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你們只知他在長三角創辦百家校企,卻不知他出生的老街已經…

由 勞新忠 發佈於 綜合

胡潤華

説到常樂柳西半街,不得不提“狀元實業家”張謇。

又一次來到撰寫《故鄉別院》的友人家做客,時隔兩年多,江蘇南通常樂鎮變化真大。頤生河兩岸整修一新,河水曲折蜿蜒,一直舒展到有拱廊小橋相連、亭台樓閣錯落有致的柳西半街,兩岸倒影時不時在河水中盪漾。太陽暖暖地照在了身上,照在了常樂座座琉璃瓦耀眼的居家別墅上,照在了以舊復舊的頤生酒廠上。

江蘇省南通市常樂鎮頤生村

柳西半街原是常樂鎮舊時主要的商貿中心,商賈雲集。當年,柳西半街以青石板鋪路,老街兩旁各類商家錯落有致,酒館、茶館、豆腐店、糕點鋪、滷味鋪、雜貨鋪、米行、茶行、布行、酒行等。柳西半街舊時的繁華煙雲,連上海灘也曾聞之。

柳西半街

説到常樂柳西半街,不得不提近代歷史名人張謇。也許往昔歲月的流逝,讓許多人遺忘或是混淆了狀元實業家張謇(jiǎn)與西漢開通絲綢之路的張騫(qiān)

張謇,1853年出生於江蘇省海門市常樂鎮,1869年考中秀才,1885年考中舉人,1894年考中狀元,授翰林院修撰;1904年清廷授其三品官銜;1905年任江蘇教育會長;1909年被推選為江蘇諮議局議長;1911年任江蘇兩淮鹽總理;1912年任南京國民政府實業總長,同年,任北洋政府農商總長兼全國水利總長。

因目睹列強入侵,國事日非,張騫毅然棄官,走上實業教育救國之路。他一生在南通、南京、上海、東台等地創辦了70多家企業、370多所學校,為我國近代民族工業的興起,教育事業的發展做出重大貢獻。

張謇

其中,1905年張謇與馬相伯在上海吳淞創辦的復旦公學,是復旦大學的前身。同年,張謇在通州(今江蘇南通)創立南通博物苑,是中國人自己創辦的第一座公共博物館。

南通博物苑

張謇一直以“柳西謇翁”自居,因為曾在老宅西南營建“柳西草堂”。據説,當年常樂柳西老街有一半的商鋪是張家的,這就是如今“柳西半街”的由來。

柳西半街 胡潤華 攝

今日常樂復修的柳西半街包括“兩河和四街”。青龍河、頤生河“二水繞半街”,它們曾是大生棉、頤生酒的水運航線。

眼前的柳西半街有“四街”,分別為:清末老街復刻主題的“長泰街”,民國風主題的“謇公街”,演藝主題的“嗇翁街”,東方美學主題的“季直街”,這四條街都是以張謇不同時期的稱呼來命名的。

長泰街是東西貫穿的石板街,長泰是張謇的乳名,呼應少年張謇曾在此生活的時光。

長泰街

長泰街的江海風味傳統美食,還融入了海門山歌、梅庵古琴、沈繡、板鷂風箏等多種通海非遺的業態和紡織、竹編、剪紙等老手藝製作場景,復原長樂老街的往昔風貌,傳承常樂人的匠心精神。

謇公街沿着頤生河而建,謇公街河兩岸柳樹依依,街上各種風格迥異茶座隨處可見,展現了民國舊風,風味餐飲讓人唾涎。

謇公街

值得一提的是魁星閣是整個街區的制高點,寓意魁星高照,在過去“一朝及第天下知”的社會中,魁星具有至高無上的地位。

魁星閣

在傳承柳西半街人文景觀的同時,常樂人展望未來,現代流派的張謇主題文化體驗場館,猶如畫龍點睛。張謇文化體驗館建築外觀為古典與時尚的完美藝術結合,內置的影像展示更是運用了VR數字的魔幻。一幅幅柳西半街的往事、謇翁創立民族實業的場景栩栩如生。從大生織造、沈繡刺繡、釀酒製作、南通板鷂風箏,到電話、電報、老郵局49號。

南箏工坊

想起過往常樂人為家鄉發展而奔走四方,其實鄉鎮經濟不僅僅是田間的稻香,更多的是在我們鄉鎮濃縮的人文歷史,被人遺忘的往昔。這麼多千古名流都是從鄉間走向時代的,書寫了華夏千百年來一幕幕絕代風華,眼前柳西半街的鉅變正是當下鄉鎮經濟發展的最好寫照。

柳西半街 胡潤華 攝

回到與友人家一河之隔的張謇頤生酒廠故址,望着以舊復舊的酒廠景貌,一百多年前,謇翁能在貧瘠灘塗之地實業救國、救民,讓人心升敬意。

説到頤生酒廠,不得不提,茅台酒榮獲1915年巴拿馬萬國博覽會金獎的故事流傳甚廣,但很少有人知道,此前的1906年,在意大利米蘭萬國博覽會上,一款來自中國江蘇海門的高粱大麴就獲得了金獎,這是中國酒業的第一枚國際金獎,名字就叫“頤生”。

頤生酒廠

常樂鎮的傳奇故事非常多,人文景觀也舉不勝舉,友人家傳也有許多精彩事。友人舅舅徐思善是海門雜誌的編輯之一,八旬老人是常樂鎮鄉賢,其顏體書法也堪稱一絕。據説,徐家上輩有師恩謇公,且與張謇翁家在頤生村比鄰而居,這些往昔軼事已鮮為人知。

柳西半街 胡潤華 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