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 / 牛跟尚編輯 / 張 南設計 / 趙昊然
9月8日20時,比亞迪董事長、總裁王傳福在其純電專屬平台e平台3.0發佈會上開門見山地説,今年好消息很多,第一件就是中國市場新能源汽車的滲透率持續攀升,8月(新能源乘用車)已經突破17.1%,且仍在快速上升。
在110天之前的5月18日——比亞迪第100萬台新能源汽車下線儀式上,王傳福談及我國電動車行業保持去年下半年以來的高速增長時説,電動車滲透率在今年3月突破10%關口,其中深圳私人電動車滲透率更是連續3個月突破30%。
像王傳福一樣鼓盪新能源汽車的還有乘聯會秘書長崔東樹,他在同一天——9月8日16時——比王傳福早4個小時公佈8月新能源乘用車市場滲透率的最新數據:
8月新能源車國內零售滲透率17.1%,1-8月滲透率11.6%,較2020年的5.8%,滲透率翻番。其中,8月,自主品牌中新能源車滲透率35%、豪華車中的新能源車滲透率10%、主流合資品牌中的新能源車滲透率2.8%。
從整體看,8月,中國新能源乘用車零售24.9萬輛,同比增長167.5%,環比也增長12.0%;新能源汽車產銷分別完成30.9萬輛和32.1萬輛,同比均增長1.8倍,其滲透率已提升至17.8%,新能源乘用車滲透率更是接近20%。
這是中國新能源汽車在8月首次突破30萬輛。而前8個月銷量近180萬輛,滲透率近11%。
中汽協副秘書長陳士華在9月10日舉行的行業媒體沙龍中表示,按照此態勢發展,我國有望提前實現“2025年新能源汽車20%市場份額”的中長期規劃目標。
新能源汽車及其滲透率的快速增長,成為全球汽車行業芯片荒與冷中一道亮光、一股暖流,超出很多人的預測,這在很大程度上是世界上多數國家和企業達成的共識:要加快減碳步伐以應對氣候惡化。
未來,世界各國政府對燃油車的政策會更嚴,人們的生態綠色意識也不斷提高,傳統車企的轉型要加快,否則會被大勢、大浪所淘汰。
冰火兩重天
2021年8月,中國乘用車市場零售145.3萬輛,同比下降14.7%,相較2019年8月下降7%。乘聯會分析説,8月車市相對低迷,或與國外疫情加劇導致個別品種芯片突然斷供有關。
但8月的新能源車生產遠強於廠家批發,芯片缺損對用芯片多的新能源車不構成損失,反而是巨大的機遇。
崔東樹分析,合資缺芯損失的市場供給已被自主搶佔。
從乘聯會發布的數據來看,8月新能源車廠商批發銷量銷量與傳統車走勢形成巨大反差,純電動走勢基本與傳統車的走勢分化。
崔東樹認為,新能源車已實現對燃油車市場的替代效應,並拉動車市向新能源化轉型的步伐。
最新的表現為,今年夏季南京的疫情帶來的私人出行需求較強,尤其是秋季上學前的家庭第二輛車的需求火爆,銜接北京市場新能源車放號的增量,今年私人新能源消費有了新的增強動力。尤其是代步新能源車市場的潛力被充分釋放。
從車企看,廠商批發銷量突破萬輛的企業有比亞迪60858輛、特斯拉中國44264輛、上汽通用五菱43783輛、上汽乘用車16998輛、廣汽埃安11619輛。
如果按新能源汽車滲透率排,比亞迪乘用車達到89.98%,上汽通用五菱達到33%,上汽乘用車達到26%,上汽集團則達到15.67%。它們在中國乃至全球傳統的單一車企或汽車集團中,都算佼佼者。
車圈的新熱詞
在9月4日舉行的2021年泰達汽車論壇,新能源汽車“滲透率”成為熱詞之一,頻頻被提及。
工業和信息化部副部長辛國斌將“今年1-8月新能源汽車市場滲透率超過10%”作為“我國汽車產業平穩向好亮點之一”。
