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再訪涼山越西“春運母親”:不知道自己感動了中國

由 宮繼梅 發佈於 綜合

陽糯雪山下,蜂子巖在最後的冬日夕陽下閃着金光。

瓦巖鄉桃園村,這是巴木玉布木最熟悉的家的地址,2月2日,正是距離撤鄉並鎮掛牌還有兩天的時間,掛牌後就叫板橋鎮了。

2010年春運,一張照片火遍了全國:南昌火車站,一位年輕母親被超大的行囊壓彎了身軀,她手裏的雙肩揹包眼看拖地,但攬在右臂中的嬰孩整潔而温暖。

時隔11年,這張照片再次火遍網絡,圖中的主人翁叫巴木玉布木,今年32歲,是四川省涼山州越西縣瓦巖鄉桃園村的一名彝族婦女。

越西地處四川省西南部、涼山彝族自治州北部,漢武帝元鼎6年(公元前111年)設置越嶲郡,至今有2000多年建制歷史,為南方絲綢之路“零關古道”要塞,古稱“越嶲”。

▲越西縣瓦巖鄉桃園村航拍 王雲 攝

越西縣桃園村

此刻遠在福建打工的她為何如此牽掛

桃園村第一書記劉劍迎在村頭,帶着記者來到巴木玉布木的家。

這是一棟粉着白牆的磚房。冬日暖陽下,巴木玉布木13歲的大女兒巫其拉布木正帶着弟弟妹妹在門前小院玩耍,歡樂的笑聲極具感染力。

▲巴木玉布木的大女兒巫其拉布木帶着弟弟妹妹正在玩耍。王雲 攝

屋內的客廳寬敞明亮,三個卧室乾淨整潔,地面都貼了瓷磚。巫其拉布木説,媽媽昨天剛到了福建省,和爸爸一起在福建務工,養殖海產品。

“巴木玉布木家是2014年建檔立卡的貧困户,到去年,她們家實現農業收入7萬元,務工收入3萬元,年收入達到了10萬元,已經於去年脱貧了。”劉劍説。

26歲的村民阿布五來家的房子距離巴木玉布木家僅僅20多米遠,他説,2019年過完彝族年,曾和巴木玉布木一起去深圳的一家電子廠打工,當時包吃包住,每月3500-4000元收入。村裏的夥伴們很多都是在農閒時出去務工,深圳、山東、河南、福建等地都有。在阿布五來眼裏,巴木玉布木是個閒不住,很勤快的人。

巴木玉布木的大女兒巫其拉布木説,前些年,爸爸媽媽在家裏種烤煙,後來,為了改善家裏的經濟條件,爸爸媽媽到深圳、福建等地打工,每年11月的彝族年才回家,春節期間是不回家。

▲巫其拉布木

▲巫其拉布木和妹妹王雪醫

巫其拉布木和弟弟妹妹都在外公外婆所在的新民鎮上學,巫其拉布木在新民中學讀初一,妹妹王雪醫在新民鎮小學讀一年級,弟弟巫其布吉在新培幼兒園接受學前教育,最小的妹妹王雪琦也快上幼兒園了。

“我是我們班的班長,還是勞動委員喲。”見到記者採訪,活潑的王雪醫笑着説,她上學期的成績不錯,平均都是90分以上。

“爸爸媽媽在外打工期間,很少在我們面前説工作,我和弟弟妹妹平時住在外婆家。”巫其拉布木介紹,雖然平時爸爸媽媽很忙,但是經常和她們打電話或視頻通話。

一直到前幾天,小姨將報道媽媽的新聞發給巫其拉布木説,她才知道媽媽在網絡上出名了。“看到照片後有點心酸,媽媽這麼辛苦,我覺得更應該在家裏照看好弟弟妹妹。”

曾經,巴木玉布木所在的桃園村,以種植玉米、蕎麥和土豆為主。10餘年前開始,村裏開始推廣發展烤煙種植,逐步成了全村經濟的支柱產業。

目前,村裏八成以上的土地都種上了烤煙,去年的產值達到了六七百萬元,農户多則年收入十多萬元,少則收入幾萬元,不少村民靠着烤煙種植走上了脱貧致富路。

駐村第一書記劉劍介紹,巴木玉布木家2014年錄入為建檔立卡貧困户,被列為幫扶對象。在幫扶幹部的幫助及她自身努力下,她家的土地全部發展成了烤煙,家中經濟條件逐步改善。

