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新華網】;
新華社悉尼12月3日電(記者郝亞琳)澳大利亞公共衞生和傳染病學專家日前接受新華社記者採訪時表示,無須對變異新冠病毒奧密克戎毒株過度恐慌。長遠看,要解決全球疫苗分配不公問題,加強國際合作,幫助中低收入國家改善公共衞生條件,以戰勝新冠疫情。
澳大利亞新南威爾士大學全球公共衞生專家安東尼·茲維教授説,由於奧密克戎毒株剛發現不久,病毒學家還在收集和分析相關信息,這需要大量病例,人們從感染、發病到可能的重症或死亡也有一段時間,因此還需一段時間才能有更準確的判斷,好在目前的檢測手段仍能有效檢測出奧密克戎毒株。
茲維説:“我們需要謹慎應對,瞭解風險所在,收集數據,在事實基礎上採取行動,但過度恐慌解決不了問題。”
昆士蘭大學傳染病學和微生物學專家保羅·格里芬認為,全球各國在病例報告、追蹤和基因測序等方面開展了很多合作,有助於掌握更多信息,這也讓有關方面應對新毒株時處在一個有利位置。
據格里芬介紹,目前還難以判斷現有新冠疫苗對奧密克戎毒株是否失效,而且新冠病毒可能還會繼續出現新變異,所以重要的是根據病毒變化對疫苗進行調整。
此外,茲維説:“有很多已知方法在很大程度上對所有變異毒株都適用,比如保持社交距離,做好洗手消毒,戴好口罩,避開人羣密集的地方,特別是通風不好的地方,還有接種疫苗。”
他認為,德爾塔和奧密克戎等毒株的出現,再次突顯中低收入國家公共衞生體系建設有待加強和全球疫苗分配不公問題。國際社會已在疫苗捐贈方面採取了一些行動,與此同時還需解決疫苗分配問題,此前一些發達國家大量“囤積”新冠疫苗的行為就不可取。
格里芬表示,除掌握的疫苗數量以外,還有很多因素會影響疫苗接種率,比如醫療系統的能力、物流等,因此對於疫苗接種落後的國家,要找準阻礙疫苗接種的問題所在,對症下藥。
茲維説,從長遠看,若想戰勝新冠疫情和應對未來可能出現的全球衞生新挑戰,還是要幫助中低收入國家實現可持續發展,讓更多人擺脱貧困,接受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