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帶着日曆逛長廊” 揭開彩畫的秘密

由 郎文芬 發佈於 綜合

頤和園長廊上的彩畫久負盛名,吸引着來自全國各地的遊客。但它也給人們留下了種種疑問:這些彩畫講的都是故事,當初是誰畫的?這些畫為何有的保護完整,有的卻色彩盡失,難以辨認?

11月10日、11日,北京青年報“後台”文化直播開啓文旅雲遊活動“帶着日曆逛長廊”,與文物出版社、頤和園一道,揭開長廊彩畫的秘密。

頤和園副園長秦雷、研究室主任趙曉燕、曾獲全國科普大獎賽冠軍的講解員舒乃光、研究室工程師張鵬飛、設計室工程師胡春偉、遺產監測中心工程師閆曉雨、園林古建專家楊寶生和文物出版社編輯馮冬梅作為嘉賓參與了此次活動。

彩畫也有“連續劇”

頤和園長廊始建於清代乾隆十五年,即1750年,1860年被英法聯軍焚燬後,於1888年重新建造。

長廊東起邀月門,西至石丈亭,中間穿過排雲門,全長728米。長廊廊間的每根枋樑上都繪有彩畫,共14000餘幅,色彩鮮明,富麗堂皇。

此次“帶着日曆逛長廊”,全國科普大賽冠軍、頤和園講解員舒乃光作為嘉賓講解員,就長廊彩畫為“雲中”遊客進行了講解。據他介紹,長廊彩畫裏有300多幅人物故事畫。

舒乃光為大家介紹的長廊第一幅彩畫是“隆中對”:諸葛亮在草廬裏對劉備講三分天下的大事。實際上,《三國演義》是長廊彩畫的一大來源,除了“隆中對”,還有“夜戰馬超”“桃園三結義”“古城會”等。

除了《三國演義》,《水滸傳》《西遊記》《紅樓夢》《岳飛傳》以及各種歷史典故、民間傳説乃至戲曲都是長廊彩畫的素材來源,例如《黛玉焚稿》《鍘美案》等等。

很多人以為長廊的每個彩畫都是一個單獨的故事,但實際上彩畫的素材也有重複,甚至是上下集,連續劇。舒乃光就引導觀眾看到了兩幅彩畫,講的都是傳統戲曲《打漁殺家》的故事,第一幅是“打漁”,即蕭恩(阮小七)被地主家的教師爺催討漁税銀子,憤而打之;另一幅是“殺家”,描述的是蕭恩與女兒最後把地主一家殺死的情景。

畫師高手暗自比試

在園林古建專家楊寶生看來,長廊彩畫有幾宗“最”。一是畫幅之最,數量大,另外一個“最”就是畫師之最。

楊寶生説,現在人們看到的長廊彩畫是1979年重新繪製的。當時彙集了幾代畫師,其中既有孔令旺、李作賓這樣的大師級的畫師,他們當時已經70多歲了,也有很多已經退休的畫匠,此外還請來了當時北京、天津年富力強的畫師以及工藝美術學院的學生。“當時長廊彩畫彙集京津冀所有的高手”。楊寶生説。

除了上述的“之最”以外,楊寶生説長廊彩畫還佔據了“粉本”之最。所謂粉本也就是畫樣,楊寶生説畫樣除了來自名著、典故以外,還包括了年畫、月份牌、小人書、連環畫冊等。

楊寶生一直在尋找長廊彩畫的“粉本”,但一直找不全。例如“貴妃出浴”的粉本始終難以尋覓。直到最近他在一家店裏看到一把提樑壺,上面的畫片就是長廊的“貴妃出浴”,他才明白當時畫師的參考畫樣來自何處。

據楊寶生介紹,1979年的彩畫是在1959年繪製彩畫的基礎上重新繪製的,但現在還有很多部分保留着1959年時候的狀況。很多畫師兩次繪製都參加了。當時這些畫師各自繪製各自的,相互較勁,暗自比試。

“過去手藝人講究不能丟手藝,不能丟面子。”楊寶生用迎風板上的彩畫來舉例説孔令旺、李作賓兩位大師製作時,“你用這個技術,我就用另外一種技術,各有各的本事,各有各的特點。”

保護彩畫用上高科技

頤和園設計室工程師胡春偉介紹,頤和園採取了許多高科技手段對長廊彩畫進行保護和修復工作,例如高清掃描,同時也對重點彩畫進行保護性臨摹修繕工作。

由於現在的彩畫是上世紀50年代和70年代繪製,跟清代晚期風格有些背離,這就需要他們大量的基層工作人員到現場,反覆對比、驗證,為以後的修繕工作保留一份資料,提供一個客觀的標準。

不過,北京青年報記者發現,在寄瀾亭上有兩幅彩畫,其中東側的“夜戰馬超”完整無缺,但西側的“八仙鎮”彩畫卻褪色嚴重,幾乎看不到畫面內容。兩幅畫的成畫時間幾乎一樣,那麼這是什麼原因造成的呢?

遺產監測中心工程師閆曉雨説,當時大家對此紛紛猜測,有人説是因為經常颳風,風將畫片吹落;有人認為是早晚温差大,一冷一熱,畫片表面會有裂痕,因此逐漸脱落;也有人認為是光的原因,彩畫在室外,日光對它造成影響。到底哪個對呢?

閆曉雨指着寄瀾亭彩畫上的一個儀器説,為了得出答案,他們2014年在長廊上安裝了監測設備,結果發現了寄瀾亭東西兩側在光照方面有着明顯差異,尤其在每年的2月份和11月份,兩邊照度數值相差一倍,所以東側的“夜戰馬超”平安無事,但西側的“三打白骨精”幾乎認不清。此外,閆曉雨説,雖然這兩幅畫在亭子裏,太陽不能直接照射,但對西側彩畫的威脅來自於昆明湖水的反光。

▲揭秘▲

專家把關日曆內容

為了紀念頤和園建成270週年,文物出版社特意出版了《長廊彩畫頤和園日曆》。據文物出版社編輯馮冬梅介紹,這本日曆是該社與頤和園一起策劃的。該日曆由頤和園研究室的專業人員一同編寫,之後又經過了專家把關。該社也安排了實力最強的編校團隊對日曆內容進行審校,確保內容的嚴謹性。

作為長期以文物和文化遺產為主要出版內容的出版社,文物出版社對日曆的色彩把控最為得力。他們邀請了該社經驗最豐富的調色老師為日曆進行調色。在出版當天,編輯團隊親自到百公里開外的印刷廠去把控顏色的調對。

據頤和園研究室主任趙曉燕介紹,《長廊彩畫頤和園日曆》選取了300餘幅長廊彩畫,內容涵蓋長廊彩畫各個方面。它不僅介紹彩畫內容,也介紹彩畫背後的故事和中國古建的相關知識。趙曉燕説,這本日曆的設計也是秉承了頤和園的風格,古色古香,具有中國古典園林的韻味,“希望通過這本書,把頤和園的園林文化帶到千家萬户”。

【來源:青瞳視角】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