劉劍介紹,近年來,在國家脱貧攻堅政策幫助下,桃園村村民的住房條件得到了全面改善,通村道路全部硬化,水、電全部達標,村民們勤勞肯幹,日子越過越好了。

“叔叔,我帶你去看我們的學校吧。”7歲的王雪醫開心地換上紅藍相間的校服,還特意戴上口罩,説,“進學校必須要戴口罩的。”

距離桃園村7公里左右的新民鎮是巴木玉布木的父親家,父親巴木阿比今年53歲,2016年修起了兩層小洋樓,家裏種植烤煙18畝。見到記者來,巴木阿比熱情地把記者往家裏讓,“現在年紀大了,就在家裏務農,帶孫孫。”巴木阿比樂呵呵地説。

距離巴木阿比家20米就是新培幼兒園。小孫子巫其布吉在這裏上幼兒園很方便。

王雪醫就讀的新民小學就在鎮上,距離家步行不到10分鐘。

寬敞的學校操場邊矗立着四棟教學樓,“這就是我的學校。”王雪醫自豪地説,“大人們都説我們的學校和姐姐讀書的中學是我們這裏修得最漂亮的建築。”

繁忙的成昆線上,越西普雄火車站旅客熙來攘往,和巴木玉布木一樣的越西彝族老鄉外出務工大多是從這裏出行踏上打工之路,又從這裏返鄉。

“截至2020年12月,全縣累計轉移輸出農民工9.72萬人,其中建檔立卡貧困户25272人,實現勞務經濟收入12.725億元。”越西縣委常委、縣政府常務副縣長嚴內明是桃園村的包村領導,他介紹説。越西縣於2020年脱貧摘帽,全縣有各級各類義務教育學校92所。

相隔千里的驚喜對話

巴木玉布木:借錢也要供娃娃讀書

2月3日中午,川觀新聞特派記者趕到福建省寧德市霞浦縣溪南鎮,在台江碼頭工地宿舍找到了巴木玉布木。

此刻,巴木玉布木夫妻倆和工友們在吃午飯,她也正好在和家裏人視頻連線通話。令人欣喜的是,視頻電話那頭,巴木玉布木的家鄉涼山州越西縣瓦巖鄉桃園村,川觀新聞後方記者正好在她的家。

“春運母親”和家人,記者和記者,展開了一場相隔千里的驚喜對話。

2月3日15時33分,福建省寧德市霞浦縣溪南鎮台江碼頭,室外氣温15℃。

巴木玉布木和丈夫巫其石且,穿着雨靴,戴着手套,將一個個藍色塑料桶從水中提起,打開蓋子,放入飼料,再關上蓋子,放入水中。

温熱的陽光,斜射在用竹竿、塑膠與木材縱橫交錯編織的漁排上,夫妻倆的脖子上,滲出層層汗水。

▲巫其石且和巫其作古是兩兄妹,妹夫吉爾阿木也一起來到霞浦,每天工作完,4人都會在棧道上遛彎,畢竟在水面上生活會持續到今年四月。

比天氣更熱的,是關於他們的一條新聞。

2月2日,《新華每日電訊》刊發報道《11年前那位感動中國的“春運母親”,找到了!》在全網刷屏。來自四川省涼山彝族自治州越西縣瓦巖鄉桃園村的建卡户巴木玉布木,正是其中的主人公“春運母親”。

新的春運大幕已經開啓,巴木玉布木再次踏上了旅途,新的春運故事開始上演。記者趕赴福建,一路追尋。

▲巴木玉布木今天搬海蔘籠時把手給扭了,巫其作古用消炎凝膠為其消腫

前後追尋:昨天開始不斷接到陌生人電話,不知道自己“感動了中國”

