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民環球專家視點 | 肖河:拜登的烏克蘭危機

隨着俄羅斯總統普京簽署承認烏克蘭東部“頓涅茨克共和國”和“盧甘斯克共和國”的命令,美國總統拜登正面臨第二次“危機決策大考”。

新民環球專家視點 | 肖河:拜登的烏克蘭危機

圖説:白宮下令禁止美國人在烏東部“獨立”地區開展新的商貿活動。新華社

上一次大考是半年前的阿富汗,那時拜登要在“從泥潭中脱身”和“放棄拯救盟友”之間選擇。最終,他選擇了按照既定計劃撤出全部美軍,坐視美國扶持了近20年的喀布爾政權土崩瓦解,在國際上丟盡臉面。可以想象,如果這次在烏克蘭最終上演了俄羅斯大獲全勝的戲碼,拜登政府將面臨何種窘境。

在美國,外交決策對國內選舉來説,可謂“成事不足,敗事有餘”,得分未必有益,失分則大多有害。隨着中期選舉的逼近,本已壓力重重的拜登政府恐怕不會願意承擔在烏克蘭遭遇重大挫敗的政治後果。

對於烏克蘭危機及其背後的美俄關係,拜登政府有着兩層考慮。第一,美國認為,目前相對於中國,俄羅斯只是一個次要目標,而且是一個已經開始衰落的目標。俄羅斯只具有擾動而非決定國際格局的力量。只要能“拖住”俄羅斯,保持“穩態競爭”,那麼俄羅斯擾動美國的能力就會逐漸降低,直至“不戰而屈人之兵”。第二,俄羅斯雖然是次要目標,但是拉攏俄羅斯、分化中俄關系的代價太高,而且如果完全袖手旁觀,不僅會讓美國與歐洲特別是東歐盟國離心,也會讓亞太盟國深刻懷疑美國維護既有霸權秩序的決心,並鼓勵其他對手效仿。

綜合兩方面考慮,拜登政府處理烏克蘭危機的手法,給人一種既不夠硬也不夠軟的“折中”感。一方面,拜登不願意與俄羅斯圍繞烏克蘭來一場“柏林危機”式的攤牌,反覆表示不會派遣軍隊與之對抗;另一方面,拜登又不願意對俄讓步,拒絕書面承諾烏克蘭不會加入北約、北約也不會繼續東擴。

然而,拜登的這套政策面臨出現最糟糕場景的風險:可能激怒俄羅斯,使其在烏克蘭採取更加強硬的措施,而那時美國將既沒有能力阻止,又沒有提前做好讓步和放棄的心理建設,結果就是徹底的大失敗。

如果俄羅斯未來不滿足於承認“頓涅茨克人民共和國”和“盧甘斯克人民共和國”,而是採取武力在烏克蘭“擴大戰果”,那麼拜登可能將面臨排山倒海的政治攻擊。明年,《外交政策》雜誌再給拜登政府的對外政策打分的時候,可能又會多出一個低至“F”的評分,宣佈其兩次大考都是“零分”。

從這個角度而言,烏克蘭可能並不一定是美國的戰略危機,但確實可能演變為拜登本人及其安全外交團隊的一場政治危機。

肖河(作者系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副研究員)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996 字。

轉載請註明: 新民環球專家視點 | 肖河:拜登的烏克蘭危機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