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人口超過13億,看似是一種劣勢,其實是一種優勢

印度人口超過13億,看似是一種劣勢,其實是一種優勢

在談論人口之時,大多數人都會説,搶佔資源。人口多了,確實會搶佔資源,使每個人可以獲得的蛋糕變少。但是,如果人口多了,一定會是一件壞事,令更多人可以得到的資源蛋糕變少嗎?實際上不是這樣。

資源的分配會因為人口的增加,變的越來越少,但是有一個前提條件。如果耕地只有1億畝,利用傳統資源,想要養活60億人是不現實的,除非使1畝地產出60畝地的糧食。為了解決糧食的不足,此時就需要使用新技術,利用高層建築,在一畝地上搭建60畝地,甚至100畝地的高樓。如此一來,將會使傳統種地模式被改變,新的耕地種植方式被推廣和發展,從而做大了資源蛋糕,使每個人可以吃到的糧食變多了。

當我們在討論人口少了有哪些好處之時,更多是在討論如何不勞而獲,而不是如何產生更多的資源。如果從良性的社會發展角度看,人口越多產生的資源越多,對生活在人口多的國家的普通人越有利。雖然非洲和印度都是人口超過10億的地區,印度不僅人均GDP,即便是未來的發展前景也要好於前者。人口的多少,對於一個國家,一個統一的市場和產業集羣都是有利的,放在印度和美國之間進行比較,依然是如此。

印度的總人口比美國多了10億,超過了4倍不止。如果印度和美國擁有相同的文化、教育,那麼,出現人才率相同的情況之下,將會產生4倍於美國的人才資源。當印度發展高端產業之時,美國的人口優勢已經失去,只能夠依靠科技、創新。但是,人口不僅可以生產出更多的產品,出現更多的科技人才、工程師,還在於擁有一個龐大的市場和產能。

印度的市場規模與人口是對應的,如果每人用一包衞生紙,其產量是美國的4倍,大工業化生產的商品成本也會非常低。如此一來,印度人的生活成本,以及產業規模,就業人口也就會超過美國。

表面上看,印度只是一個僅有中端和低端產業鏈的國家,由於自身商業、科技、製造業發展不成熟,使其難以孕育出高端產羣與美國相比肩。然而,當印度解決了阻止其經濟發展的障礙之後,必然會和美國、日本、英國、韓國等國家一樣,成功邁入到發達國家行列。印度的經濟落後,不會一直持續下去的,只要利用好自身的人口優勢,總會有一天成為高端產業鏈最集中的國家。

與美國相比,印度人口多,特別重視數理化教育,並且在製造業上也越來越給予重視。另外,在疫情期間,印度也關注到了外國製造業,對當地經濟的影響,開始努力試圖説服蘋果、三星等公司,將更多的海外生產基地轉移到印度。可以説,印度從低端到中端,再到高端產業鏈的發展,正在形成一條清晰可見的路線。當印度走到高端產業鏈之後,13億的人口紅利才剛剛開始,即便遇到美國、歐洲的技術和市場制裁,依然可以憑藉自己龐大的人口優勢與他們對抗。美國人口只有3億市場規模非常少,又沒有足夠多的人口發展低端和中端產業鏈,這看似是美國的優勢,其實這恰恰是其劣勢。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135 字。

轉載請註明: 印度人口超過13億,看似是一種劣勢,其實是一種優勢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