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人類學家羅賓· 鄧巴的研究顯示,在一個人的一生中,能夠與其建立起重要關係的人有150 個。在人生的旅途中,我們不可能認識所有的人,也不可能跟所有的人都親近起來。我們往往並不是因為數十、數百、數千人而辛苦不已,而是因為身邊離我們最近的那一兩個人而辛苦,這就是維繫關係的困難之處。
其實,人際關係也是需要整理的。“整理”就是通過清空、分享、填滿來得到幸福的結果的一種簡單的方法。
整理關係其實就是為了能夠與自己喜歡的人度過愉快的時間,來決定應該在人際關係中清除哪些人,應該一起分享什麼,決定用什麼樣的人來擴充自己的人脈,然後付諸行動。
這就跟定期整理打掃房間一樣。一間滿是寶物的倉庫,如果你一直不進行清點整理,最後將會被蜘蛛網和灰塵淹沒, 變得一片狼藉。
然而很多人並沒有意識到這一點,那些認為沒有必要整理人際關係的人,主要有以下三類:
· 認為在整理人際關係中付出的努力與回報不成正比。
· 工作繁忙,實在沒有精力整理人際關係。
· 之前在人際關係中受過傷,從此對人不再抱有期待。
“我對現狀挺滿意的,真的不再需要別人了。”
“我的狀況大家都心知肚明,誰會想和我親近呢?”
“人類原本就是孤獨的生物, 不是嗎?”“只要有錢、有地位,人際關係就會自動生成。”
這些都是他們掛在嘴邊的口頭禪。不管出於什麼理由,低估人際關係給人帶來的幸福感,對任何人來説,都是一件可悲的事。
人際關係對你到底意味着什麼?
每個人都有不一樣的個性,所以每個人對於人際關係的定義也是不同的。
這件事本身沒有對與錯,只有合適與否。我發現,很少有人會花時間和精力去考慮到底怎樣的人際關係才是適合自己的,很多人不能完全看清自己,不明白自己想要什麼,導致黃金人脈關係就在眼前,自己卻視而不見。
第二個問題是,似乎很多人都對人際關係有着過於羅曼蒂克的幻想和期待。
看了《你是我的命運》,就幻想海枯石爛的愛情;看了《朋友》就期待至死不渝的兄弟情。很多人認為真正的友情和愛情就是沒有爭吵,沒有分歧,心靈契合,三觀相符,數十年如一日,從一而終。
但是朋友,清醒一點吧 !這些真的只是少女的白日夢而已。
“如果一段人際關係讓你獲得了幸福感,你覺得另一方具備了哪些條件?”
我常常問別人這個問題,也得到過很不錯的答案:“聊得來就行”“懂得傾聽”“志趣相投”。
雖然這些回答很常見,但也很説明問題。一段讓你感到幸福的人際關係,並不需要你替朋友頂包入獄,也不需要你每天梨花帶雨地守在重症監護室,這些都是電影裏的場景。
在現實中,你不是苦命受欺負的小媳婦,也不用犧牲一切,當然這裏的人際關係也不是沒有衝突和分歧的完美關係—這就是真實的人際關係。
每次我去講課,只要一説出“好的人際關係”時,就會有很多人問我:“什麼樣的人際關係才算是好人際關係?”“我現在是要去跟甲見面,還是跟乙見面?”
雖然我都會依照不同的情況給出適當的建議,但建議始終是建議,那個能給出完美答案的人,其實永遠是他們自己。
“人際關係對於我來説,到底有着怎樣的意義?”
對於這個問題,如果你一時間不知道從何説起,可以觀察一下你周圍的人,問問自己,你最羨慕他們誰的人際關係網?需要謹記的是,不要完全憑藉事物表象去判定。就像別人家的東西看起來總是比自己的好一些,但這也僅僅止於表象,真要你去調換角色你未必會同意。
那麼,有沒有一個人的人際關係很棒,讓你從心底想要與那個人看齊呢?那麼,你覺得那個人為此都做了什麼,又儘量避免了哪些事情呢?
