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特封禁特朗普的賬號以及美國網絡巨頭聯合對其噤聲,這對美國造成的衝擊很可能將超過特朗普支持者對國會的入侵。美國對噤聲特朗普的意見分歧遠大於國會被佔領事件,這種分歧將會讓美國社會的撕裂更加深刻,導致更多仇恨和困惑。
對特朗普消音,這違反了言論自由原則嗎?無論美國憲法第一修正案的原文是什麼,特朗普在社交平台上説不了話了,失去了普通美國公民的這一權利,這當然違反了美國政治精英們通常主張的言論自由原則。“我反對你的觀點,但我誓死捍衞你説話的權利。”這就是“美國燈塔”通常照給世界其他地方的“言論自由之光”。
事實上,言論自由的政治含義一直被美國和西方的語境掩蓋了,那就是言論自由的確存在政治和道德邊界,對特朗普的噤聲讓這一含義在美國浮上水面。
有人説,社會輿論平台對總統噤聲,這恰恰展現了美國的民主,是那個社會真正有自由的寫照。這種辯白很無力。特朗普是虎落平陽的美國總統,已在美國的體制中眾叛親離。他在權力巔峯時説的出格話多得很,但沒有事,他現在失勢了,美國幾個網絡平台同時對其“鎮壓”,這才是對其消音的真實政治情境。
言論自由除了是權利,它還在政治鬥爭中被剪裁成為旗幟,説到底,言論自由的邊界和言論自由本身都是由強大和勝利的一方定義的,特朗普輸了,卻想頑抗,他因此被親民主黨的幾大網絡平台驅逐到言論自由的邊界之外。
如果特朗普仍不服輸,並擁有足夠多的支持者,他們就會進一步發起對美國輿論秩序的挑戰,事情發酵下去,就將成為美國意識形態領域的“南北戰爭”。
美國以民主和法治社會展示於世界,但近來的事態充分顯示,它是一個赤裸裸由政治主導的社會。美國意識形態真正呼應的是政治鬥爭,言論自由的規則也必須在政治鬥爭中經受洗禮。
美國選舉結束了,不僅共和黨要按照美國的規則認輸,特朗普和他的鐵桿支持者也要認輸。特朗普的社交媒體賬號積蓄了巨大政治能量,他拒絕承認失敗的態度已經構成美國製度的後患,封他的號就是一種整肅。言論自由作為美國的政治資源,不會被允許用來反對美國的體制和體制中的勝利者,所以特朗普個人的言論自由被無情剝奪。
美國近日陷入嚴重混亂,不同勢力廝打之中露出了國家體系的很多馬腳和真相。它圍繞民主、自由、人權的幾乎所有高大上原則都在國內政治的緊迫事項中打了折扣,美國體制的臉面被放到了一邊。
按説這一切很不利於華盛頓今後繼續以“民主燈塔”自居,對外裝腔作勢,但不要以為他們真會從此改弦更張。他們一定會繼續舊的把戲。
美國搞霸權主義那一套靠的是力量優勢,只要它的力量仍是最強的,它就會在國際上繼續把自己利益作為正義座標的原點,組織一輪又一輪的對外意識形態攻擊。華盛頓將用這些攻擊覆蓋美國的各種理虧,彷彿它們不存在一樣。
比如,可以預見,華盛頓還會為香港發生的暴力活動貼“民主運動”標籤,他們不會因為指責衝擊國會者為“暴徒”並與此構成雙重標準而羞愧。同樣他們會繼續給中國等扣“壓制言論自由”的帽子,不會因為特朗普被噤聲而感到這樣做有任何不適。
然而最近兩年世界發生了很多事情,美國遭受了來自自然界和內部的諸多衝擊,人類目睹了這一切,觸動是巨大的,影響是深遠的。假裝什麼都沒有發生,寄希望於不公平、不合理的東西可以永遠存在下去,那是自欺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