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大利米蘭華僑中文學校學生表演的筷子舞。
受訪者供圖
孩子們在澳大利亞新金山中文學校學寫中國字。
王 剛攝
南非華文教育基金會中文學校學生在中國—南非建交二十週年武術節上獲獎。
受訪者供圖
法國辛老師中文課堂學生在進行戲劇表演的場景。
受訪者供圖
在異國他鄉,聽到中國話、看到方塊字,每個中國人都會心生親切温暖的感動、勾起思鄉念家的情愫。語言文字是一個民族最重要的文化載體。近年來,隨着中國的綜合國力和國際影響力不斷提升,世界範圍內掀起“中文熱”。為滿足海外華僑華人子女和當地其他族裔孩子學習中文的需求,在中文教育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海外中文教育機構如雨後春筍般辦起來了。如何讓海外華僑華人子女學好中文?如何讓住在國民眾愛上説中國話、寫方塊字?如何戰勝疫情挑戰,將海外中文教育進行到底?圍繞這些問題,4位海外中文教育從業者和本報分享經驗、暢敍感悟。
意大利米蘭華僑中文學校校長陳小微:
“在比賽中深入理解中華文化”
博大精深、歷久彌新的中華文化,是中華民族由弱向強的不竭動力,是我們凝聚人心的強大力量。在新冠肺炎疫情帶來的嚴峻挑戰中,正是這份不竭的動力,這份強大的力量,讓海外僑胞在抗疫工作中向全世界生動詮釋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最深刻內涵,充分彰顯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義先於利”“以民為本”“兼善天下”的情懷。
2001年,我開始從事海外中文教育工作,創辦了意大利第一所週末全日制中文學校。起初,校名為“米蘭文成同鄉會中文學校”。2005年,學校更名為“米蘭華僑中文學校”。2009年,被中國國務院僑辦授予首批“海外華文教育示範學校”的稱號。當初做教育,就是因為意大利沒有全日制中文學校,很多華僑孩子沒有系統學習中文的地方。我創建這所中文學校,是想讓更多孩子學習中文,學習中華文化,並把優秀的傳統文化繼承下去。
我們學校經常舉辦各種各樣對外開放的比賽,比如中文朗誦比賽、中文歌曲比賽和書法比賽等。在比賽中,孩子們利用學到的知識和技能,互相競賽、活學活用,可以更深入地理解中華文化。前來觀看比賽的當地民眾,也在其中領略到中國文化的韻味。我們也經常專門邀請一些當地友好人士來觀摩比賽,傳播中華文化。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席捲全球。海外中文學校大都轉入線上教學。疫情之下的教學模式帶來了新課題:網絡教學怎樣和課堂教學完美結合?網絡教學在給家長和學生提供更多選擇的同時,也對華文教師提出了更多的業務要求。
如何加強網絡師資培訓、提高教師網課教學技能,成為海外中文學校的當務之急。國內各華教基地院校迅速全面展開各種內容的網上教學和華文師資培訓。除技術性問題之外,其他如教師怎樣在網絡教學中及時發現學生學習中的問題並給予指導;網絡教學時間有限,教師怎樣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學校怎樣進行課堂教學組織管理、實施教學質量監控等問題也得以解決。
目前,“互聯網 華文教育”已是大勢所趨。現在我們所進行的探索和實踐,將促使中文學校教學和管理方法進一步改善。
非洲華文教育基金會主席韓芳:
“外籍人士也希望子女學好中文”
1991年,我到南非落腳。後來,每次當我試圖和兩個兒子用中文交流時,他們都會回覆我:“媽媽,能不能用英語解釋一下?”多次被兒子們用這句話“懟”回來,我才意識到:如何讓孩子學好中文,是海外華僑華人的一大難題!
於是,我在當地為兩個兒子報了中文補習班,每天學習中文1個小時。但是,5年下來,兩個孩子連一份中文報紙都讀不清楚。一氣之下,2005年,我把10歲的大兒子和8歲的小兒子送回中國學中文。孩子年紀小,回國讀書,我也很不捨。但我必須硬下心腸,讓他們回國把中文學好再來南非。
出國之後更愛國。對中國的語言和文化,海外華僑華人心中都有揮之不去的情結。令我備感欣慰的是,回國兩年,兩個兒子的中文水平突飛猛進。只是,兒子回國後,和我的感情日漸疏遠。這讓我非常難過。我決定把孩子們接回身邊,自己辦中文教育。
隨着中國和南非不斷擴大開放,特別是“一帶一路”倡議提出以來,越來越多中資企業和中國人到南非投資創業。如何解決當地華僑華人和中資機構人員子女的中文教育問題成為擺在大家面前的現實。
經過幾年的醖釀籌備,2012年,南非華文教育基金會(現改名為“非洲華文教育基金會”)在約翰內斯堡成立。2015年,南非華文教育基金會中文學校正式成立,並在德班設立分校。學生迅速從最初的40餘名增加到500餘名,中文課堂非常火爆。為解決師資緊缺的問題,中國僑務部門開始持續向我們學校外派中文教師。
此外,應南非當地華僑華人家長和學生的要求,除了語文、數學、英語等常規課程外,我們學校還開設了書法、武術、國畫、竹笛、二胡、圍棋等近20門獨具中國傳統文化特色的課程。
