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式民主真相之一:黨爭“紙牌屋”的“對抗民主”

新華社北京12月9日電(國際觀察)美式民主真相之一:黨爭“紙牌屋”的“對抗民主”

新華社記者宋盈

“我們從沒擔心過這部劇太貼近現實,”美劇《紙牌屋》一名主演曾這樣説。雖然這部以政治惡鬥為題材的電視劇早已落幕,但美國政壇的“宮斗大戲”卻沒有劇終。不久前,為阻止國會對民主黨政府的一攬子支出法案投票,眾議院共和黨領袖凱文·麥卡錫連續演講8個多小時,上演了一出現實版黨爭鬧劇。

對抗性是標榜“多黨競爭”的“美式民主”的主要特徵之一。不同黨派不斷為各自利益爭鬥,甚至不惜為此犧牲國家和人民利益。

近年來,美國國內政治深陷嚴重內鬥。國會山上,兩黨相互攻訐;府院之間,屢屢相互否決。從債務上限、選區劃分到移民政策、抗疫措施,關乎政府運轉、人民生活乃至國家發展的種種問題淪為黨爭籌碼。美國正一步步被“對抗民主”拉向社會深度撕裂、國家治理失靈的危險境地。

“驢象之爭”愈演愈烈

近年來,民主、共和兩黨在政治光譜上的距離越來越大,從內閣任命到大法官提名,從預算法案到税收政策,從移民問題到氣候變化,在各種問題上的明爭暗鬥此起彼伏、愈演愈烈。

去年大選前,應對新冠疫情的救助計劃因兩黨分歧遲遲難以在國會通過,時任總統特朗普又提名保守派法官出任聯邦最高法院大法官,令兩黨矛盾激化。非裔男子弗洛伊德遭白人警察暴力執法致死一事,不僅在全美激起大規模騷亂,也讓兩黨圍繞消除種族歧視問題互相指責。今年1月,拒絕承認總統選舉結果的共和黨選民暴力衝擊國會大廈,更讓全世界目睹了美國黨爭的極端場面。

今年民主黨政府上台以來,這種內鬥依然激烈。8月底,美國從阿富汗倉促撤軍導致一片混亂,兩黨在國會山上演“甩鍋”大戲。在經濟領域,因深陷黨爭漩渦,美國國會今年已連續第25年未能按時批准政府預算案。最近,兩黨還圍繞債務上限問題爭鬥不止。美國《紐約時報》評論指出,債務上限是一個存在了100多年的人為限制,國會本可以取消這個限制,但這項制度卻沿用至今,因為它總是被用作短期政治博弈的工具。

移民問題一直是美國社會高度關注的問題,也是兩黨爭鬥的重點領域。特朗普執政時期,共和黨政府嚴厲打擊非法移民,其制定的建邊境牆和對非法移民家庭強行“親子分離”等措施,遭到民主黨方面強烈批評。自拜登政府上台以來,美墨邊境非法移民潮持續洶湧。今年截至9月,美墨邊境已有132萬人次的非法移民被捕,為20多年來的最高數據。拜登政府迫於民主黨內部壓力在應對移民問題上進退兩難,而共和黨人則不停指責拜登政府向非法移民“開放邊境”。

民主淪為“權力遊戲”

惡性黨爭的背後是兩黨共識不斷消解、政治極化不斷加劇的現實,更是政客們基於兩年一小選、四年一大選的選戰目標謀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如意算盤”,而美國民眾則淪為兩黨權力遊戲的犧牲品。

美國是世界上新冠疫情最嚴重的國家,目前累計確診病例已超4900萬例,累計死亡病例已近80萬人,而兩黨仍在抗疫問題上持續對抗。截至12月2日,美國約有1.97億人完成新冠疫苗接種,不到總人口的60%。拜登執政以來,美國疫苗接種規模在經歷了最初數月的擴張後逐漸陷入停滯,阻力主要來自共和黨方面。德爾塔毒株在接種率較低的南方各州引發新一波疫情後,拜登於9月出台疫苗強制令,原定於2022年1月4日起實施,但共和黨主政的多個州政府將此事訴諸法院,叫停了該法令。

法國政治學家、蒙田研究所特別顧問多米尼克·莫伊西撰文指出,政治極化加劇或令美國癱瘓,美國民主幾乎已成為“反面教材”。美國喬治敦大學政府事務研究所高級研究員喬舒亞·赫德也認為,無論付諸表決的法案的實際內容是什麼,都會遭到反對,因為“(兩黨中的)一方只是想否認另一方在立法領域取得了勝利”。

專欄評論家亨利·奧爾森在《華盛頓郵報》發表評論文章指出,人們能看到兩黨在明確符合國家利益的事件上無法取得共識,都指責對方故意破壞選舉過程來確保自己掌權,黨爭分子越來越將自己隔絕在“信息氣泡”裏,在那裏他們只能聽見自己一方的言論觀點,還常常是自己一方最極端的觀點。

“否決政治”作繭自縛

“對抗民主”發展到晚期,兩黨之間對抗,政府與國會對抗,地方政府與聯邦政府對抗,導致國家治理機制走向失靈,導致民眾不斷失去對政客、政黨乃至政治體制的信任,導致美國社會困於“否決政治”的繭殼中,喪失革新動能。

數十年來,美國聯邦政府多次因兩黨的聯邦預算之爭關門,克林頓任總統時期,曾創下聯邦政府關閉21天的紀錄。特朗普執政期間,聯邦政府“停擺”時間再創新高,達到35天。數十萬聯邦政府工作人員停薪,數以千計聯邦項目受到影響。雖然兩黨都認為讓政府“停擺”是不負責任的行為,但總是在最後期限到來前才採取挽救措施。拜登政府上台後,情況依舊如此。由於兩黨一直無法就始於10月1日的新財年聯邦預算案達成一致,目前美國國會只能通過短期政府撥款法案暫時維持聯邦政府運轉。

為反對而反對的“否決政治”既是社會撕裂在政治層面的反映,反過來又進一步加劇了社會撕裂,從而在“對抗民主”的體制內形成了一個自我驅動的惡性循環。

如今在美國,“我是美國人”的身份認同,正逐漸被“我是共和黨人”“我是民主黨人”的身份對立所替代。美國埃默裏大學政治學家艾倫·阿布拉莫維茨指出,同上世紀70年代相比,兩黨選民對對方黨派及候選人持更加負面的態度。今年10月,美國智庫皮尤研究中心公佈的一項民調結果顯示,近六成美國受訪者認為,美國民眾不僅在政策領域意見相左,在基本事實方面也難以達成共識。

美國哈佛大學肯尼迪政府學院政治研究所日前發佈的民調結果顯示,不滿30歲的美國年輕人中,大多數人對美國民主的未來感到擔憂,只有7%的人認為美國民主制度“健康”。35%的年輕人認為,自己有生之年會看到美國發生“第二次內戰”。肯尼迪政府學院政治研究所民調事務主管約翰·沃爾普説,這些年輕人將來是美國社會的中堅力量,在他們眼中,華盛頓的政客“更喜歡對抗,而不是妥協”。

對抗性是美式民主難以根治的頑疾,利益爭奪越激烈,這一特徵就越顯著。正如《紙牌屋》中的一句“名言”所説:“政治需要犧牲。當然,是別人的犧牲。”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2450 字。

轉載請註明: 美式民主真相之一:黨爭“紙牌屋”的“對抗民主”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