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粒青稞的產業振興之路
青海日報
↑青稞掛麪加工。
→青稞糌粑餅加工。
青稞糌粑餅包裝。
青稞產品檢測。
青稞掛麪烘乾。 青海日報記者 王臻 攝
“不畏海拔之高,可抵歲寒風霜。美食糌粑,育十方百姓,佳釀酩餾,暖藏漢黎民。”
青稞,作為青藏高原種植最廣泛的農作物之一,已有3500多年的種植歷史。這一粒小小的糧食,以它生育期短,耐寒性強的特點,紮根於高海拔地區,為農牧民提供着源源不斷的生存能源。而作為我國藏區青稞主產區之一,我省青稞生產的豐歉直接關係到廣大藏區羣眾的温飽和農牧民羣眾的經濟收益,青稞生產與藏區社會穩定息息相關。
近年來,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青稞產業發展,並將青稞列為農牧業十大特色產業之一,省農業農村廳廳長王玉虎説:“在堅持有效保障口糧的同時,大力發展青稞精深加工業,這不僅有利於推動青稞全產業鏈開發,更有利於促進藏區青稞生產方式轉變,培育新興經營主體,帶動貧困農牧民脱貧增收。”
如今,它不僅是青海農牧業的主導產業,而且是釀造工業、飼料加工業的重要原料,更是開發營養保健類產品的朝陽產業,青海,也在青稞產業的振興之路上越走越穩健。
強農固本 良種先行
種子是農業生產中最重要的生產資料,是現代農業發展的核心要素,農作物產業發展的關鍵就是良種的培育。而青稞產業發展的興旺首先就要在種子上做文章。
青海是全國開展青稞研究工作最早的省區之一,青稞研究水平在全國處於前列,培育的北青8號、北青9號,糧草雙高品種崑崙13、14號,籽粒高產品種崑崙15號等一大批優良青稞品種在藏區廣泛推廣種植,為青稞產業的發展提供了重要支撐,特別是崑崙14號、15號等青稞品種的選育成功,單產突破千斤大關,具有早熟、高產、抗倒伏等特徵,成為藏區適應性與穩產性最好的青稞品種。
“我省青稞種植面積超過6.67萬公頃,產量約佔全國藏區青稞總產的20%以上,良種率達95%。”省農林科學院青稞遺傳育種重點實驗室主任、研究員吳崑崙,跟青稞打了半輩子交道。
藏區的糧食安全就是青稞安全。據吳崑崙介紹,我省的青稞現如今是以良種供應和研發多元產品兩個發展方向為主,而青稞的育種也從一開始傳統的農家品種選拔,到生物技術為主的自育高產品種、自育高產高品質兼顧品種,再到現在的多元、優質品種階段。
從第一個自育品種“崑崙1號”到“崑崙14號”“崑崙15號”,10年一個品種的培育,是基於不同時代、不同農業發展對品種需求不同所做出的巨大努力。
4月底,位於海南藏族自治州貴南縣過馬營鎮的三角灘上,省三江集團貴南草業開發有限責任公司已經結束了今年的青稞種植。“我們的青稞種植以耐乾旱的‘崑崙14號’和‘崑崙15號’為主,在公司種植區域內,這兩個品種是目前優質適宜的種子,能夠保障青稞穩產優產。”貴南草業公司總經理周文書告訴記者,通過去年化肥農藥減量增效行動的推進和氣候的原因,在優質穩產的基礎上,每畝青稞平均增加產量50多公斤。
作為我省最大的集中連片青稞種植地,貴南草業通過與青海省農林科學院建立企院合作關係,強化種植和生產環節的技術支撐,促進育繁推一體化發展。
“最近我們正在貴南草業公司的青稞試驗田裏進行綠色增效混播技術和青稞品系鑑定的實驗。對低養分土壤裏的品種長勢進行種植對比,以便於培養更優質的品種。”省農林科學院研究員姚有華説。
產業基石 開發為重
任何農產品的發展都是將其所在價值最大化開發,精深加工就變得尤為重要。於青稞而言,炒麪、糌粑,這種最傳統的加工方式已經無法支撐產業的壯大發展,不斷挖掘青稞的內在價值成了我省青稞產業發展迫在眉睫的問題。
目前,青稞加工量已佔全省青稞總產量的1/3,成為藏區青稞加工轉化率最高的省份,從事青稞生產加工的企業有18家,青稞商品化率高達83%以上。
