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帥
日前,北京市地方標準《政務服務綜合窗口人員能力規範》公開徵求意見(以下簡稱《徵求意見稿》),其中的政務服務禁用語引發輿論關注。“我不是説過了嗎”“找領導去,我管不着”“你看不懂漢字嗎!”之類的不文明服務用語將被禁用。
基層服務關涉民生,很多人對政府的直接印象,就來自於這些服務窗口工作人員的言行舉止。良好的服務態度,認真的服務精神,為民服務的宗旨,應當體現在工作人員的一言一行中,越是細節之中,越應該用心做好。
此前,不少網民曾吐槽過一些基層服務人員“臉色差”“脾氣不好”的問題,甚至還有機構搞出“丁義珍式窗口”,讓來辦事的民眾蹲着身子,受着委屈,才能勉強辦完業務。
對於一些令民眾不滿的政務現象,北京市這次的《徵求意見稿》作出了明確的禁止規定。而且,相關規定較為細化,比如明確禁止窗口服務人員出現“工作時間大聲喧譁、嬉鬧,脱崗、離崗、串崗、空崗、扎堆聊天”“與服務對象發生爭吵,出現紛爭時未及時反映”“單手指指人和物,倚靠、抱胸、叉腰、托腮、趴卧以及手勢幅度過大,捋頭髮、玩手指等小動作”等行為。這些規定,讓民眾看到了有關部門改進工作人員作風、提升服務態度的決心。
如何提升基層公務人員的形象,增進民眾與政府之間的互信,是一門學問,值得相關部門與有關人員細細琢磨。首先,就得像這次北京的做法一樣,以規範文件的形式,確定公務人員言行舉止的邊界,真正將為人民服務的宗旨踐行在日常工作的點滴細節中。
再者,窗口服務人員文明程度的提升,其實也是一種專業素養的體現。從專業層面明確行為標準,改進作風,提升服務質量,也是十分必要的。基層窗口的工作人員,與其他各行各業的服務從業者,本質上並無不同。如果把服務對象真誠地當成自己的客户,就不會產生“臉色難看”“説話難聽”之類的事情了。
當然,窗口服務人員也是普通人,也會有日常情緒的變化。但是,從政務標準和服務專業的層面看,不把個人不良情緒宣泄給服務對象,不僅是個人素養的體現,也是職業的基本要求。
在公務人員轉變作風、建設服務型政府的大趨勢下,窗口服務人員更應該拿出精益求精的態度,從一個真心的微笑、一句温暖的祝福語開始,在點滴細節中逐步提升自己的服務態度。各地基層單位也不妨參考這次北京市發佈的《徵求意見稿》,結合本地實際情況,對窗口服務人員提出高要求,進行更深入的專業培訓,讓辦事窗口真正發揮其功效,及時回應民眾的訴求。
來源:中國青年報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