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著名鋼琴家茅為蕙:博士是我們家“標配”
著名鋼琴家茅為蕙: 博士是我們家“標配”
99%的琴童不必成為鋼琴家
希望中國孩子能夠快樂學琴
茅為蕙是國際著名鋼琴家,屈指可數的施坦威藝術家之一,美國南加州大學音樂藝術學博士,多次國際鋼琴比賽金獎得主。除此之外,茅為蕙還有一個身份――“中國橋樑之父”茅以升的孫女。
儘管她已是享譽世界的鋼琴家,但在外仍常常被冠以茅以升孫女的稱呼。對此,她半開玩笑地表示:“我父親和我學鋼琴就是為了擺脱祖父的‘陰影’,他實在太出名了。”
近年來,茅為蕙將更多精力用在中國鋼琴教育上,她希望中國孩子都能快樂學琴。
文/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肖歡歡 實習生劉鈴
圖/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廖雪明 視頻/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張延
茅為蕙
上週六,茅為蕙在天河舉辦了一場鋼琴公開課,台下座無虛席。全程兩個小時的音樂教學課,茅為蕙基本都是站着,舞台上她聲情並茂,雙手揮動着節拍,雙腳輕擊着地板,激情四射。“這麼多年,我每天都只睡四五個小時,但只要一上了舞台,我就像打了雞血一樣。”
祖父勸她放棄當電影明星
説起茅為蕙,便繞不過她曾經的小影星經歷。1981年,7歲的她就因為《巴山夜雨》裏小娟子的角色拿到首屆金雞獎最佳女配角獎。
茅為蕙回憶説,當年演“小娟子”,給全家人帶來了很多快樂。《巴山夜雨》全國公映時,茅以升專門把司機和警衞都帶上去看。一邊看還一邊指着電影中那個大眼睛的小女孩説:“瞧,那個是我孫女。”童年的茅為蕙,每年暑假到北京見一次爺爺。
拍完電影,茅為蕙考上了上海音樂學院附小,雖然當時只招10人,她還是順利考上了。當時的校長跟她説,既然來了就要好好彈鋼琴,以後就不能再拍電影。
當時“星途”大好的茅為蕙有些猶豫。但祖父茅以升還是鼓勵孫女棄演學琴,“爺爺是搞科學的,他覺得當演員很可能曇花一現。”就這樣,紅極一時的小童星走上了鋼琴之路。
如今出現在舞台上的茅為蕙是國際著名鋼琴家和鋼琴教育家,1999年,她加入“施坦威藝術家”行列――全世界擁有這一頭銜的鋼琴家不過百餘名。茅為蕙的父親、著名音樂家茅於潤曾在人前驕傲地説:“茅家的一老一小最出名。”一老是新中國橋樑事業的締造者、“中國橋樑之父”茅以升,一小就是茅為蕙。
茅為蕙在指導琴童彈琴
後代都想走出爺爺“陰影”
茅為蕙説,茅以升的子女都有一個“陰影”:不管自己多成功,都無法超越爸爸,因為他實在太出名了。茅以升的6個子女中,沒有一個選擇從事與橋樑有關的事業。“他們覺得做得好,肯定是沾了父親的光;做得不好,則被別人看來更丟臉。”
在茅家,只有茅為蕙和父親是搞音樂的,其他學的全是理工科。“父親比較另類,他説既然是做了茅以升的兒子,那必須選一個跟父親的土木工程越遠越好的職業,父親做這行兒子也做這行,大家會想當然地認為,父親很成功,兒子成功是理所當然的。”
茅為蕙回憶説,小時候有次她在爺爺的書房,爺爺對着大書架失落地説:“我有這麼多土木工程的書,但等我走了,沒有一個人看得懂。”
但説歸説,茅以升還是很豁達,他沒有責怪過後輩,也從來沒有勉強後代一定要“子承父業”,“他很開放、豁達,尊重孩子的選擇。”
這才有了音樂家茅於潤和鋼琴家茅為蕙。1987年,茅於潤前往美國楊百翰大學任教,兩年後,茅為蕙和媽媽追隨同去。“一切從零開始,沒有人知道你是茅以升的孫女,也沒有人知道你是小童星。”
15歲到美國後,她想自己獨立便去餐館打工,鐵板牛柳的盤子曾把她彈鋼琴的手燙起泡,別人知道她是茅以升的孫女還在這裏打工感到吃驚。她卻俏皮地回答:“茅以升的孫女為什麼不能在這裏打工?”
