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刮鬍刀
這幾天,一些印度人顯得很不冷靜!
印度社交媒體上雜音不斷,還有人跑到中國大使館前示威、砸中國電視、燒中國手機……我們對這些印度人有這些表現並不意外,理性歷來是他們的短板。
不過,在這裏提醒印度一句,一旦煽起對華民族主義的烈焰,將造成印度整個國家難以承受的後果。印度的國家實力,和中國根本不在一個層面上。如果衝突升級,印度不但討不好任何便宜,還會受到重創。
但這個很明顯的道理,不少印度人不懂。
最新消息傳來,印度鐵路部門和電信部門威脅要停止與中國公司的合作。
印度電信部門要求國有通信公司BSNL在4G升級過程中不要使用中國製造的設備。同樣的,印度鐵路部門據稱也在清除中國鐵路通信信號公司(CRSC)從2016年開始在其東部鐵路上安裝的信號系統,要把這個招標留給印度公司。
另外,先後有兩批人昨天前往中國駐印大使館舉行示威活動。現場還有人燒了中國品牌的手機。不過示威規模很小,印度警方也迅速控制住了局面。
從17日開始,印度各大媒體都用大篇幅報道在中印邊境衝突中死去的陸軍上校巴布,甚至還有印度媒體將這次事件直接上升到了國家安全的高度。
在媒體的鼓譟下,不少印度人都有點上頭。
印度媒體發佈了一個視頻在社交平台上流傳很廣,視頻顯示,一個印度男子從居民樓上把一台中國製造的電視直接扔了下去,樓下的人則蜂擁而上,用棍子敲,用腳踩。
還有印度網民在推特上呼籲要卸載中國製造的APP。
全印貿易商聯合會發佈了一份“抵制中國產品”報告,列出了500多種中國商品。該組織宣稱印度完全有能力輕鬆製造上述產品,“替代從中國進口”。
印度知名板球運動員哈巴詹·辛格呼籲“抵制所有中國商品”。
隨着#boycott China在推特上被印度網民們刷成熱門話題,17日,中國手機制造商OPPO取消了其旗艦產品5G智能手機在印度的直播發布。
不過你們還是把國內最近流行的“Boycott China”帽子背後“中國製造”的標籤先扯掉再説吧。
對此,中國網友們倒是也看得很開。
實際上印度民間“抵制中國產品”的呼聲已經出現了很多次了。不少專家都認為,印度的社交媒體出現反中國貨運動,其實更像是一場民間情緒的大爆發,但社交媒體上的故事總是短週期的。
但這一次與以往相比,顯示出了更值得警惕的態勢。從使館被圍能夠看出,這次邊境事件對印度國內民族主義的刺激比以往都要更大。
雖然印度民間的民族主義聲浪鼓譟,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印度官方對這次事件的表態卻表現出了與以往不同的剋制。
印度總理莫迪當地時間17日下午發表簡短講話。這是中印兩軍自5月上旬陷入對峙以來,莫迪首次公開發聲。他表示:“國家的統一與主權至關重要,我們不會妥協。”
但他也稱,印度一直試圖努力解決分歧,而不是放任分歧成為衝突。
印度外交部發布的通稿顯示,蘇傑生在與中國外長王毅的通話中指責中方違反雙方軍長級會晤達成的協議。不過雙方最終同意不再採取任何導致事件升級的行動,努力確保邊境地區和平與安寧。
可以看到,雖然蘇傑生與莫迪的表態都有強硬的一面,但最後的落腳點仍然回到了管控邊境分歧,確保和平安寧上來。
刀妹採訪了一位印度專家認為,莫迪領導的印度人民黨從選舉開始就一直宣揚民族主義來吸引選民,所以做出一些強硬姿態是他們的一貫立場,不足為奇。
而且這次事件讓莫迪政府在國內承擔了來自民間輿論和反對黨的巨大壓力,話説的太軟,莫迪政府無法向國內交差。
另外,印度媒體中也不乏理智的分析,認為中印當前聯繫緊密,印度要在經濟上與中國脱鈎是不可能的事情。
在今天的印度,中國產品可不只是電視和手機APP,從廚房用具到卧室傢俱,以及風扇、空調、手機和Paytm等數字錢包,印度社會到處都可以看到中國製造的印記。
另一方面,從去年的貿易額來看,去年,印中雙邊貿易額約為900億美元,而其中近三分之二是中國對印度的出口。事實上,印度目前需要中國仍多於中國需要印度。所以一旦印度主動想與中國脱鈎,要承擔的就不僅是“斷腕之痛”了。
上世紀60年代初,正是在國內民族主義情緒的刺激下,印方不斷對中國邊界進行武裝挑釁,不斷越線、在爭議地區建立據點,1962年10月20日印度對中國開戰,一個月之後,戰爭結束。結果大家都知道了,這場戰爭成為印度人至今無法化解的心結。
歷史證明,在邊界問題上印度採取對抗策略,主動挑起事端,最後都只能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印度人,請冷靜!
圖片均來自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