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色湘江》傳遞堅不可摧的信仰力量

作為我省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週年,持續開展黨史學習教育的重要活動之一,今年5月以來,我省啓動了“劇美天府”回望百年路 奮進新時代—四川省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週年優秀劇目展演季活動。6月5日,取材於紅軍湘江戰役史實的大型音樂劇《血色湘江》在四川大劇院演出。省委書記彭清華與黨員幹部羣眾代表等一同觀看演出。(6月5日四川在線)

流盡最後一滴血,誓死保衞黨中央。《血色湘江》展現了紅軍將士在危難關頭大義凜然、捨生忘死的悲壯歷史,勾勒出共產黨人百折不撓、百鍊成鋼的恢弘畫卷,為我們傳承紅色基因、堅定理想信念,提供了“精神滋養”,傳遞出堅不可摧的強大信仰力量。

對歷史的每一次回眸,都是一次精神的洗禮、心靈的觸動。觀看《血色湘江》,就是讓精神得到洗禮、讓心靈受到觸動的過程。《血色湘江》藝術地再現了紅34師在師長帶領下浴血奮戰,不惜一切代價阻擊敵軍進攻,兑現“為蘇維埃流盡最後一滴血”的莊嚴誓言,掩護中央機關和兄弟部隊強渡湘江的感人故事。該劇以深刻的精神感悟,將紅色文化與舞台藝術相融合,謳歌紅軍長征精神,讓大家穿越時空、身臨其境地觸摸當年發生在湘江之畔那段血與火的燃情歲月,仰望血染桂北大地的英烈們不屈不撓的信仰之光。《血色湘江》鋪展出一幅艱苦卓絕、浴血奮戰的英雄畫卷,呈現了“一曲悲歌慟天地,長征路上鑄英魂”的不朽篇章,是一場生動的黨史學習教育“沉浸式體驗課”。

“血肉之軀築屏障,掩護中央渡湘江。”《血色湘江》以宏闊的敍事、震撼的場景、感人的細節,勾勒出共產黨人無堅不摧、無往不勝的史詩畫卷,詮釋了我們黨在逆境中奮起、在困境中突破的“紅色基因”。湘江戰役是紅軍長征途中最壯烈的一場戰役,幾萬名紅軍將士血染湘江兩岸,這一戰成為事關中國革命生死存亡的重要歷史事件。這場戰役是我們黨飽經磨難而越挫越勇的縮影,揭示了我們黨歷經百年而風華正茂的“精神密碼”。視死如歸、向死而生,這不僅是一種“英雄本色”,更是一種“忠誠底色”。湘江戰役勝利靠的正是忠誠,而《血色湘江》詮釋的就是這份忠誠,這不僅是對革命先烈和無數英雄的致敬,也是向偉大的長征致敬,更是向建黨百年的“忠魂”致敬。

心有所信,方能行遠。我們黨之所以能夠百折不撓、百鍊成鋼,就是因為共產黨人有堅定的信仰,才撐起了革命勝利的錚錚脊樑、鑄就了建黨百年的輝煌偉業、鋪下了民族復興的塊塊基石。而《血色湘江》正是共產黨人信仰、信念、信心之強大的生動註解。在這場戰役中,紅軍將士始終牢記“革命理想高於天”的信念,捨生忘死,奮勇衝鋒,深刻詮釋了信仰的強大力量。信仰、信念、信心,在任何時候都至關重要。學史增信,就是要增強信仰、信念、信心,這是我們戰勝一切強敵、克服一切困難、奪取一切勝利的強大精神力量。我們要繼承和弘揚湘江戰役“勇於勝利、勇於突破、勇於犧牲”精神,傳承紅色基因、賡續精神血脈,抱定必勝信念,凝心聚力走好新時代的長征路。

傳承紅色基因是最好的紀念,賡續精神血脈是最深的告慰。我們要緬懷革命先烈,堅定理想信念,始終做到信仰不變、信念不改、信心不減,在新時代的長征路上,奮力突破一道道“封鎖線”,打通一個個“臘子口”,攻克一個個“婁山關”。(鄭宗生)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299 字。

轉載請註明: 《血色湘江》傳遞堅不可摧的信仰力量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