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推廣信貸資產質押再貸款試點,網傳“中國版QE到來,手中的錢要貶值”,專家表示:
“放水”七萬億説法不靠譜
央行被指釋放7億萬 竟是虛假消息
週末,央行在官網上宣佈將在前期山東、廣東開展信貸資產質押再貸款試點形成可複製經驗的基礎上,決定在9省市推廣試點。一石激起千層浪,央行的消息發佈後,就有聲音稱央行此舉相當於釋放7萬億元的流動性,等於一次變相的量化寬鬆(QE)。更有文章稱一旦這7萬億元釋放出來,就相當於人民幣貶值2%,我們手上的錢就更不值錢了。
昨日,羊城晚報記者採訪了多位業內人士則表示,網傳的7萬億元有點言過其實了,但是央行的寬鬆意圖仍然明顯,不排除年內繼續降準的可能性。
A 推廣試點並非“強刺激”
上週六(10日),人民銀行在其官網掛出通知稱在前期山東、廣東開展信貸資產質押再貸款試點形成可複製經驗的基礎上,決定在上海、天津、遼寧、江蘇、湖北、四川、陝西、北京、重慶等9省(市)推廣試點。
一則300餘字的消息,卻引發了軒然大波,原因就在於有媒體解讀稱此次央行的這一舉措不僅能夠替代降準,釋放多達7萬億元的流動性,更是稱其為“中國版”的QE。
然而,昨日,羊城晚報記者採訪多位業內人士都表示,有關於信貸資產質押再貸款能夠釋放高達7萬億元的資金其實言過其實了。有業內人士表示,7萬億元的説法並非第一次出現,而是早在取消存貸比的消息傳出後,就有人通過基礎乘數的計算表明將釋放7萬億元,而此次只是藉着新消息再次“炒”了一把,也有業內人士向羊城晚報記者直言“看不懂這7萬億元是如何計算出來的”。
“存貸比取消和信貸資產質押再貸款試點擴大被部分機構解讀為7萬億大放水和中國版的量化寬鬆,這一判斷缺乏邏輯上的嚴謹性與事實也有不相符之處”,民生固收團隊的李奇霖指出,“信貸質押再貸款釋放的規模由銀行需求量決定,主動權在銀行,而非央行,而QE是央行預先確定的規模,具有強制性。”他認為,QE資金成本幾乎為0,而信貸質押再貸款是有資金成本的,其資金成本會視當時的市場利率和銀行抵押物的情況決定。當前國內並沒實施QE的必要,也不能理解為信貸資產質押再貸款就相當於一次“強刺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