一旦坦白地描述一段你嚮往的人際關係,那麼,它對於你的意義就會自然而然地顯現。為人際關係下一個專屬定義,就如同打開一扇角度不同的窗户。一旦坦白地描述一段你嚮往的人際關係,那麼,它對於你的意義就會自然而然地顯現。
親疏有別,製作一張人際關係地圖
智敏30多歲,是一家小公司的業務部主任。寶拉則是三個月前剛進公司的新員工,年齡與智敏相仿。有一次聊天,她們驚奇地發現,她們的女兒念同一年級後,兩個人的共同話題就多了起來。
她們一起參加了公司舉辦的培訓營之後,交往更加頻繁,兩個人像是認識多年的老朋友一樣。
但是最近一個月,智敏開始察覺出了一些變化,每次她提議週末聚一聚或者一起在家做泡菜時,總能看到寶拉麪露難色。
這樣的事情發生幾次之後,平時大大咧咧的智敏也不禁想是不是自己哪裏不小心得罪了寶拉。
有一天,智敏找到了我,説出了心中積壓已久的煩惱。
我叫她耐下心來回顧她們倆相處的情況,智敏才恍然大悟—在寶拉心中自己只是一個合得來的同事。從培訓營回來後,是智敏單方面把寶拉拉進了自己的閨蜜圈。
其實,智敏和寶拉的相處沒有什麼大問題,只不過她們對於彼此的設定不同而已。發現問題癥結所在的智敏決定退回到“好同事”的位置,重新維持她們之間的關係。
雖然沒有到“閨蜜”的程度,但是她們如果發現什麼有意思的講座還是會主動邀請對方一起參加。這樣下來,智敏發現在這段關係裏,寶拉顯得比之前自在放鬆了許多。
以這樣一種新的心態相處一段時間後,兩人自然而然地成了真正的閨蜜,聽説最近還計劃起了家庭旅行。
我講這個故事是想告訴大家以下幾個重點:
第一,人際關係是存在階段性的。雖然從古至今誰也沒有為一面之緣、點頭之交、普通朋友、老友知己規定一個明確的分界線, 但是不得不承認,所謂交情都有深與淺之分。
第二,如果雙方在所處關係中對於階段的設定不統一,那麼在相處時就非常容易出現誤解甚至衝突。就像上面提到的敏智和寶拉一樣,敏智把寶拉當作閨蜜,但是寶拉心中,敏智只不過是一個處得比較好的同事而已。像這樣的情況,其中的一方很容易因為得不到同等回報而心理失衡。
第三,人際關係的階段性是會變化的。上一秒還你儂我儂,下一秒就有可能因為某件事翻臉不認人;反之,一年都不聯絡一次的泛泛之交可能就因為某個偶然的原因而變成無話不談的好兄弟。如果你想擁有良好的人際關係,請務必先認清自己在對方心裏所處的位置。
社會學家克勞德·費舍爾做過一個針對1050個人的調查。
調查發現,在19000個人際關係中,有近59%的人都被貼上了“朋友”的標籤。
似乎“朋友”這個詞不再是傳統印象裏那些特指與我們親密的、不可取代的人。
調查還發現,無論是那些沒見過面的網友、工作中略有交往的人,還是那些死黨都被喚成“朋友”。
如果換成你,你又會怎麼向他人介紹與你最親和沒有那麼親的人呢?同事,拜把子兄弟,還是死黨閨蜜?有時候一個看起來簡單的稱呼,一下子就暴露了你們之間的親疏程度。
我們再來看看下圖,“我”在中心位置。
在“我”左邊是相處起來自在輕鬆的私交;在“我”右邊的是在工作上往來的人。
對“我”來説越是重要、越是親密的人越要寫在靠近“我”的地方。這些圓圈由內而外分別稱為最裏圈、第二圈和第三圈。
看着那些在不同位置上的名字,誰對於你來説無足輕重,誰對於你來説是超級VIP 就一目瞭然了。
還原本色,做最真的自己
在生活中,參加一些聚會聯誼等社交活動的時候,我們都會盡量表現自己最好的一面,心中難免會產生這樣的想法:“這樣做別人會不會討厭我?”“別人是不是更喜歡這樣?”然後變成戴着假面的演員,按照自己設定的劇本賣力演出。
現在請嘗試回憶你最近一次參加的聚會,那一天的你很可能就有以下的經歷。
· 聽到不好笑的笑話,勉強自己,附和着笑出聲。
· 努力扮演小丑,非得逗笑對方才罷休。
· 某人説話讓大家一頭霧水,但還是違心地連聲附和。
· 你明明有着完全相反的觀點,卻壓抑着不表達出來。
· 別人明明已經觸碰了你的底線,你非常介意,一番內心爭鬥後,還是強迫自己微笑着説“沒關係”。
除了這些,你一定還做了“一卡車”違背本意的事情。但説實在的,我們有必要這樣辛苦為難自己嗎?韓國人民銀行曾對247 名上班族做過一系列調查。
其中有一個這樣的問題:“和誰在一起時感到最自在?”結果竟然超過41.3% 的人都回答“獨處時感到最自在”。
這也從側面反映了一個現實問題,就是將近一半的人在他們的人際關係中沒辦法表現出最真實的自我,沒辦法開心自在地做自己。
在與別人相處時,很多人之所以投對方所好,是因為只要迎合別人場面就不會太尷尬。但這真的是一個聰明的決定嗎?即使你努力迎合,也不一定完全使對方滿意,既然如此何必為難自己呢?
我發現大多數人的擇友標準並不是“能力強”,而是“好相處”。然而,這樣的隨和是你裝不像,也裝不長久的。一個人只有處於最真實的狀態時,才會自然而然地流露出自在隨和的本性。
真正的萬人迷並不是偽裝出來的,與其費盡心思地去扮演一個不存在的人,不如勇敢做自己,時時刻刻真情流露,這樣難道不是最迷人的嗎?
要知道,當你生硬地扮演一個萬人迷時,你那種不自然,惴惴不安的情緒很快就會被對方察覺,於是大家都會變得小心翼翼,場面也會隨之陷入尷尬狀態。
這種時候,坦然地做自己,也許是最好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