在茅為蕙身上,絲毫看不到“名門之後”的傲氣。有段時間她覺得生活在這樣的“陰影”之下非常難受。但這種陰影並沒有籠罩她太長時間,相反,她從這種家風中吸取了大量的營養。她説,這個家族給她的榜樣和鼓舞,其影響是巨大的、長遠的。
但茅為蕙對外並不願意多提自己的這重身份,“第一,我出生就有這麼個爺爺,不是我努力得來的;第二,我做的事情,專業也跟爺爺的建築學相差非常遠,我很驕傲我有茅家的基因,但我不想通過這個來渲染自己,所以我在介紹自己時都儘量不提。”
但茅為蕙始終以“茅”姓為驕傲,她在結婚時就告訴先生,自己不會改隨夫姓。
“嫁的娶的都是博士”
茅以升經常教導茅為蕙,人一定有真才實學,無論男女,都要有自立的本事。所以,茅家子弟,無論男女,都要拿到博士學位,這是“標配”,也是茅家的“家規”。“堂兄弟姐妹都是博士,後來嫁的娶的都是博士。”大家聚在一起時,談論的都是學術成果,而不是誰掙了多少錢,誰當了官。
“能不能賺錢、出名不重要,重要的是這一輩子做的事業是不是你喜歡的,是不是對得起我的能力。”茅為蕙説。
對於祖父在橋樑建築上的成就,茅為蕙瞭解得不算多。最讓她印象深刻的,就是祖父的平易近人。“爺爺是個沒有架子的人,他在家打電話,你完全不知道他是打給領導還是司機。尤其他和孩子在一起的時候,更是非常有耐心,再忙每天也會和家中的小孩玩上半小時。他經常對我們説,待人一定要謙和,不要有架子。”
如今,茅為蕙每年有一半時間在國內,一半時間在國外演出。在不斷獲得國際比賽大獎的同時,她每年在歐美及亞洲地區舉辦近60場音樂會,和眾多世界一流的著名樂團合作。如今,她把更多精力放在兒童鋼琴教育領域。
從2014年起,茅為蕙創立了“茅為蕙攜百名師生鋼琴音樂盛典”,邀請各地的琴童和鋼琴老師和她同台演出,演出形式包括獨奏、四手聯彈、六手聯彈以及多人聯彈等,每首曲目都是茅為蕙親自挑選。這樣可以讓更多的琴童和基層的鋼琴老師有機會和一流的鋼琴家同台表演。這個項目一經問世就大受歡迎。如今,“茅為蕙攜百名師生鋼琴音樂盛典”已經在全國30多個城市成功舉辦。她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能夠讓更多的中國孩子快樂地學習鋼琴。
對話茅為蕙
中國“鋼琴熱”有隱憂
只盯“考級”忽視興趣
廣州日報:中國學琴的孩子有幾千萬,但很多孩子學了一段時間就堅持不下去了,為何?
茅為蕙:對於中國琴童,我有太多捨不得。琴童的所有辛酸苦辣我都經歷過。因為我是過來人。愛玩是孩子的天性,就像大人也想偷懶,也想玩。家長不應該把孩子貪玩、偷懶當成一個缺點來看。應該理解孩子,考慮用什麼方法能夠讓孩子坐在鋼琴上點燃他的熱情,啓發他對音樂的體悟、對情感昇華的追求。我希望所有的家長從孩子上學第一堂課開始,其角色不僅是陪練,更重要的應該是孩子的忠實粉絲。
其次,家長應該是一個聲情並茂的啓發者。如果孩子彈的是一個舞曲,家長能不能翩翩起舞,如果孩子彈的是一首兒歌,家長能不能唱一兩句讓孩子感覺到舞和歌不一樣,如果我們孩子彈的作品是有一個標題的,比如龜兔賽跑,以及大蜜蜂的婚禮,家長可以通過有感染力的聲情並茂的啓發,讓孩子覺得鋼琴跟每天生活中的情感、經歷是有關的,而非孤立的。很多孩子對彈琴興趣不大,很大一部分原因在這裏。
99%琴童不必成為鋼琴家。所以,家長完全沒必要強求孩子一定要成為鋼琴家或在鋼琴上有所成就。我希望學鋼琴是他們成長過程中最難忘和最愉快的經歷,鋼琴帶給他們滿滿的自信。
廣州日報:中國的家長都熱衷於讓孩子鋼琴考級,覺得孩子鋼琴十級,説出去才有面子。
茅為蕙:其實我向來是反對鋼琴考級的。四級跟六級,其實是很抽象的一個數字。如果説3月份有個音樂會,5月份有個比賽,正好7月份有一個考級,考級的曲子正好是他現在能彈的曲子,為了考級這個曲子彈上兩個月,熟悉一下,去考個級,這還好。
現在的問題是盲目地考級,老師以“跟我學兩年包你考十級”做宣傳、做幌子。要知道,音樂水平需要積累,沒辦法跨越式學習。有孩子説我十歲,學了三年考了十級了。但他對考的這個曲子《悲愴》也好,《肖邦練習曲》也好,理解了多少,哪怕他考過了,也要打一個大大的問號,因為他根本還沒達到這個水平。考級證書證明不了孩子的才華,不見得鋼琴十級的孩子水平就比八級的水平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