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慶假期的到來,對於樓市而言,意味着本輪調控時間已滿一年。據小編不完全統計,這一年來,全國已經有超過55個城市加入調控大軍,累計出台各項調控措施超過300次。同時,今年9月底樓市趕在國慶來臨之前開啓了新一輪的調控,在此大背景之下,樓市真的降温了嗎?
調控之初,管理層提出“分類調控”的調控方針,即一線和二線熱點城市調控趨緊;三四線城市鼓勵去庫存。因此,小編先説一二線城市的樓市情況。
我們可以看到,在各項調控措施的疊加影響之下,一線和二線熱點城市的樓市呈現出不同程度的降温,房價上漲過快的勢頭已經扭轉。從數據來看,截止到8月底,這些城市的新房價格出現三年以來的首次全面止漲。其中,僅有北京、上海、廈門三城環比漲幅持平;其餘城市的房價以呈現下降的態勢。
而在二手房市場,情況也基本雷同。以北京為例,其價格已經“4連跌”,且跌幅為全國之最,累計下跌幅度接近5%。成交量方面,北京二手房交易量連續三個月跌落至萬套以下,8月份不到8000套。
説完一二線城市的樓市,小編接着説三四線城市的樓市。在一二線城市因調控樓市遇冷之時,大多數三四線城市的樓市可以用火爆來形容。從數據來看,8月份,這類城市幾乎全線房價看漲,有的漲幅甚至超過了20%。
不過,對於一些熱點的三四線城市,樓市庫存消化得差不多了,進而有轉向調控從緊的趨勢。所以,小編認為,就目前的情況來看,三四線城市樓市火爆的情況已有趨於平穩的跡象。可以預計,在四季度,三四線城市的樓市交易量也將呈現整體回落的情況。這樣看來,雖然是傳統銷售旺季“金九銀十”,但是當國慶遇上調控,樓市還是保持低温。
如果就本輪調控而言,小編覺得其最大的亮點是在為樓市長效機制的建立鋪路。我們可以看到,自北京“3.17”樓市調控以來,本輪調控進入了新的週期,即由單一管控成果為訴求轉向朝着長效機制的建立的多維度調控。
現在回顧持續一年的調控,從調控伊始,樓市的火爆並未馬上改變,市場上及很多購房者看漲的預期並沒有出現改變。但隨着調控深入,樓市全面進入“五限時代”,市場逐漸迴歸理性,而其中的關鍵性節點正式3月樓市調控政策的來臨。
小編看當時就多次表示過看好本輪調控,因為其中亮點頗多。例如:租售並舉。7月中旬,廣州出台租房人子女可就近入學的“租購同權”;緊接着,九部委聯合發文,喊話加速培育與發展大中城市房屋租憑市場,多地響應出台試點措施。
在小編看來,這一舉動主要是為了進一步改變大中城市的住房供需矛盾,這可以説是過往調控難得一見的亮點。自此,調控也從抑制需求轉向增大一切合理的供給,包括農村集體土地的利用。所以,我國樓市何時實現“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讓我們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