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產業發展司司長盧衞生認為,“新能源汽車產銷量在汽車新車產銷量中佔比超過10%”創“歷史新高”。
中國第一汽車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黨委副書記王國強判斷,“這個10%就是新能源產業成為終端市場爆發臨界點。”
辛國斌認為,新能源汽車的倍增,得益於技術創新取得新進展,快充技術實現充電5分鐘,續航增加200公里,鈉離子電池超過每公斤160瓦時,並取得產業化突破,為產業可持續發展提供動能。
王國強分析,新能源乘用車私人消費正在快速突破,正在成為引領消費的主流力量,中國消費者求新嚐鮮,國潮化的消費趨勢正在攀升。
生態環境部大氣環境司副司長吳險峯還透露了新能源汽車滲透率10%中更傲嬌的數據:全國新能源公交車佔比從2015年20%提升到現在60%以上。
在雙碳目標催化下
在全球積極應對氣候變化的大趨勢下,主要發達國家大力推動綠色低碳交通,提出汽車行業零碳轉型目標,對碳排放大户汽車要求進一步嚴苛,歐洲新政持續加碼:2030年汽車二氧化碳排放較2021年減少55%,2035年新車排放歸零。
其中,全球車企巨頭——德國大眾提出2030年純電動汽車份額上升至50%,企業戰略從電動為先轉為全面電動。
科學技術部高新技術司副司長續超前指出,如果不發展新能源汽車,全球汽車產業將很難達到各國碳達峯碳中和標準。
綠色低碳轉型已經成為世界潮流。交通是重要的碳排放部門,當前,我國交通領域碳排放佔碳排放總量10%左右。
截至2021年6月底,我國汽車保有量2.92億輛。隨着城鎮化規模擴大,個人家庭使用交通工具需求還會增長,發展公共交通、智能交通、電動汽車、氫燃料汽車等零碳汽車是交通領域技術競爭的高地之一,也是實現碳達峯碳中和的核心舉措。
從國際國內環境來看,新能源汽車代替燃油車的大勢已定,電動化轉型和智能化浪潮正如火如荼地蓬勃發展。
在王傳福看來,要減少進口石油的依賴、保障國家能源安全,中國要實現“2030年碳達峯、2060年碳中和”目標,新能源車代替燃油車都是非常重要的舉措。
中國氣候變化事務特使解振華認為,推廣零碳汽車才能完成全球最高強度碳排放降幅。
十四五“新”目標
在雙碳目標背景下,中國車企必須開創中國汽車產業轉型發展的新格局,走出一條新型綠色近零碳排放發展新道路。它們紛紛提出到2025年的新目標:
其中,最新數據顯示,比亞迪新能源車8月銷量高達61409輛——新能源滲透率達90%,同比增長302%,不僅刷新中國紀錄,還有望劍指全球新能源車企第一王座。王傳福多年前曾經吹過的一個牛——“中國第一、世界第一”正在以一種新方式兑現。
而1-8月,比亞迪新能源車型銷量為26.64萬輛,新能源汽車佔比達到71%,同比增長192%。這在轉型新能源汽車的傳統車企中電動化最深、滲透率最高。
光大證券汽車行業首席分析師、軒轅之學巨浪二期同學邵將認為,2021年,電動乘用車滲透率達到10%-15%這個區間,越過10%,這和2012年SUV在整個乘用車的滲透率是一致的,以電動車為載體的智能網聯技術就是驅動行業下一個十年產能週期的主導力量和重要抓手。
新世紀20年的發展,中國汽車經歷由轎車、SUV驅動的增量時代,進入偏存量——通過傳統硬件升級到智能硬件的一個新時代。
談及新能源汽車火爆及滲透率攀高的原因,邵將説:“特斯拉現在一個高級自動駕駛的價格包是6.4萬元,而汽車硬件的均價平均1萬元就算不錯了。在中國近3億台的汽車保有量中,每台車通過軟件和服務大概有2000元左右,這可以再造一個汽車工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