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太平洋海戰之6.5出師未捷

由 無英 發佈於 綜合

荷蘭潛艇O 20在1936年鋪設龍骨的時候,舷號是K XX,改名是在1939年下水前的某個時間,也許是被國防部從殖民管理部手中搶過來的緣故吧。K指的是殖民地,荷蘭最大的殖民地就是荷屬東印度即今天的印尼。

二戰爆發前三天的1939828日,這潛艇入役了,排水量1491噸潛航速度8.5/15.7公里/小時,潛航航程27海里/50公里。裝備前後各4具魚雷發射管,甲板88mm40mm炮各一門。
這潛艇有兩功能挺特別的:有煙窗/喉管,能在水下充電,這功能被後來的德國人抄襲了;艇身總部兩邊各有一個佈雷管,各備10枚水雷。
雖然改了名字,但O 20還是在下水的當年就到了荷屬東印度駐紮,估計是已經感覺到了危險。果然不到一年,1940510日,納粹德國入侵荷蘭。僅僅五天之後,荷蘭投降,同日,女王Wilhelmina率內閣成員在英國成立荷蘭流亡政府。
1941128日,荷蘭對日本帝國宣戰,O 2013日到達新加坡,受英國遠東艦隊指揮。但在10日前後,O 20報告了三個問題:對三號水箱的氣管進行了臨時性修補;艇身的推進軸密封處滲漏;煙窗/喉管被嚴重腐蝕。事後證明,這些問題是致命的。

14日下午,O 20在艦長P.G.J.Snippe的率領下離開新加坡,在馬來半島東部搜索/打擊日本帝國艦隊。既然在太平洋上開戰,日軍的戰略目標當然就是婆羅洲上的油田跟馬來西亞的橡膠。在珍珠港打擊美國太平洋艦隊只是預防性措施而已,資源才是真正的目標。
這是O 20的第一次戰鬥巡邏。
也是最後一次。
16日,盟軍在泰國北大年跟馬來西亞的哥打巴魯一帶發現33艘日運輸船,當晚,O 20受命前往。17日早上,潛艇到達指定位置,但沒看見貨船,倒是發現了日軍的反潛機,下潛。
18日晚浮起來充電之後,19日凌晨時分,O 20到達哥打巴魯東部約40公里處。這一帶的水深只有40米左右,於是潛艇坐底休息,出海好幾天人都累了。
早上不到六點,潛艇起來觀察,發現了十公里外的兩艘運輸艦,但有兩驅逐艦護航。O 20輾轉騰挪均無法進入攻擊陣位,只好放棄。
中午時分,O 20在潛望鏡深度巡航時,因為海水過於清澈而且水深不足,被日偵察機看到了剪影。兩顆深水炸彈扔下來之後,潛艇雖然沒受傷,但也只好下潛躲避。
一個半小時後潛艇再浮出來時,看到了400米外的兩驅逐艦,只好再次下潛坐底。實際上是三艘日驅逐艦:綾波、夕霧跟浦波。
日艦沒走,來來回回扔炸彈,潛艇雖然沒被命中,但強烈的震動跟壓力使得原有的問題更嚴重了:氣管問題導致三號水箱的水壓不出去,潛艇被海底淤泥吸住。想離開這是非之地時,只能在海底拖着走,走了幾百米。
整個下午日艦都沒有離開,而O 20就這麼拖着走了五、六次,大約幾公里,相當耗電。到了下午將近六點,日艦終於停止攻擊。
這時候,艦長Snippe最迫切的想法就是浮起來充電,一是因為艇上6000AH的電池,只剩不到500AH(不知道多少伏,動力是兩台373千瓦的電機,續航三小時的話估算下來大約是300伏),不足一成的電量。
另一個原因就是氧氣快用完了,艇內悶熱。
晚上將近九點,O 20露出水面,但因為三號水箱問題加上推進軸漏水嚴重,這潛艇不是水平升起來的,而是艦艏翹起來25度。管不了這麼多,艦長將尾部的四號油箱放空以儘量平衡潛艇,同時開動柴油機全速奔跑,方向東北。

受腐蝕的煙窗在承受攻擊之後情況更糟,排氣的時候是帶火花的。要跑快就得大油門,大油門的結果就是一串火花。漆黑的夜晚,這火花當然就很刺眼。
艦長也不是沒準備,前後魚雷管都已裝彈隨時可以發射,甲板炮也有水手就位(一説是沒就位)。當然最重要的,是瞭望,潛艇碰上水面艦艇還是躲起來好。而實際上,雖然日艦停止攻擊,但非常有耐心並沒走遠。
偏偏瞭望就沒看見。
O 20跑着跑着跑了20分鐘,突然就被探照燈射住了,是1500米外的浦波號發現了火花。日艦當即開炮攻擊,還好都沒打中,但O 20還擊的兩枚魚雷也都被躲過,而因為方位問題,甲板炮也被艦橋擋住了,只開了一炮。
潛航電力不足,水面又跑不掉,艦長下令自沉。
擔心有另外浦波當時是西亞的橡膠。在珍珠港消滅的潛艇伏擊,日艦沒有馬上撈人。但也沒走,而是守着這三十多人繞圈子,不時放幾個深水炸彈趕鯊魚,直到第二天天亮才開始救援,撈起32人。O 20上的其餘七人陣亡,包括艦長Snippe
上船之後,浦波號艦長對獲救的O 20軍官説:“咱有吃的,但住的就只能將就,因為我的水手也沒鋪位,全裝貨了”。跟暴行無數的陸軍相比,日海軍還可以。
查了一下,浦波號當時是19驅逐艦隊的旗艦,司令為上校大江覽治,194410月摩耶號重巡洋艦在萊特灣被擊沉時他是艦長,陣亡;艦長是萩尾力,19442月舞風號被擊沉時的艦長,陣亡。
32名戰俘裏面,還有個尾聲。
被送往西貢之後,士兵被送去當勞工,但Roel HordijkAlbert M. Idema兩名軍官被送往香港關押。兩人跟在香港淪陷時被俘的加拿大志願兵Benjamin Proulx相熟後,19421月從戰俘營的下水道逃脱,大約3月走到了昆明。在那裏,兩人聯繫上了荷蘭官員,418日到了斯里蘭卡繼續在潛艇上服役。加拿大人跟飛虎隊的陳納德混了一段時間後,7月回到了加拿大,42年出了一本書。
2002年,O 20殘骸在哥打巴魯東北約65公里處44米的水下被發現。
感謝閲讀

前文太平洋海戰之6.4:香港之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