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豐:我和安倍晉三的幾次接觸

【環球時報記者蔣豐】這是國際輿論第二次談論“後安倍時代”了。作為《日本新華僑報》總編輯以及《環球時報》特約記者,我2012年6月專訪過從首相位上退下來的安倍晉三,那時他是眾議院議員。安倍2012年年底再次出任首相後,我也曾應邀出席首相官邸主辦的記者會和新宿御苑賞櫻會。從相關接觸中,能感受到這位日本前首相對華態度的一些轉變。

2012年上半年,我把2007年9月從首相位上退下來的日本眾議員安倍晉三列入《日本國會議員談中國》一書的名單之中。誰料,採訪申請書送到安倍晉三的議員事務所後,很快被告知“安倍先生很忙,沒有時間接受採訪”。當年5月底,我到安倍晉三的老家山口縣採訪。其間,與一位寺院的住持共進晚餐時聽他説:“我們這個寺院在當地是非常有名的。當年,一些明治維新的志士就是從這裏出發的。安倍晉三每次回老家探親的時候,下車後都首先要到這個寺院來拜一拜。”我隨口對他講了安倍晉三事務所拒絕採訪的事情。這位住持説:“這怎麼可以呢?安倍作為一位國際政治家,怎麼能夠不接受外國媒體的採訪呢?我是山口縣安倍後援會的成員,我來聯繫。”説完,他就給東京的安倍事務所打電話。很快,安倍事務所回電話説:“安倍先生同意在6月初接受您的採訪。”這個細節讓我感受到日本政治家地方後援會的“力量”——他們真的是日本政治家的“票田”,像安倍這樣的前首相也不得不非常重視。

在日本眾議院會館對安倍晉三的採訪很順利。我問他:“如果您有幸再次擔任日本首相,您對中日關係的發展有什麼設想?”安倍微笑着説,“我不可能再次出任日本首相的。”我説,“我們做一次假設吧。”安倍晉三沉思片刻説,“不管我今後做不做首相,我都認為發展日中關係是非常重要的。尤其要加深國民之間的相互理解。在我做首相期間,就曾實施過這樣一項政策,邀請包括很多高中生在內的中國學生到日本來,我深信這樣做有利於中日兩國關係的穩定化。”採訪結束後,我按慣例請受訪者題字留念,安倍晉三問:“我是寫蔣豐先生好呢,還是寫蔣豐樣(‘樣’是日本對人的尊稱)好呢?”我説:“您就不用寫我的名字了。”就這樣安倍晉三寫下“真實一路”四個字,然後簽上日期和自己的名字。

2012年12月安倍晉三再次出任日本首相後,初期對華採取“硬碰硬”的政策,走的是一條與中國競爭的路徑。為此,我在《環球時報》等媒體上發表評論,對他的對華政策有所批評。2014年年初,我突然接到首相官邸國際報道室的電話,説“希望能做一次談話”。如約前往後,我看見日方工作人員把我寫的有關報道和評論都複印下來,並攤在桌上,像是要“興師問罪”的樣子。不過,工作人員卻表示:“我們看了你對首相的許多批評性報道,發現都是有依據的……當然,我們覺得你對日本首相的瞭解還不夠。今後,我們想請你多參加安倍首相在官邸舉行的記者會,還想請你參加首相每年春季在新宿御苑舉行的賞櫻會。”賞櫻會時,安倍晉三經過時,為節省時間,我和其他客人一樣,按規定只允許與他擊掌,不能握手。

回首安倍再次執政的7年8個月,我最為感慨的還是他為中日關係回到正常化軌道上所作的努力。日本公明黨黨首山口那津男曾在接受我採訪時透露:“得知我要去中國訪問,安倍首相特意約請我見面,讓我幫助轉送一封他寫給中國領導人的親筆信……他還説,‘日中之間需要很多像您這樣交流的橋樑’。”日本外務省一位官員告訴我,安倍首相在位期間對華政策的最大轉變應該是在對待“一帶一路”倡議構想上,從開始有很多不理解,到在不同場合聽中國領導人談論“一帶一路”,再到最終理解,形成日中兩國在“一帶一路”共同開發第三方市場的共識。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459 字。

轉載請註明: 蔣豐:我和安倍晉三的幾次接觸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