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三角高質量一體化發展看“浙”裏丨臨平區:來“活力城區” 赴“智造之旅”
臨平城區
今年4月,杭州部分行政區劃優化調整,新的臨平區誕生。
新臨平,出生即風華正茂。
這裏是杭州接軌大上海、融入長三角的天然橋頭堡:地處長江三角洲圓心地,境內交通網絡發達。
這裏是浙江工業經濟的主要陣地之一:聚合了以高端裝備製造、生物醫藥、新材料為主導的特色優勢產業。
這裏是杭州的年輕城區、活力新區:城市建設、功能配套等都與杭州市中心相近,20餘萬人才在這裏創新創業。
錨定“融滬橋頭堡、未來智造城、品質新城區”定位,臨平正大步前進。
臨平新城
實業主導智造先行
產業基礎深厚
臨平歷來是浙江工業“重鎮”。製造業是臨平的立區之本、強區之基。
以餘杭經濟技術開發區和臨平新城兩大產業平台為主體,經過多年發展,臨平培育了老闆電器、春風動力、貝達藥業等一批龍頭企業,並形成了以高端裝備製造、生物醫藥、新材料為主導的特色優勢產業。目前,臨平共有規上工業企業628家;上市企業達17家,另有3家企業已過會。
在產業數字化方面,臨平也先行一步。目前,該區有3家企業入選浙江省首批“未來工廠”,佔全省總數的四分之一;14家企業入選杭州市“未來工廠”體系培育名單;規上工業企業數字化改造實現全覆蓋。
數字賦能製造業,臨平重點打造中國(杭州)工業互聯網小鎮,引入國家級SupET工業互聯網創新中心和中國工業互聯網研究院浙江分院兩大引擎。目前,小鎮集聚7個行業級平台,50餘家數字工程服務商,500餘家工業生態夥伴。
創新賦能製造業,臨平已引進落地工信部服務型製造研究院、中國服裝科創研究院、浙大高端裝備研究院、浙大基礎醫學創新研究院等創新載體,推動產學研合作。
此外,臨平正加快佈局5G應用、大數據、雲計算、物聯網、人工智能等前沿產業,加大招引戰略性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項目的力度,打造高端裝備、數字產業、生物醫藥、新材料等現代產業集羣。
工業互聯網小鎮
區位突出交通暢達
營商環境優越
深厚的產業基礎,讓臨平接軌大上海、融入長三角有了“滿滿自信”。而優越的區位,則讓臨平具備得天獨厚的優勢。
臨平是杭州的東北部門户,地處長江三角洲圓心地,坐落於G60科創大走廊和杭州城東智造大走廊的戰略交匯點,是杭州接軌大上海、融入長三角的天然橋頭堡。
不僅如此,臨平境內交通網絡發達。通過“三路一環”快速路、地鐵1號線等,該區與杭州市中心無縫對接;在建地鐵9號線、杭海城際鐵路、杭德城際鐵路等,讓臨平在杭州都市圈的地位更加凸顯。
而滬杭高鐵、滬昆鐵路、滬杭高速、杭浦高速、申嘉湖杭高速等多條快速通道,以及大運河、運河二通道(在建)等獨一無二的航運資源,讓臨平暢通地連接長三角各大城市。
去年,臨平開通始發至上海虹橋站高鐵,全程只需1小時,成為不少“滬杭”雙城生活創新創業者的第一選擇。未來,規劃中的滬乍杭高鐵、滬杭超級高鐵、高鐵臨平北站等,將進一步提升臨平的交通能級。
更值得一提的是,臨平正推動空間重塑、功能重構、產業重整,等高對接地面道路、休閒場所、功能配套、生態環境等綜合要素,進一步縮短臨平融杭的心理距離和時空距離。
這些舉措的推進,再加上“兼收幷蓄、開放包容”的人文精神、持續迭代升級的政務服務、精準有效的扶持政策等,將進一步提升臨平的營商環境。
秋石高架小林互通
創新聯動產業融合
發展空間廣闊
近年來,臨平主動對接上海張江、臨港等高新園區以及同濟大學等高等院校,積極承接上海“創新溢出”“產業溢出”,跨區域合作具備了一定基礎。
揚帆起航再出發。“十四五”時期,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將迎來重大機遇期。作為杭州接軌大上海、融入長三角橋頭堡的臨平,在科技成果轉移轉化、核心技術攻關、產業鏈鍛長補短等方面大有可為。
臨平亦為此做好了準備——以餘杭經濟技術開發區和臨平新城兩大平台為主陣地,打造創新平台,推動創新聯動、產業融合。
位於上海松江區的長三角G60浙江科創基地,即將整體開園。餘杭經濟技術開發區擁有一塊“飛地”,將打造成開發區在上海的科技創新、人才集聚中心。
餘杭經濟技術開發區
此外,位於臨平的餘杭經濟技術開發區也正以企業為主體,推動與周邊重點城市在生物醫藥、人工智能等戰略性產業上形成高水平協作關係,加深與長三角地區知名學府合作,打通長三角“產學研”鏈條。
臨平新城則開始打造長三角企業創新研發總部基地,以迎賓路為軸協同發展“一主一副”兩大中心。主中心打造企業創新研發基地,集聚創新型總部企業,構建數字經濟先行區;副中心打造長三角數字科創園,聚焦信息技術、數字文創、電子商務、新經濟等產業方向,打造數字化轉型策源地、資本化賦能集聚地、創新要素疊加地。
(圖片由臨平區委宣傳部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