釣魚窩料投擲了不少,怎麼判斷髮窩了呢
打窩後,魚進入窩點需要時間
野釣資源匱乏,為最大程度降低垂釣難度,獲得較好的魚情、漁獲,如今打窩誘魚已經成為垂釣過程不可或缺的部分。打窩實質是人為通過窩料誘集創造一片高密度魚羣水域,那就離不開時間維度的變化,即釣魚人常説的發窩時間。發窩意思是説,周圍的魚羣已經進入窩點,窩點會有各種不同的表現。打窩之後直至發窩時間有其規律性:通常冬季、早春水温低,窩料氣味分子傳播速度慢,魚活性低,發窩時間長一般2-4小時,甚至提前半天打窩;晚春、夏季、初秋水温高,窩料分子擴散快、範圍廣,魚四處遊弋,0.5-1小時便可發窩。
打窩後,如何判斷魚已經進入窩點
魚進入窩點是為了攝食,隨着魚羣數量的壯大,必然帶動窩點的一系列變化,釣魚人通過這些變化,可判斷魚是否進窩,具體方法如下。
首先是浮漂由靜止不動,逐漸開始動作。魚天生膽小、謹慎,即便遇到美味、可口的食物,也不會立即圍攻,而是先試探、再逐步靠近,直到最後靠攏吞食,一般都是小雜魚、個頭小的鯽魚、鯿魚先向窩料靠近,最後才是鯉魚、草魚等大體型魚。餌料在味型、適口性均強於窩料,儘管數量少,但魚進入窩點後,也容易發現併吞食它,此時便有了各種浮漂動作:頂漂、黑漂、頓口等等,説明魚已經進窩。浮漂的動作頻率,由小變大;吃口狀態也由小碎口變得大力度、迅猛,水明魚越聚越多。
其次是水面出現魚星。魚的攝食器官結構的原因,當魚吞食餌料的時候,會伴隨氣泡的產生,即釣魚人常説的魚星。比如鯽魚,它攝食一般先吐一個大氣泡,接着再吐出一個小氣泡,如果窩點類似的氣泡數量眾多,説明水底有成片的鯽魚爭搶餌料;再比如鯉魚,它嘴唇厚,有邊遊動邊低頭拱吐的習慣,攝食時會吐大體積的氣泡,少則二三個,多在四五十個。如果水面的魚星有臉盆大的一片,鯉魚至少有5斤左右的重量;如果是黑魚,則是一片密集瑣碎的小氣泡。所以窩點水面,如果突然出現氣泡且連續持續時間長,説明窩點已經進魚。通過這些魚星大小、狀態,大致判斷出魚的種類、數量、大小,應針對性調整施釣方案,包括換餌或更換線組。
再者是水面波紋的變化。前文提及,窩料發窩後,最先進入窩點的大都是些膽子大的小雜魚,包括麥穗、白條等。投擲的窩料大都是虛實結合,有顆粒狀的玉米、小麥,也有粉末狀的玉米麪、餅粉等。但虛料質量小,許多懸浮在中上水層,短時間便能把四處遊逛的小雜魚誘集過來,窩點上浮的水面有波紋、漣漪的出現,所以見到這些波紋,説明魚開始向窩點聚集。值得注意的是,這些魚體積偏小,且多活躍在中上水層,如果垂釣它們需要釣浮、選漂、換餌一系列調整。
寫在後面
本文從釣友的問題出發,先介紹了打窩之後,需要等待窩料發窩,有時間因素的影響。接着從4個方面分享了魚進窩的特徵及判斷方法。實際野釣過程中,窩點發窩後,還有不少難以確定的情況:比如打隔夜窩,第二天揚竿垂釣時,可能水面異常平靜,毫無有魚的信號,但水底可能棲息着大魚,這時更需要揚竿試探。許多經驗、技巧需要釣魚人不斷摸索、總結,這也是釣技提高的必經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