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一個多月了,還沒辦下來!”“‘過五關斬六將’,手續越減越繁。”去年初,江西某大學科研中心的小陳把辦理該中心享受税收優惠政策的材料往桌上一丟,氣鼓鼓地向中心負責人“訴苦”。
“沒想到,30分鐘不到就辦好了。真快!”前不久,小陳笑眯眯地對該中心負責人説。
“氣鼓鼓”變成了“笑眯眯”,“這得多謝你們省政協呢!”日前,該中心負責人笑着對筆者説起一年來辦理科研人員享受技術市場税收優惠政策前後的變化。
原來,這是去年省政協《我省13個“國家重點實驗室”和“國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現狀與對策》中的有關建議,被職能部門採納後催生的新氣象。
“創新”,曾是江西的一張靚麗名片,新中國的第一輛手扶拖拉機、水陸兩用汽車都有一個響亮的名字——“江西造”。如今,“創新弱”已成為制約江西高質量發展的一個“老大難”。如何破局?科技創新是創新驅動的核心。加快科技創新步伐無疑是破題之道。新一屆省政協成立後,瞄準科技創新的瓶頸建言獻策,助力重鑄江西科技自立自強新輝煌。
■“只有頭雁高飛,才會羣雁齊追”
企業是創新的主體,高新技術企業是企業創新的領頭雁,只有頭雁高飛,才會羣雁齊追。2018年初,換屆後的省政協將“江西高新技術企業與產業發展”列為第一個專題協商議題,由副主席湯建人牽頭,教科衞體委承辦。
緊接着,該課題調研組就忙活開了。在他們的履職日記裏有這樣一串數字:
“2月1日,召開第一次主任會議,專題研究部署該議題相關工作。
2月8日,召開第二次主任會議,邀請省科技廳情報所所長陳火軍介紹全省高新技術企業和產業發展情況。”
……
“從2月1日到9月底,召開的各類會議有50多次,參與訪談的企業老闆有100多人。”全程參與調研的機關幹部劉為鋒説,“資料足足裝了兩麻袋,100多萬字呢!”
不以江西為世界,而以世界為江西。必須向高處攀、向強者學。湯建人帶着調研組來到廣東“取經”。教科衞體委主任洪三國
回憶起在廣東學習考察時的情景,“白天進園區看企業,擠出吃飯時間向‘老師’請教;晚上請老鄉來賓館聊企業創新,每晚要到十一二點,大家還覺得不過癮!”
隨後,省政協向省委、省政府報送了《我省高新技術企業發展的四個瓶頸問題與二十條對策建議》專報,提出了實施高新技術企業培育“雙百”工程,每年有計劃地選擇百家規上工業企業培育為高新技術企業,百家高新技術企業升為規上工業企業;設立省級財政“高新技術企業培育專項資金”等20條建議。
劉為鋒從領導批示過的原件上發現,“每一條建議的文字下面,劉奇書記都重重地畫上了雙橫線。”省委書記劉奇、省長易煉紅等還批示要求,有關職能部門研究提出工作舉措。在去年初公佈的《江西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印發加快獨角獸、瞪羚企業發展十二條措施的通知》中,專報中所提“服務製造業高新技術企業高質量發展,培育出一批瞪羚企業、獨角獸企業”等建議,已被吸納其中。
■“沒有好平台,哪有好成果”
“國家重點實驗室”和“國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簡稱科技創新平台)是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重要基礎和保障。這樣的平台,江西只有13家且發展緩慢。咋辦?
“沒有好平台,哪有好成果!”省政協副主席劉衞平説,“要查出‘病灶’,開出‘良方’,助推科技創新大步向前走。”2019年初,省政協決定圍繞全省13個國家級科技創新平台開展專題調研,由劉衞平牽頭,人資環委承辦。
從4月到10月,該課題調研組對全省13個國家級科技創新平台進行了全覆蓋式調研。“職稱評定和原單位有差異嗎?”“到江西工作後,小孩上學、家屬就業、住房有保障嗎?”……
“訪談了200多位科技工作者、高校和職能部門負責人,實驗室建設運行情況必訪、人才隊伍建設必談、科研成果運用必看、問題和建議必問。”全程參與調研的人資環委辦公室幹部任升軍對調研組“問得細、實、準”的調研方式仍記憶猶新。某國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負責同志向調研組反映高層次人才晉升通道不暢時,調研組當即詳細瞭解了該中心人才結構、人才引進和流失情況,並請他們提供具體的數據作為例證……
省委書記、省長等對省政協報送的《我省13個“國家重點實驗室”和“國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現狀與對策》作出肯定批示,並要求省科技廳等相關職能部門對報告所提的“對既有的税收優惠政策辦理執行情況進行全面摸底,特別是‘放管服’改革後的執行情況,優化業務流程,儘可能減少層層審批或備案等程序;科技創新平台貢獻較大的,應適當調劑增加其高級職稱職數比例”等10條建議,逐條研究;圍繞如何提高本省國家級科創平台的水平,提出具體政策措施。
隨後,省人社廳出台了《優化人才管理服務支持高校“雙一流”建設規定》:對入選世界一流學科建設的高校,該學科專業技術崗位比例適當提高。
■踢好“臨門一腳”
科研成果到企業成品有多遠?“就差‘臨門一腳’!”這一“腳”就是科技成果轉化。
“我們必須踢好這‘臨門一腳’,決不能讓科技成果躺在實驗室睡大覺!”在今年初的省政協主席會上,談起開展“加快推進我省高校科技創新成果轉化”專題調研的初衷,湯建人如是説。
今年五一假期剛過,湯建人帶着教科衞體委員會專題調研組,跑遍了省內高校,發放調查問卷千餘份,一對一訪談科研人員,10餘次上門請教省教育廳、省科技廳等……
“要在一定程度上對高校‘鬆綁’,為緊跟科技前沿、反映創新去向的學科多開‘幾扇門’,為創新型人才的培養多鋪幾條路。”
“‘量身定製’有利於成果轉化的分類考核制度”“實施‘校企科技特派員’制度”……在日前召開的專題協商會上,委員們多角度建言。
“調研報告和與會代表發言站位高、內容實,令人深受啓發、倍感鼓舞,我們將認真研究相關意見建議,充分吸納、有效運用到今後政府工作當中。”出席會議的副省長孫菊生回應。
這一屆政協在重鑄江西科技自立自強方面的決心行動,恰如省政協主席姚增科所説:“以‘不破樓蘭終不還’的毅力,緊盯瓶頸不放鬆,接續助力不止步,推動全省科技創新‘加速向前跑’!”
<script>window.FWBAT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