“你們是咋個找到我們的喲!”拍拍身上的泥土,巴木玉布木又露出既熟悉又燦爛的笑容。

當我們告訴她,“現在全中國都認識你這位春運母親了”,她透露出複雜的眼神,驚訝、害羞又略帶迷茫。

十幾天前的一箇中午,正在深圳一家電子廠上班的巴木玉布木,突然接到鄉上幹部打來的電話,“在哪裏?外面來了兩個人要找你,幾號能回來?”當天晚上,女兒也在電話中問她何時歸家。

“直到現在,我也不清楚發了什麼事。”當時,電子廠的工資還沒發,老闆就從她的工資里扣了費用,工友幫她買了到西昌的機票。第二天,她就坐飛機回到了老家。

初見照片作者,巴木玉布木絲毫沒有印象。當他們拿出這張揹着行囊的照片後,她才依稀想起來。“已經記不清是哪一年拍的了,太久了。”

▲上午是巴木玉布木他們最忙的時候

大約2月2日中午開始,每隔兩三分鐘就有陌生電話給巴木玉布木夫妻倆打電話。“一聽,都是採訪我們的。還有很多人加我們微信,喊我們錄視頻,開抖音。我不知道什麼是抖音。”巴木玉布木説。

“我那個包看着這麼大,實際上很輕的,裏面都是些衣服、被子、毛毯。”她不好意思地笑了。

這時,坐在屋裏的丈夫卻説了反話,“起碼有五六十斤喲!那個時候你還年輕,感受不到這麼累,現在再背這麼多肯定都背不起了。”

“現在全國人民都叫你'春運母親',你怎麼看?”面對記者,她半帶迷茫地眼神説:“不知道。也不知道為什麼這麼多人給我打電話。”

不過,在每一次接到陌生電話後,巴木玉布木都禮貌地接聽並回答對方的提問,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

由於對普通話還不完全熟悉,她有時候沒聽懂對方説什麼,就把電話遞給丈夫。巫其石且也同樣禮貌地接聽、回答。

輕重包袱:這些年,行囊中大件物品越來越少,但肩上的擔子也越來越重

2月2日中午,川觀新聞記者抵達涼山,希望找到巴木玉布木,結果撲了個空。

她早已踏上前往福建的新春運旅途。

幾天前,巫其石且已經和越西縣板橋鄉瑤村村民吉爾阿木一起,結束江蘇無錫的工作,輾轉枱江碼頭打工。“每天,我們把海帶、泥巴、飼料攪拌好,第二天上午再把這些飼料餵給海蔘。”

▲巫其石且(左)和吉爾阿木是體力活的搭檔,每天下午都要準備好第二天餵養海蔘的飼料

海浪翻滾,漁排浮動。如此帶來的眩暈,巴木玉布木早已適應。累了,就到漁排旁的一座木製的藍色小屋裏休息會兒,喝口水。這個擁有一間餐(客)廳,4間卧室、一個廚房的小屋,就是他們的宿舍。

其中兩間是巫其石且夫妻和吉爾阿木夫妻住,一間老闆曾先生住,還有一間用來儲物,堆放着用不完的被子、毛毯。

宿舍牆上,掛着4個透明塑料袋,裏面裝着巴木玉布木從老家帶來的臘肉和幹酸菜。和11年前那次春運的包袱相比,巴木玉布木這次的包袱輕了許多,只有幾件衣服和一些生活用品。

“以前窮,東西少。出門回家都是大包小包,還提幾個桶,裏面裝的都是土豆、苞谷,怕不夠吃。一牀被子用幾年,到哪裏都帶上,直到爛到不能再爛了才扔掉。”巴木玉布木説。現在呢,不缺這些。全國各地奔走,換個地方打工,被子這些大件物品,要麼就地賣了,要麼送給工友。

有形的包袱輕了,無形的包袱或許在加重。巫其石且坦言,現在的生活壓力更大了。

自從11年前歸家後,很長一段時間裏,夫妻倆都長期在家照顧小孩,陸續種了22畝烤煙。

大約在4年前,眼看地裏的大片烤煙即將收穫,卻未料一場突如其來的大雨,沖毀掉了其中14畝。“一片葉子都沒找到,土地變石頭溝溝,我哭,老婆也哭。”

