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悟道休言天命,修行勿取真經.一悲一喜一枯榮,哪個前生註定"。在現實生活中人們總是會提到修行,其實對於普通人而言活着就是一種修行。
顧名思義,修行就是修正,修養自己的行為。沒有高深的佛學境地,修行就是簡單的控制自己的念頭。把不好的想法強制轉換為好的想法,若是再進一步那就是放下。放下一切,連"放下"的念頭都放下,自可斬斷煩惱絲。
"一千個人的眼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對於修行的定義每個人也都有不同的認知。比如南懷瑾先生,他對修行就有着自己獨到的見解。早年間他不諳學術,對私塾里老師教授的內容很不感興趣,卻又偏偏喜歡武術。
後來南懷瑾去往浙江國術館習武,並從這裏進入浙江藝術學院。所謂術業有專攻,有些人天生就不是上學的料子。因為武術很出色,1937年南懷瑾被中央軍校特別錄取,此後就一直在巴蜀生活。
在那裏他認識了袁煥仙又結識了虛雲老和尚,此後一直潛心鑽研佛法。1943年他覺得自己不該再受凡間世事,當遵從內心的本意一心禮佛,所以辭去了所有的官職,在維摩精舍中修道參禪,對佛法的認知變得愈發清晰。
奈何佛法無邊,他只能日復一日的修行來提高自己的修為,還總是閉關苦行。1945年南懷瑾在峨眉山修行之際,接到有人慾加害之密報匆匆前往成都,並在五通橋了卻了閉關三年的願望。
有時候人如果開竅了,什麼都能豁然開朗。他一下子發現儒家,道家還有佛家,有很大的相同之處。因此到了台灣以後,南懷瑾在宣揚佛法的同時又弘揚中國傳統文化。
誰也不會想到這樣一位小學生,有朝一日竟能出書還能成為大學教授。作為一位集大成的修道者,他對世人的修行之路有着很多的啓迪。
南懷瑾曾説:"在剛開始接觸修行之時,他也沒有辦法集中注意力,與我們尋常人無異,修行多了難免會覺得乏味"。
這是很多修行之人無法堅持走下去的主要原因,南懷瑾告誡世人:"一定要堅持下去,將修行看成是日常的生活習慣,久而久之就會產生條件反射。再過一段時間,會發現自己的心智也會發生變化,別擔心這不是"走火入魔"。
修行的過程中,除了心理上會與常人不同以外身體也會出現明顯的變化。那麼身體會如何呢?又該怎樣從容應對?
南懷瑾作為一個過來人,他對後來的修行者有着很多忠告。南懷瑾用自己的親身經歷,來避免世人少走彎路。修行的過程中身心都會發生變化,有的人會感到恐懼就放棄了修行,覺得自己是誤入歧途。
這種情況南懷瑾也曾遇到過他在書中寫道:"修行到一定階段,身體會有些變化,但是別害怕。修行時身體是巋然不動的,但是很容易會澀觸。那時身體很是僵硬,想把手拿開,拿不開;想把腳移走;移不走。
就連一張薄薄的紙巾,都拿不住。這種姿態我不害怕,因為我知道這是要成了。這是心境專一,觀想凝定的結果。"
南懷瑾先生可謂是言傳身教,他儘自己的所能解開世人修行中的疑惑,勸誡眾人千萬不能因為一些東西就輕言放棄。
修行的真諦就是體驗生與死的辯證關係,南懷瑾希望世人能想他一樣把生死看淡,為了尋求真理不惜犧牲性命。
南懷瑾説:"若要人不死,必須死個人。我這個凡夫俗子,為了成仙成道隨時準備殉道"。所以為了追求真理他並不畏懼身體產生的任何變化,即使當時不知道身體變得僵硬有無危險,他也不會輕言放棄。
而後又在參悟以後,告訴世人可以放心大膽想修,千萬不要為一些事情所嚇住。
其實像南懷瑾這樣的高僧大德早就將生死看淡了,他不去追求永生只希望可以明白生命的意義。
這正是修行的難能可貴之處,只有達到了那個境界,才能真的明白南懷瑾那番話的苦心。那麼,他究竟想給世人怎樣的啓示?他又是如何做的呢?
孔子云:"朝聞道,夕死可矣"。在他們這種層次的人眼中,人活着的意義和修行的意義就是尋找真理。
南懷瑾在他的書裏寫道"道家講求的是氣脈變通,這和佛法中的修行是相通的。除了真實感官上的覺知以外,改變自己的氣脈以此變成一個全新的自己,這就是修行的過程。"
所以説,修行時身體上所產生的那些變化就是氣脈在變化而已,那是最接近修行成功的時刻。
在那時若選擇了放棄,就是前功盡棄。只有孜孜不倦的努力和不畏懼一切困難,才算是真正的修行。
肉體發生變化才能與那高尚的靈魂相契合,才能實現真正的修行。如果它一成不變,那麼終將會成為肉體的累贅。
等到修行達到一定的境界,就會坦然面對生死,覺得死並不可怕。即使是前方生死未卜,迷途未知,也會欣然前往。
南懷瑾已然得到,他的言行正是得道者的做派。萬物相同,悲傷和喜悦相同,舒適和痛苦相同,若是能夠真真切切地察覺到這些,也算是修為到了一定的程度。其實生活中又有多少人能達到南懷瑾先生所説的修為之境界,平生能夠修心,修性,多做善事不做壞事,那就算是最大的修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