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10月24日新媒體專電 美國《紐約時報》網站10月20日刊載題為《大流行後,迎接一場教育和工作革命》的文章,作者系托馬斯·弗裏德曼,文章稱,這場大流行病之後,工作性質、工作場所和勞動力都會發生變化,社會需要的不僅是“解決問題的人”,還有“發現問題的人”,要成為終身學習者。全文編譯如下:
上天的安排很神秘。就在我們將來的學習、工作和就業方式發生結構性改變的時候,上天給我們降下來一場大流行病。繫好安全帶吧。當我們從這場新冠危機中走出來時,迎接我們的將是有史以來最深刻的創造性毀滅時代,而這場大流行病既在加速,也在掩飾這個時代的到來。
沒有工作,中小學的教室都空着,大學校園也空空如也,工廠停工,辦公室關門。白領工人和藍領工人都將受到這場大流行病的影響。
人們將看到一些歷史悠久的機構(如大學)消失,也將看到工作性質、工作場所和勞動力的變化。
我一直在和拉維·庫馬爾討論這個問題,怎麼會是這樣呢?庫馬爾是總部設在班加羅爾的印度技術服務公司印孚瑟斯有限公司的總裁。
庫馬爾解釋説,這始於一個事實,即工業革命產生的是一個僱主與僱員之間、教育工作者與僱主之間、政府與僱主和教育工作者之間有明顯界限的世界,“但是現在人們將看到所有這些界限變得模糊”。
由於技術變革、數字化和全球化的步伐不斷加快,有兩件事情正在同時發生:一是世界正在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緊密地被聯繫起來,服務業的全球化速度迅猛;二是“技能的半衰期不斷縮短”(引用庫馬爾的話説),意思是不管你今天擁有什麼技能,它在未來被淘汰的速度都會越來越快。
你的子女們會在一生中多次改變工作和職業,這意味着他們的職業道路將不再沿着簡單的“學習然後工作”的軌跡,而是沿着“工作-學習-工作-學習”的軌跡。
因此,中小學教育工作者最重要的作用是培養年輕人的好奇心和熱情,讓作為自我教育主人翁的他們成為終身學習者。
顯然,每個人仍需要在閲讀、寫作和數學上打下牢固的基礎,但在一個人們會多次改變工作和職業的世界裏,成為一個終身學習者的自我激勵將非常重要。
隨着越來越多的工作變得模塊化、數字化、與辦公室或工廠脱離,更多不同羣體的人——那些生活在農村地區的人、少數民族、全職媽媽和爸爸以及殘疾人——都將能夠在自己家中競爭這些工作。
這給教育帶來了巨大的影響。“我們已經開始僱用許多沒有學位的人,”庫馬爾解釋道,“如果你有知識,並能證明你有知識,而且通過在線培訓已經提高了你完成我們所需任務的技能的話,你就會被錄用。我們認為,這種從學位到技能的結構性轉變可以縮小數字鴻溝,因為本科教育的成本在過去20年裏增長了150%。”
印孚瑟斯仍然僱用許多工程師。但今天,庫馬爾要找的不只是“解決問題的人”,他説,而是“發現問題的人”,也就是對藝術、文學、科學、人類學等有廣泛興趣的人,他們能在人們知道自己想要什麼之前找到人們想要的東西。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來源:新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