加上幾個孩子陸續出生、長大,老人勞動力漸漸減弱,為了支撐這個家庭,近些年,夫妻倆又斷斷續續往外面跑,打零工。

多寡滋味:從水煮土豆到豆芽炒臘肉,穿上小白鞋她把頭靠在丈夫肩上

12時許,忙完上午的工作後,坐在竹筏上清洗完水靴,吉爾阿木的妻子巫其作古,又仔細洗了雙手,切了一大塊臘肉,走進廚房,切菜、點火、熱鍋、燒油。巴木玉布木在一旁打下手。

半個多小時,一電飯煲香噴噴的米飯、兩碗豆芽炒臘肉、一缽煮臘肉、一碗酸菜湯,端上餐桌。細細品嚐,味道不輸小飯館。

在巴木玉布木印象中,過去在老家煮飯,基本是煮一鍋水,然後幾個土豆往裏一放,加點鹽就出鍋,什麼味道不是重點,重點是吃不吃得飽。

▲巫其石且説餵養海蔘的飼料主要是海帶邊角和灘塗上的淤泥,通過攪拌,就是上好的飼料

不斷折返在大小城市之間,巴木玉布木的嘴變“刁”了,炒菜首先要追求口感。記者看到,廚房裏,醬油、味精、醋等調料擺了大半個案板。

調劑生活的多彩滋味,還有小屋中最常見的東西——洗漱和化妝用品。

客廳一張靠牆的放桌上,擺放了4瓶洗髮露和一瓶沐浴露。還搭了一個小小的梳妝枱,台上掛着鏡子,擺滿外語標識的潔面乳、精華水、活力乳和香皂。

一説話,巴木玉布木露出一排潔白的牙齒。“以前小時候我們是不刷牙的,到外頭打工才開始刷的。”久而久之,打扮自己成了一種習慣。

巴木玉布木進屋關門,脱下沾滿泥土的水靴、衣褲,換上一身淡紫色絨衣、長褲,穿上一雙小白鞋,感覺年輕了好幾歲。

“都是他給我買的。”説話間,她把頭,温柔地靠在了丈夫的肩上。

新舊希望:出去打工是無奈也是最好的選擇,借錢也要供娃娃讀書

正吃飯時,巴木玉布木的電話響了。

“媽媽!”原來是大女兒巫其拉布木,打來了微信視頻。

“吃飯沒有?”巴木玉布木的嗓門兒明顯提高了。

對於長年累月在外奔波,巴木玉布木的心頭,總有一絲愧疚。“不出來打工,沒錢供養小孩。出來打工,又沒時間照顧他們、教育他們。”在她看來,出去打工是無奈也是最好的選擇。

北京、上海、廣東、深圳、天津、江蘇、湖南、福建……這些年,夫妻倆把全中國跑了個一大半。鋼筋工、水泥工、搬磚工……體力活兒也幹了一大半。

如今,在台江碼頭養海蔘,除去生活費,夫妻倆每月能掙六七千元左右。“省吃儉用,我們還能多存點。”巴木玉布木説。

目前,由於巫其石且的父母年事已高、體弱多病,4個小孩現在都交給巴木玉布木的父親照顧,其中3個在讀書,最小的一個在家。

為了儘量多掙錢,他們儘可能少回家。去年,夫妻倆都只在6月外面沒找到工作時候,以及11月過彝族年之前,回過老家。

“我們兩個都不識字。”巫其石且説,即使他們在家的時間長一些,也不知道怎麼教育孩子,“現在進了學校,一切就交給老師,我們相信老師!”

夫妻倆説,過去,他們的希望很簡單,就是怎麼多掙點錢,把肚子吃飽。如今,他們有了新希望,就是如何把幾個孩子養大、養好,特別是支持他們多讀書,“借錢也要供娃娃讀書!”

