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蜉蝣
李玫瑾教授在談到父母教育孩子的弊端時,説到:"有些家長該管的時候不管,不該管的時候卻開始管。"
其實孩子身上的大多數問題,都來源於父母對什麼該管,什麼不該管這個問題的認知不清。
該嚴管的時候不捨得嚴管,慣出了孩子的一身臭毛病,該放手的時候做不到放手,阻礙了孩子的成長。
有句話説的非常有道理:"教育孩子需要一種毅力,要順應孩子的感覺與節奏,錯誤的教育方向與方式,孩子會把你撞飛。"
在教育孩子這件事上,父母要做到“五不管”“三不管”,孩子才能更好的成長,將來才能更優秀!
五不慣
1、孩子沒規矩不能慣着
無規矩不成方圓,這是自古流傳下來的教育箴言
孩子就像一條奔湧向前的河流,父母要做的,應該是順應他前進的方向,給他築起堅固的堤壩,讓這條河流不會因為失控而四處肆虐,也讓他能夠流淌得更遠,直到匯入大海。
而規矩就是這個堤壩。
立規矩要趁早,不要覺得孩子年紀小,就可以慣着,現在慣着,以後想管得時候就管不住了。
從小教會孩子瞭解社會規則,明確告訴孩子什麼該做、什麼不該做,開始會很難,但孩子成長後,會明白父母的苦心。
2、孩子不做家務不能慣着
不要覺得做家務這件事可有可無,一個小就不做家務,不愛勞動的孩子,長大後想要他突然變得勤勞,這是不可能。
父母一味嬌慣、包辦代替,不但會降低孩子的幸福指數,還讓“巨嬰”和“媽寶”等不健康人格出現,影響孩子的人生。
好習慣要從小養成,父母從小就要培養孩子做家務的習慣,讓孩子有自理能力的同時,培養孩子勤勞肯幹的品質。
這對孩子之後的學習、生活、工作,都大有裨益!
3、孩子對長輩不敬不能慣着
現在的孩子都是家裏的寶,常常會出現一個家庭裏幾個老人圍着孩子轉的情況,有的孩子就被慣壞了,對着老人呼來喝去,沒有絲毫敬意。
這點父母一定不能慣着,作為一個普通人,雖然不需要學會一個高級場所才用到的禮儀,但是最基本的禮貌是很有必要的。
尊老愛幼是我國的傳統美德,也是最基本的禮貌,一個在家裏對長輩不敬的孩子,到社會上也不懂禮貌為何物,這樣的孩子,很容易長歪,也很容易讓人敬而遠之。
4、孩子自私自利不能慣着
父母疼愛孩子,往往對孩子捨得花錢,對自己不捨得花錢,吃飯的時候,孩子喜歡吃的菜父母就想全留給孩子,自己一口也不捨得吃。
父母這樣以孩子為中心,其實很容易養出孩子自私自利的壞毛病,什麼好東西都想自己獨享,認為父母甚至他人理所當然的得讓着自己。
久而久之,父母丟失了自己,而則孩子認為父母長那裏得到東西是理所當然的,從而只知道索取,不知道回報,更不會想着去關心別人和感激他人。
這樣自私自利的孩子,長大後很容易變成白眼狼,更別提孝順父母了。
父母不但要給孩子愛,也要教孩子學會付出愛,更要讓孩子懂得感恩。
一個懂得感恩的孩子,他會感激別人替他所做的、珍惜他得到的一切,覺得擁有眼前的一切既快樂又幸福。
5、孩子哭鬧耍賴不能慣着
教育孩子,父母一定要有原則,不能總是對孩子妥協,哪怕孩子哭鬧耍賴,父母妥協的次數多了,會讓孩子形成錯誤判斷:只要堅持哭下去,總能得到我想要的。
父母毫無原則地滿足孩子,讓他一耍賴就能獲得想要的東西,這是在幫助他建立一個錯誤的人生觀和世界秩序。
父母要學會堅定的拒絕孩子不合理的要求,讓孩子明白大人的原則和底線,反覆幾次之後,他們自然就會懂得:無理取鬧,並不能達到目的。
三不管
1、孩子自己能做的事不要管
蘇霍姆林斯基説:
“兒童成長過程中所嘗試做的事情,就應該讓他們去做,給孩子一個自由發展的環境,以幫助孩子更好地成長。”
父母要培養孩子的自理能力,首先就要學會放手讓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哪怕孩子做的時候其實是在給你添麻煩。
但是教育就是這樣一個過程,放手讓孩子自己做,孩子才會成長。
2、孩子自己能做的選擇不要管
在《殺鵪鶉的少女》中有這樣一句話:
當你老了,回顧一生就會發覺,什麼時候出國讀書,什麼時候決定做第一份職業,什麼時候選定對象戀愛,什麼時候結婚,其實都是命運的鉅變。
成年人選擇着自己的人生方向,孩子同樣需要選擇。
父母要給孩子的選擇權力和自由,小的時候學會選擇自己穿什麼,做什麼。
長大後面對那些可以改變命運的選擇時,孩子才能聽從自己的內心,做出最適合自己的選擇。
3、孩子的秘密不要管
孩子不是你的孩子,父母想要了解孩子是無可厚非的,但是也要允許孩子有自己的秘密和隱私。
真正的瞭解是和孩子良好的交流,是走進孩子的內心,而不是窺探孩子的隱私。
從教育學的角度來説,走向獨立是現代人的基本特徵之一,而擁有個人秘密並能恰當處置正是走向獨立的要素,對於人來説,秘密往往與責任相連,並且要獨立承擔責任。
所以,請允許孩子有自己的秘密,有自己的小空間。
每個人孩子都有成為優秀人的潛質,是父母日常不同的教育,賦予了孩子不一樣的人生。
有遠見的父母,懂得在該嚴管的時候嚴管,讓孩子懂得什麼該做,什麼不該做;在該放手的時候捨得放手,讓孩子學會飛翔,勇敢地搏擊風浪,這才是給孩子最好的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