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產DCT,能不能突破“黑匣子”?丨C次元
我們都知道,中國汽車市場上,自動變速箱是有兩條路線,一個是AT,一個是DCT,就是所謂的雙離合。在AT領域,是受愛信、採埃孚等國際巨頭把控。而國產零部件供應商,則在DCT領域,慢慢創出了一條創新之路。
不過,很長時間以來,我們依舊有個疑問,DCT的核心模塊技術,還是掌握在像格特拉克、博格華納等巨頭的手裏,國內的這些零部件企業,究竟是不是受制於人呢?
對於這個問題,記者前些日子有機會採訪中國長安旗下青山工業公司,獲得了一些認知,在這個領域,實際情況比我們認為的要樂觀。
突破“黑匣子”
事實上,從2010年大眾首次將DQ200型DCT在國內投產並以DSG之名推廣,將DCT成功貼上了“高科技、省油、換擋速度快”的標籤後,國內慢慢接受了DCT。而國內自主研發DCT,也比AT之路要順暢很多。
長安汽車用的是青山工業的DCT。長城汽車也自產7DCT和9DCT。此外,按照中機中心數據,2018年,上汽乘用車DCT配套率為48%,吉利為21%,奇瑞汽車為19%。根據相關數據預測數據,2024年中國DCT銷量預計達到930萬套,年複合增長率為10.8%,2024年DCT在國內自動變速箱市場佔比將從現在的不到25%增至30%以上。顯然,DCT的後勁十足。
DCT是在MT基礎上開發的,而自主MT產業基礎較為牢固,擁有成熟的技術儲備和完善的供應能力。中國汽車工業諮詢委員會主任安慶衡曾説過,DCT的核心在於雙離合器和液壓控制模塊,近年來自主企業同博格華納、格特拉克的戰略合作,技術瓶頸已經有所緩解。
而在與外資巨頭合資合作中,自主DCT已經取得階段性進展。國內像東風集團、長安汽車、奇瑞汽車同格特拉克合作,一汽集團、江淮汽車同博格華納共同研發7DCT和6DCT。
青山工業公司的銷售總經理周偉先生告訴記者,實際上,在DCT領域,青山公司已經突破了“黑匣子”。周偉介紹,從7DCT的核心模塊上面來講,青山有博格華納的,也有自己研發的。“其實叫核心模塊,但是從這個技術和製造上面來説,已經沒有什麼所謂只有合資才好,自己搭載的就不行,沒有這個説法。”
準確來講,早期的時候是由博格華納來製造,青山進行匹配和應用,“但是產品成熟之後,我必須要去對這一核心模塊,包括液壓模塊式換擋,包括雙離合器,我要把他所有的技術翻個底朝天,都要自己掌握,並且要保持一定的產能。我不能説對這個東西不瞭解,就像別人來講是黑匣子件,對吧?”
也就是説,從技術層面來講,這些核心模塊,主要的零部件,博格華納能夠掌握多少深度青山就要掌握多少,要做到沒有“黑匣子件”。“並且我能夠對它進行設計,進行全新模塊的設計開發,包括裏面傳感器的電磁閥的一些選型應用。”
“我敢用那證明我懂”
技術掌握了,是不是就要求對方走了,然後一點兒業務沒有?周偉表示,不會的。只是,“我要讓你知道青山對這個東西十分了解,不見得懂得比你少,然後自己也能做,達到這個目的就可以了。”從技術上面來講,就是已經完完全全地掌握了。
而且,雙離合器和液壓模塊,“不是説用了自己的就是要比別家的要差,其實反而不同,只有當你自己的核心研發能力達到一定高度了之後,你才敢用自己的,沒有用自己的是因為他不敢,他對這個東西不瞭解。比如説裏面的電磁閥的匹配,電磁閥的設計,整個箱體內閥體的流道的設計,如果你不懂,你沒有掌握這個技能,你才不敢用自己的。”
“我敢用那證明我懂。”這句話説出了自主品牌的豪邁,聽着很爽。“博格華納知道多少,我絕對不比他知道的更少,比如在這個總成上面匹配,你要做哪些適應性的調整,怎麼調,成本要做到多少,如果沒有這個Know how的話,那他説對不起,我就只能是這個樣子,然後你要用就用,不用拉倒,那我找誰去,對吧?”
不是説國外的就最好,然後是因為要節約成本才用國產。“如果節約成本,如果自己的不好,誰敢用?誰敢為了一個便宜三五百塊的變速箱,然後砸了整車招牌?沒有誰敢這樣乾的,不會的。”同樣的道理,只有掌握了技術才敢把自己的東西推向市場。因為現在國內的用户是很挑剔的,冒不起這個風險。
從用户心理來講,一輛售價6萬元的車,用户的期望值是不一樣的,也許能開沒有大毛病就可以了。但是,“售價達到8~10萬元或者以上的車,開這輛車的用户應該已經有了更高的見識,你説對吧?可能人家開過30萬、40萬的車,他會用他的感受來對比,你也要達到這樣的水平,就是這樣的。”
那麼,青山為什麼不做AT呢?周偉道出一番實情,“説實話,這一塊的投入還是很大。作為我們這樣的企業,就在一個技術路線上面把它做精做專,如果去做AT,AT也有它的核心技術要去掌握,這個也是有時間的。如果同時雙線作戰的話,這個投資太大,關鍵時間成本太高。”
從趨勢判斷,周偉覺得DCT更符合中國的國情。為什麼呢?
第一,首先要拋開一個觀念,就是雙離合它不耐用。實際上就拿大眾來説,DSG耐不耐用啊?並不是説它不耐用;第二,DCT的傳動效率是很高的,符合中國越來越嚴苛的油耗和排放法規的要求;第三DCT的產業鏈是完整的,裏面的零件,殼體、軸承不用講了,就是雙離合器和液壓控制模塊,都有像青山這樣把它給解析和掌握了,包括所有的控制策略、安全策略,青山都進行了自主開發,也就是,沒有黑匣子件。
反觀AT,目前國內的幾個自主品牌的AT表現,實際應用效果還是會離整車廠的要求有一定距離,所以國內AT之路還需要漫長的探索。
不過,除了青山工業,像太平洋精鍛、天海傳動、金潤傳動、上海立峯、華粵傳動等自動變速箱核心零部件企業,在超精密零部件和電控單元領域已具備與客户同步開發設計的能力,也有了長足的進步。而通過國產品牌的努力,中國汽車產業才能從技術壟斷的陰影中走出。我們期待更多的技術突破。
文/王小西
---------------------------------------------------------------------------
【微信搜索“汽車公社”、“一句話點評”關注微信公眾號,或登錄《每日汽車》新聞網瞭解更多行業資訊。】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