不識字的夫妻倆,嚐遍沒文化的虧,幹最累的活兒,拿最低的工資。

台江碼頭的老闆鄭先生,還告訴他們一個不太好的消息:養海蔘一般只在每年12月至次年4月。因為5月以後,海水水温逐漸升高,就不能再養了,活兒就幹完了。

下一站到哪裏去,目前夫妻倆心中都沒個底。

“先不去想那些!”巫其石且安慰妻子,“我們打了這麼多年工,有那麼多朋友,到時候自然有工作。”

“嗯。”

連線“春運母親”作者

“拍照片時,手裏拿的是一個壞鏡頭”

2月3日,川觀新聞記者獨家採訪了“春運母親”照片作者,新華社記者周科。

▲1月21日,新華社記者周科(左)和巴木玉布木的合影。李思佳攝

拍這張照片時,周科手裏拿的是一個經常脱焦的壞鏡頭

川觀新聞記者:想請您詳細談談,當時為何要拍這麼一張照片?

周科:2010年春運,是我參加工作的第二年。第一年的時候我也拍過春運,但稿件的採用量不好,我就在想能否換一個角度,拍一些有特點的。於是我換下了標準鏡頭,換上長焦鏡頭,但那是一個壞鏡頭(笑)。

川觀新聞記者:一個壞鏡頭?

周科:對,那個鏡頭時間很長了,老是脱焦,按不準,經常失靈。一脱焦,我就得把鏡頭卸下來,再重新擰上。好巧不巧,拍攝巴木玉布木時,這個壞鏡頭一下就對準了。

川觀新聞記者:當時怎麼發現巴木玉布木的?

周科:我當時往南昌火車站東廣場走,正好她(巴木玉布木)往進站口走。車站人不多,她的包很大很顯眼,距離我二三十米的時候,我蹲下來趕緊連按快門。後來其他記者也發現她了,圍着她拍,她顯着有點靦腆害羞。我上前問她是否需要幫助,她説不用,然後搖搖晃晃地進站了。

為找到“春運母親”,周科每次到基層採訪都要拿出照片給人看

川觀新聞記者:為什麼一定要找到這位“春運母親”?

周科:當時她急着趕火車,我急着回去發稿,彼此沒有進一步溝通。但拍攝她的那一剎那,我其實是想起了自己的母親。我高中時不愛學習,為了讓我念書,母親也是把書本、被子、水桶等捆成一大包,送我去上學。我從這位“春運母親”的照片中,看到了我母親的影子。

再一個是心存感激。照片刊發後,被數百家網站和報紙選用。2011年,這張照片還獲得年度中國新聞攝影日常生活類金獎和第21屆中國新聞獎。對於一個剛入職兩三年的職場小白,這份沉甸甸的榮譽給了我很大的信心,所以我想找到她當面感謝,同時也想以哪種方式資助她懷裏的孩子。

川觀新聞記者:11年間,你都通過哪些渠道尋找這位母親?

周科:這些年,我只要去到基層採訪,都拿出手機給對方看照片。貴州、廣西打工的人比較多嘛,也請新華社的同事幫忙打聽。另外,就是在網上發佈信息,媒體頁面、尋人網站頁面等,看網友能否提供有效信息。

這些年,一直有信息綜合過來,有説“春運母親”是浙江的,有説是安徽的,後來才鎖定涼山州越西縣。

川觀新聞記者:又是怎麼找到她家所在的瓦巖鄉桃園村?

周科:我們確定越西縣以後,就跟當地聯繫,但是不知道她是桃園村的,也是找扶貧幹部一個個村打聽,最終確定是這裏。後來採訪中我才知道,巴木玉布木的女兒和侄女早就給她看過這張圖片了。

已經與“春運母親”約好了,跟拍她一輩子

川觀新聞記者:之前到過大涼山嗎?

周科:2018年的時候來過,拍攝佛山和涼山的東西部扶貧協作,當時去了昭覺、越西等地。

川觀新聞記者:這次再來,涼山脱貧攻堅成效哪些給您留下深刻印象?

周科:我印象中,2018年的時候,不少人還住在土坯房裏。路也很不好走,有的路坑坑窪窪的,開車也是搖搖晃晃,有時候還要下來走路。

這次再來,每家每户通了路,而且修得很好。人的精神狀態也不錯,都住進了鋼筋水泥的房子,再也不是土坯房,家家户户掛着臘肉香腸。

川觀新聞記者:未來還有沒有再來涼山的打算?

周科:以後肯定還會來的。我已經跟巴木玉布木約好了,要跟拍她一輩子。

來源:四川在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