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DP是衡量一個國家的經濟實力和市場規模的核心指標,因此,每年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等全球性的經濟機構都會統計並公佈世界各國的GDP情況,甚至每個季度都會發布,2019年公佈的數據顯示,全球233個國家和地區,其中GDP超過1萬億美元的國家只有16個,進入GDP萬億美元俱樂部的這16國,主要在歐亞大陸和美洲,非洲國家一個都沒有。
歐洲最多有6個:分別是德國3.84萬億、英國2.82萬億、法國2.70萬億、意大利2.0萬億、俄羅斯1.70萬 億和西班牙1.39萬億。
亞洲次多有5個:分別是中國14.36萬億、日本5.08萬億、印度2.85萬億、韓國1.64萬億和印度尼西亞 1.12萬億。
北美洲有3個:分別是美國21.43萬億、加拿大1.73萬億和墨西哥1.25萬億。北美洲只有3個國家,全部 榜上有名。
南美洲有1個:巴西1.83萬億。巴西是南美洲的大國,佔了領土和人口一半以上,經濟總量也大。
澳洲有1個:澳大利亞1.38萬億。澳大利亞獨佔澳洲大陸,地域廣闊,資源豐富,經濟比較發達。
歐亞大陸自古以來就是人類文明的發源地,因此,雖然歷經幾千年的起起伏伏,到如今還是佔比最多的,共有11個國家,現在工業文明由歐洲先發起,帶動歐洲先富起來,後來美洲和澳洲也被歐洲殖民並佔據,所以,實際上應該説除了亞洲這5個國家以外,其他的都可算是歐洲系列發展出來的,這些國家都是白人或白人帶來的混血人種為主組成的。
亞洲這5個進入萬億俱樂部的國家,除了韓國以外,都是人口超過1億以上的人口大國,其中人口排在全球前四的就佔了3個,中國14億排第一,印度13.5億排第二,印度尼西亞2.62億排第四,日本1.25億,也排在世界第十一位,最少的韓國其實也不少,超過五千萬,有0.52億,排在第二十二位。
從GDP總量上看,中國一家獨大,日本、印度、韓國和印度尼西亞這後面四個國家GDP的總和都不到中國的75%,然而,中國人口也是最多的,所以,如果從人均GDP來看,中國就沒有優勢,那麼亞洲這5個國家的人均GDP情況是怎樣的呢?
日本人均GDP為4.06萬美元,是這5個國家中最高的。日本在二戰後本來被打殘了,國土也被美軍佔領,但隨後發生的朝鮮戰爭救了日本,美國把日本作為戰爭的前線基地,把國內工業大量移到日本生產,以便就近有各種物資和武器支援戰爭,日本工業得以迅猛發展,加上日本本來在戰前就基礎雄厚,國民整體教育和素質較高,所以,日本在戰後短短的30來年時間就發展成為世界GDP第二的工業大國,一直到2010年被中國超越,此後一直在老三位置,是亞洲最早進入發達國家的大經濟體,是世界數一數二的工業強國,在高端機牀、高端機電設備、高端軸承、電子電器、工業工藝、半導體高端材料等方面全球領先。
韓國人均GDP為3.15萬美元,排在第二。韓國在朝鮮戰爭停戰後,承接了一些日本輸出的工業,隨後也迅速發展成為工業強國,在造船、芯片、半導體、鋼鐵、電子、石化等方面甚至超越了日本,是跟隨日本之後,進入世界發達國家的比較大的經濟體。
日本和韓國其實都是得益於冷戰時期美國對抗東方大國的需要所孵化出來的,美國先孵化了日本工業,日本隨後也孵化了韓國,這2個國家雖然經濟都進入發達國家,但也都是不完整的國家,兩個都駐有大量的美軍,政治和軍事上都不是完全能自己決定的。
中國人均GDP也已經達到1萬美元,排在第三。中國自從改革開放這40年來,各方面也迅猛發展,以加工出口貿易起步,發展成為製造業總量世界第一,是美國、日本和德國這全球製造業第二、第三和第四這後面三個國家的總和,目前雖然也中低端為主,但工業品類齊全,國內市場需求巨大,產業轉化能力極強,在高端上也有一些世界領先的領域,補上少部分短板後潛力很大,這些年一直是發展最快的。
印度尼西亞人均GDP為0.43萬美元,排在第四。印度尼西亞是世界上最大的穆斯林國家,也是東南亞最大國家和第一大經濟體,礦產資源比較豐富,石油和錫在世界上佔有重要地位,橡膠、椰子、木棉、甘蔗、油棕等產業世界前列,農業種植和礦產是主要經濟來源,但產業結構落後,工業也欠發達。
印度人均GDP只有0.21萬美元,排在第五。印度是南亞第一大國,人口眾多,有13.5億,有26個韓國那麼多,因此,經濟總量很大,但人均GDP很低,經濟欠發達,主要依靠仿製藥和軟件業,由於年輕人口的優勢,近年也吸引一些國外投資,經濟增長比較快,印度如果有正確的發展方向,潛力巨大,地緣很有優勢,未來可能是世界GDP前三的大國。
綜合上看,亞洲五國目前日本和韓國已經是發達國家,但中國發展潛力最大,印度次之,這2個國家發展都比較快,將來有可能發展為世界GDP總量的最大兩個國家,當然,考慮人口的因素,人均GDP要成為最高的那還是遙不可及的,能夠達到發達國家水平已經是很了不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