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醫院需要保安,更需要醫務社工

由 梁丘憐翠 發佈於 綜合

作為工作場所暴力中常見的一類,醫院暴力業已成為困擾各國醫務人員的普遍問題,且很可能長久存在。醫患暴力衝突是各國社會轉型期社會矛盾、糾紛、衝突中的一種。有研究發現,近些年,發生在印度的暴力傷醫事件越來越多。在印度、中國、巴基斯坦、尼泊爾和斯里蘭卡等亞洲國家,絕大多數醫生都在擔心工作的安全。根據印度醫學協會正在進行的研究,超過75%的醫生在工作時間遭受肢體和語言的暴力事件。中國醫師協會2014年發佈的《中國醫師執業狀況白皮書》顯示,59.79%的醫生遭受身體或言語暴力傷害。

這些年,我國政府針對醫院暴力採取了“零容忍”的態度。從《關於加強醫院安全防範系統建設的指導意見》規定“二級以上醫院要做到每20張病牀配備一名保安”,到“將涉醫違法犯罪行為人納入社會信用體系”,再到“醫鬧入刑”、將醫院納入公共場所管理,再到近期《北京市醫院安全秩序管理規定》要求建立安檢制度、高風險人員就診可安排治安保衞人員陪診監督等,相關制度建設在不斷加碼。

事實上,安檢不僅會破壞醫院的環境氛圍,增加醫患衝突風險,反而會將“醫院內暴力”轉變為“醫院外暴力”。因為一個有着周密計劃行兇的施暴者,不會因為安檢而放棄犯罪想法。而面對不止一位施暴者在行兇後跳樓自殺,我們更應該承認,僅僅靠法律是解決不了醫院暴力的。

整治醫院暴力一定要標本兼治,而治本首先必須改變醫院目前的經營模式,例如推行“院內收支兩條線管理”,改“多勞多得”為“優勞優得”,大幅度縮小相同職稱專科醫生之間的收入差距。其次,可以通過延長門診問診時間和住院查房頻次,改善醫患信任現狀。推廣北京目前實施的“門診掛號全預約”的做法,首診患者門診諮詢時間原則上不得少於10分鐘,複診患者諮詢時間原則上不得少於8分鐘。第三,醫院要重視建立發展醫務社工部,這是從生物醫學模式轉變為生物-心理-社會現代醫學模式的關鍵。在筆者看來,200張牀配一名醫務社工,比20張牀配一名保安更有用。(北京大學醫學人文學院副院長 王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