在青海可可西里實業開發集團有限公司青稞產業園裏,伴隨着機器嗡嗡的運作聲,加工線上奶香四溢的青稞糌粑餅通過壓膜、烤制等工序被工作人員裝進包裝袋,運往青海各大超市及零售專賣店。
“將糌粑做成餅乾一樣的東西,是我們在做了深入的市場調研後做出的決定。通過這幾年的銷售,青稞糌粑餅乾在市場上有着一定的知名度,也深受消費者喜歡,事實也證明,青稞餅乾有市場,而且還不錯。”集團董事長邵勇告訴記者。
青稞酒、青稞米、青稞麪粉、青稞餅乾、青稞麻花……加工後附加值的大幅度提升讓青海在挖掘青稞內在價值的道路上從未停下腳步。
含有豐富的膳食纖維和生理功能元素,是世界麥類中β-葡聚糖最高的作物,營養成分比小麥高50倍,青稞的精深加工,不光是大眾產品的研發,還能在健康食品領域進行高端產品的研發。
“我們的青稞掛麪和青稞麥片非常有市場,但僅僅只侷限於大眾產品無法真正在市場上站穩腳跟,還要改變思路在精深加工上找突破。”青海省新綠康食品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朱憲銘對記者説,經研究發現,從前用於飼料加工的青稞麩皮中麥纖素含量很高,是代餐產品的主要成分,若將此開發好,其附加值會遠遠高於青稞掛麪、麥片等產品,下一步,新綠康就會在青稞健康食品上下功夫,將一粒青稞的價值“吃幹榨淨”。
2018年,我省啓動實施的《犛牛和青稞產業發展三年行動計劃》,其中要求制定實施青稞生產加工標準,發揮綠色生態條件,重點扶持青稞β-葡聚糖、青稞黃酮、青稞飲品等系列高端產品加工企業,着力拓寬產業鏈、提升價值鏈。目前,我省已研發出以青稞β-葡聚糖口服液、青稞葉麥綠素、青稞酵素餅乾等為代表的系列精深加工產品,真正實現了青稞的高值化開發和綜合性全利用。
價值升級 品牌是本
解決了加工技術、產品研發等問題後,青稞各類產品就面臨着如何在市場上站穩腳跟的問題,品牌的打造就顯得尤為重要。
產品價值的再升級,就要靠品牌帶來的市場效應,而我省青稞商品化率高達83%,在中國藏區處於領先地位,青稞產業具有廣闊的發展前景。
當前青海“青稞系”產品種類豐富多樣,青海互助青稞酒已成為國家地理標誌產品,形成如“天佑德”“世義德”“永慶和”等多種品牌;而包裝精美的青稞餅乾、青稞蛋卷、青稞麥片、青稞奶茶等在我省各大超市上架,“親民”價格成為遊客在青海的候選“伴手禮”。
除了本土市場的逐漸知名,線上成為青海青稞“走出去”的主要途徑。
受今年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從2月底復工以來,新綠康食品有限責任公司把今年的銷售主陣地轉到了線上。總經理朱憲銘通過數據的對比發現,公司今年在阿里巴巴平台線上銷售量比去年同期增長了近10倍。朱憲銘説:“互聯網信息交換的時域性、互動性和無空間限制的特點,能夠讓我們的產品以最低的成本走進全國各地的消費者家中。在線上銷售的大趨勢下,公司利用快手平台直播帶貨打開了東北市場,今年將進一步加大線上宣傳銷售力度。”
2019年8月27日,青海青稞產業聯盟成立,圍繞“綠色有機農畜產品示範省建設,打造青稞品牌,推動綠色發展”主題,集中優勢,抱團發展,不斷提升青稞產業在國內同行業的競爭力,帶動全省青稞產業可持續發展,將青海的青稞產業推向更高更快發展的快車道。
而作為農業農村部、國務院扶貧辦確定的重點扶持的特色產業之一,青稞聯盟也正在努力通過消費扶貧的方式,為青稞產品對接市場。
據瞭解,目前,青海省農業農村部門聯合青稞產業聯盟、青稞加工企業,正在積極推進“青海青稞”區域公用品牌、企業品牌、青稞產品品牌“三位一體”的品牌建設工作,實現從“單打獨鬥”向“抱團發展”的轉變。
省農業農村廳市場與信息化處處長鄂永利表示,隨着綠色有機農畜產品示範省建設的推進,打造“青字號”品牌成為青海特色農畜產品走向更廣闊市場的“重頭戲”。今年,將扶持包括青稞企業在內的15家農牧業企業,通過抖音、快手等市場化媒體加大品牌宣傳力度,提升品牌影響力。