伴隨中國日漸強大,世界範圍內興起“中文熱”,外籍人士也希望子女學好中文,未來能充當南非與中國溝通的橋樑,從中國發展中獲益。
除了讓學生“走進來”接受中文教育,我們還“走出去”辦學。我們不僅和南非當地頗具規模的學校合作辦學,並且應當地多家主流媒體邀請向當地民眾推介中華文化,在南非引起良好反響。此外,我們還在當地舉辦大型中華傳統文化展演,與當地武術協會合作舉辦武術比賽,在南非都很有名氣。
新冠肺炎疫情對南非中文教育造成極大衝擊。我們積極探索線上教育模式,免費為所有想學中文的學生開放。在我們堅持不懈的努力下,南非華文教育基金會中文學校不僅留住了相當數量在線上打卡學習的生源,還吸引了贊比亞、肯尼亞、博茨瓦納等非洲國家中文學校的學生。
澳大利亞墨爾本新金山中文學校校長鬍培康:
“做好線上線下教學準備”
上世紀90年代初,我在澳大利亞加入中文教師隊伍。那時,中國人特別是從中國大陸移民澳大利亞的人數不斷增加,大家都很重視子女的中文教育,尤其希望後代能保持中華文化傳統,於是大都會把孩子送到中文學校上學。各地的中文學校逐步發展起來。
後來,我開始從事學校的管理工作。由於中文學校註冊為非營利性社團,我們有很多機會參與當地社會活動。比如,作為中華文化的傳播使者,連續10多年參與墨爾本市的中國農曆新年大型聯誼活動;參加澳大利亞社會舉辦的重大節慶和多元文化活動;給全日制學校和公共圖書館等舉辦中華文化日活動;在社區裏介紹和推廣中華文化。學校因此吸引到不少非華裔背景的學生,也受到澳大利亞各級政府的表彰。
為了吸引更多孩子學習中華文化,除了日常的中文課程,我們學校還推出了書法、剪紙、畫宮扇、民族舞、武術等富有中國傳統文化特色的課程,深受華僑華人子女和一些其他族裔孩子的喜愛。
2020年,疫情在全球暴發後,所有社區語言學校都受到嚴重影響。據不完全統計,2020年整個維多利亞州社區語言學校學生流失達30%以上。為應對疫情衝擊,我們學校的中文教育不得不轉為線上教學。我和同事們團結合作,爭分奪秒,培訓全校220多個班級的任課教師,重點培訓線上教學的操作技能。我們給全校老師註冊了無小時限制的網課課堂網絡服務,同時通過各年級教研組長開展網課教研並製作新課件,分享給大家。
關鍵時刻,中國華文教育基金會及時推出了在線海外中文學校教師中文教育系列培訓課程,雪中送炭,為老師們上好網課提供了有效指導和幫助。中國僑聯也推出了適合海外華裔青少年參加的“親情中華,為你講故事”網上夏令營活動。該活動在去年吸引我校近千名適齡學生參加,對我們在線開展中文教育和傳播中華文化起到了極大的推動作用。
去年,在各方共同努力下,我們中文學校的網課教學開展順利,全校4000多學生出勤率達到98%。
今年,疫情形勢變化多端。我們在2020年線上中文教學成功的基礎上,加大各年級組教研力度,做好線上線下教學準備,保障繼續提供優質的中文教學服務。截至今年7月底,全校學生人數穩中有升。目前,學生人數已達4500名,無論線上或線下,教學都秩序井然。
法國辛老師中文課堂校長辛麗燕:
“強烈的吸引,最大的驕傲”
為了家庭團聚,我在2012年來到法國里昂。初來乍到,有許多地方不適應,孩子的中文教育也成了大問題。在國內,我是高校教師和律師,對語言很敏感。可是,當時里昂周邊能接觸到的中文課程都無法滿足孩子母語水平的讀寫要求。所以,我開始系統研究華裔兒童海外中文教育的路徑,做了系統的研究工作和知識儲備,並在家庭內實施成功。
語言是打開一種文化的鑰匙。中華文化的傳承必須從語言抓起,從娃娃抓起。為了讓更多華僑華人子女達到中文母語級聽説讀寫水平,2016年9月,我創辦了法國辛老師中文課堂。
建校以來,我們就一直在識字、閲讀、寫作課程上深耕:低年級孩子學習《聲律啓蒙》《千字文》《三字經》和一些成語故事;高年級孩子學習《詩經》中的篇章,除白話文的經典篇章外,以唐詩、宋詞的系統學習為階段目標,精選古文進行學習。通過這些傳統國學內容的學習,孩子們的文化底藴和鑑賞能力明顯增強。與此同時,中國歷史、地理、傳統文化常識(如筆墨紙硯、地方名人與特產等)也是我們在教學中重點講解的內容。
中華文化對當地民眾也有着強烈吸引力。有一次,我為法國高校青年學生舉辦了《為什麼要學習中文》的講座。我看到參加講座的學生們聚精會神,眼裏散發着光彩。結束後,學生們問了很多問題,也有不少學生開始詢問去中國交流以及留學的具體途徑。那一刻,我感受到了中國文化的魅力。
法國疫情暴發後,我立刻啓動網絡教學,是所在區域內最早開始網絡教學的學校。2020年9月,新學期開學後則採取實體課堂 網絡直播雙模式供家長選擇。與此同時,我們積極參加中國僑聯舉辦的“親情中華”網上夏令營活動。在活動中,孩子們收穫很大,特別是在口語水平和文化學習上成效顯著。這得益於國家對海外華文教育事業的高度重視,得益於中國僑聯和各級僑聯工作人員的志願工作和巨大付出。這次疫情期間,我感覺到海外華僑華人子女和祖(籍)國的情感連接和文化紐帶更加緊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