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二戰伊始,一個國家的海軍是否配備航母就成為衡量其實力強弱的標準,在太平洋上幾乎全是美日兩國海軍的交鋒。時至今日,美軍航母經過優勝劣汰,以及不斷的科技發展與系統的完善,早已實至名歸的穩坐世界第一海軍的寶座。憑藉着兩位數的核動力航母,美軍開始在世界各地耀武揚威,不斷挑戰別國底線。對此囂張的行徑,有人問到難道真的沒有辦法遏制美軍在海洋上的霸行麼?答案是,很難。
航母被稱為“海上碉堡”,一般的驅逐艦或者導彈很難接近,這主要是因為航母從來不是單獨作戰。一般航母執行常規的巡航任務,都會配備一到兩艘巡洋艦、兩到三艘驅逐艦、一艘護衞艦和一到兩艘的攻擊潛艇,以及三艘補給艦。除此之外,還有隨時待命出發的攻擊機、預警機、反潛機和直升機等。花費巨大的資源打造成的航母戰鬥羣的好處,除對於防禦措施產生有條有理的效果外,對於縱深打擊也起到突出效果。美國普通的雙航母戰鬥羣可以在短時間內形成上百架由F-22、F-35形成的戰鬥編隊投入作戰,當然這種情況只屬於理論上可行。畢竟大批的第五代戰機出動,雖然美國有這個實力,但也不願意輕易嘗試。
而且航母戰鬥羣是非常難打造的,並不是擁有一艘航母就可以形成的,世界上許多國家就曾面臨着擁有航母但卻缺乏足夠的資金來打造戰鬥羣的尷尬局面。而被譽為“航母殺手”的核潛艇和陸基巡航導彈,礙於宙斯盾系統與反潛聲吶也很難做到真正的摧毀航母戰鬥羣,不過既然被稱為“海上碉堡”,那就意味着最大的劣勢便是笨重。所以我們不需要完全擊沉航母,只需要讓其喪失一定的行動力,其餘的艦艇就像是無頭的蒼蠅。
我國東風-26被譽為新一代的“航母殺手”,不僅射程延續東風“真理範圍”,而且在試驗中可以清晰地看到,在一定的電子干擾下仍具有精準打擊目標的能力。其彈頭中可能有針對美軍反導系統所專門設置的抗電子干擾系統,保證其任務的順利完成。而根據其爆炸的當量來計算,八枚東風-26可以完全摧毀一艘航母,而一枚只要命中就可以讓航母戰鬥羣受到不小的損失,甚至停滯不動。這一切都只是基於預估,因為一旦戰爭爆發,雙方都會使出各種驚人的手段和出乎意料的潛力,所以戰場一直是充滿未知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