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很多家長髮愁,青春叛逆期的孩子一回家就把自己關在房間裏,只有吃飯的時候才走出來,出來也不説話。即使説話都是“嗯”、“知道了”、“好煩啦”幾個簡單的言語應付一下。
往往這個時候,大多數父母會認為,孩子進入青春期後,各種言行舉止就開始步入叛逆期了,咱們先小心翼翼地忍耐着,實在忍受不住了,再與孩子好好説道理教導,當然最後演變成責罵、吵鬧甚至毆打。
往往引起青春叛逆期的孩子與父母的家庭衝突的典型行為無外乎:玩遊戲、不寫作業、不願上學、早戀、成績下滑、抽煙、混社會、脾氣暴躁……,這些早已被我們大人所熟知並無奈的接受。
叛逆期孩子話越來越少為什麼叛逆期孩子會變得話越來越少呢?大人通常不理解,因為孩子幼兒園、小學的時候,回到家後,第一件事就是與爸爸媽媽説學校裏有趣的事情,彷彿有説不完的話,雖然沒有自己的觀點,但是還是依然願意與父母主動連接。
但進入叛逆期後,大多數孩子會覺得自己是“最獨特”的,覺得自己的想法沒有人能夠輕易理解,即使他們自己也是説不清楚。所以我們經常聽到孩子往往跟媽媽説:“跟你説了你也不懂。”,於是孩子就變得話越來越少。
叛逆期孩子緊閉房門進入叛逆期後,有的孩子不僅要把自己關在房間,還要把房間上鎖。有的孩子連飯也不出來吃,父母只有把飯放門口。有的孩子日夜顛倒在房間裏玩遊戲,父母在門外無可奈何。
可能如果大人執意要把這個門開着,孩子就會感覺被監視、沒有自己的獨立空間、不自由,往往就會憤怒、生氣、煩躁情緒產生。
很多父母也會有意無意的假裝“路過”或者“關心”,走進房間去看看孩子在幹什麼,是不是在玩遊戲之類的,實在看不下去了,大人就會進一步去幹涉、指責孩子:“你為什麼總是講不聽,老是躲在房裏玩遊戲。”
叛逆期孩子往往就會跟父母頂撞:“你憑什麼懷疑我?”,“我玩遊戲又怎麼了,你管得着嗎?”,這時候孩子就開始用煩躁、生氣的情緒表達自己的觀點了,雖然這個觀點還很幼稚。
當然不是所有的叛逆期的孩子都會把自己關起來,這個關起來的門,可能代表着家庭的氛圍已經很緊張了,孩子已經把大人關在心門之外了。
其實從一個獨立個體的人來説,關上門才能喘息,關上門才能讓自己安靜。關上門,孩子就有了屬於自己個人的獨立空間,等於宣佈了自己的“領地”,並且獲得能夠掌控的的感覺,也同時能自己去反思調整在學校的經歷、甚至傷痛。
還有一些叛逆期的孩子,從小因為父母的嚴厲指責或者沒在父母身邊長大,沒有和父母建立親密感,在父母有意無意的關注下就會因為壓力而緊張、害怕,無論什麼原因,父母和孩子都是能夠感受到家庭的氛圍的。氛圍不好,想逃避很正常。
父母要理解這個階段孩子想要獨立空間的願望,孩子長大了,這是必經過程,作為父母應該為此感到高興。
有些父母不能接受這一點,不允許孩子關門,不允許孩子不在自己的視線裏,用破壞門鎖、辱罵等方式進一步破壞親子關係,傷害孩子的情感。
父母要知道,“關門”是叛逆期孩子發出的一個信號:“我現在不想理你,讓我一個人待着。”
這個信號告訴我們要反思了:發生什麼事了,會讓孩子變成這樣?從什麼時候開始,親子關係開始變得糟糕了?我該怎樣做、怎樣説才可以解決自己與孩子溝通的問題?
如何與叛逆期孩子溝通其實要想找到叛逆期孩子問題的根源,也不難,答案就是大人要敞開自己的心,坦誠開放地與叛逆期孩子對話。
對話,不是講道理給建議、或者自責討好;
對話,更加不是居高臨下的指責、命令;
對話,是像朋友一樣平等地探討交流,不批判指責。
可是往往就是這個對話讓很多大人非常迷惑:“我怎麼連與自己孩子説話都不會了呢?”,我平時與自己單位同事、別人家的孩子不也溝通得很順暢嗎?,或者固執地認為:孩子就是被慣壞了,早點嚴格要求就沒現在這檔事了。
在這裏,我提醒各位父母,如果叛逆期孩子發展到緊閉房門的地步,且偶爾走出來與父母也很少互動,那麼親子關係早就破裂出了問題了。
如果父母暫時做不到坦誠開放、心平氣和地與孩子對話,還不如先照顧好自己,給青春叛逆期的孩子留出空間與自由,趕快自我學習改變,專業的事還是讓專業的人來幹吧。
作者:壹心大哥,親子溝通資深教練,兩枚青春叛逆期孩子的70後父親。多年家庭教育實踐經驗,專注親子溝通領域。分享有深度的案例,聊聊有温度的對話。
如果你有孩子成長中遇到的各種問題,或者想學習更多教育孩子的方法、親子溝通技巧,你可以通過關注並私信我,免費幫你分析你家孩子教育問題。
如果本篇文章對你及身邊的家人、朋友有幫助,請幫忙轉發!如果你想説點什麼,可以在評論區留言,如果我恰好懂,我會專門為你寫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