY(即“每頭母豬每年所能提供的斷奶仔豬頭數”)的同時,一方面在飼料中添加部分玉米替代品,另一方面通過調控濕度、温度等改善養殖環境提升飼料轉化率,在飼料成本上也能有效提高自己的競爭力。
規模企業如此,中小養殖户也是如此。朱增勇介紹,目前,國內中小養殖户的主流是“自繁自養”。這類養殖户的生產成本目前約15元/公斤,主要是受飼料影響,成本較今年1月漲了1元左右。相比之下,利潤波動更大的是外購仔豬養殖户。9月份開始,仔豬價格雖然隨着生豬價格下降開始回落,但總體還是處於較高水平,疊加飼料成本上升,外購仔豬的養殖成本已由1月的18元/公斤左右升至27 -28元/公斤。
目前形勢對於外購仔豬的養殖户而言,需要注意根據市場價格及時出欄,避免因投機行為而導致壓欄,減少市場風險。其次,要加強營養管理,保證在育肥階段,減少生豬呼吸道疾病和非洲豬瘟等疫病風險,保障能夠獲得一定的養殖利潤。
新京報記者 王思煬
編輯 祝鳳嵐 校對 劉軍
來源:新京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