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容貌焦慮越來越嚴重,“顏值經濟”持續升温,大眾對醫美的接受度越來越高,對醫美的消費不斷增加,但對醫美背後的風險卻知之甚少。北京的李女士本想進行面部提拉,結果反而被“毀容”。北青-北京頭條記者9月2日獲悉,在北京通州法院法官的調解下,最終醫院同意賠償李女士15000元。
提拉術不提拉 美容不成反“毀容”
2017年8月,李女士因對自身眉毛及面部鬆垮不滿,在北京某美容醫院進行了眉下提瞼術及面部線體提升收緊術。剛下手術枱,李女士就發現自己左右兩邊眉毛不同高,醫院告知拆線後即可恢復。但是事與願違,拆線後,李女士不僅左邊眉毛向下,左臉肌肉還出現僵硬及凹陷,並有揪着的不適感。
2017年至2019年間,李女士多次找醫院要求修復,醫院對李女士的左臉部進行了消炎,對眉毛進行了激光處理,但仍未恢復到正常。李女士之後再找醫院協商,均被告知無法處理。李女士故訴至通州法院,請求判令醫院退還其手術費17000元,並賠償精神損害撫慰金50000元。
雙方各執一詞 法院耐心促調解
醫院不同意李女士的訴求,辯稱李女士出現的情況均屬正常醫美手術風險,其在術前簽署過手術知情同意書,應當對手術風險自行承擔責任。在案件審理過程中,李女士對醫院是否存在醫療過錯申請了鑑定,但由於該案鑑定費用較高,鑑定時間較長,通州法院在徵求雙方當事人同意後,組織雙方進行了調解,最終醫院同意賠償李女士15000元。
法官表示,雖然如今醫美已經成為常態,但其存在的法律風險不低。第一,醫學美容行為查明事實存在障礙。首先,在醫美過程中,消費者不使用真實姓名、經營者出具票據沒有簽章或者簽章名稱有誤導致案件的合同關係和行為主體難以查明。其次,醫美機構病歷、檔案缺失或不完備情況普遍存在,使得醫方的行為過程難以查明;最後,消費者在美容未達到預期後,急於進行修復手術,修復無果後選擇訴訟維權導致醫療美容行為的直接後果難以查明。
第二,醫學美容行為定性存在困難。醫學美容不同於生活美容,亦不同於傳統的醫療行為,其作為醫療行為,存在醫療風險,無法要求只能成功,不能失敗;其作為美容行為,又追求感官優化,具有較強的消費性及營利性,以上特徵使得法院難以直接通過行為目的進行準確定性。
第三,醫療機構的過錯判定存在難度。醫美行為涉及審美評價,不同羣體對醫美效果和審美存在不同的認知,對於是否存在損害後果及是否需要後期修復等專業問題鑑定機構往往也難以出具專業意見,且鑑定費用高、鑑定時間長,導致在案件審理中過錯判定存在難度。
在此,法官提示廣大愛美人士,愛美若要扎針動刀,還需三思而後行,謹慎消費。第一,選擇專業、信譽度高的美容機構接受服務,瞭解清楚機構的經營範圍,查看機構及從業人員是否具備相應資質。第二,瞭解手術的操作方式、操作內容及術後風險,區分醫學美容的正常併發症與美容的損害後果。第三,簽訂合法有效的合同,仔細閲讀合同內容,索要正規發票,以便一旦發生糾紛能夠提供有效證據。
通訊員 劉青霞
文/北京青年報記者 葉婉
編輯/白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